黑川纪章 “灰空间共存哲学的理论
 
对于灰空间的定义,黑川纪章讲到:灰是由黑和白混合而成的,混合的结果既非黑亦非白,而变成一种新的特别的中间。近代初期,日本茶道的创始人和茶屋的首次建造者千利休(1521——1591),用一种叫做利休灰的彩来阐明他的茶道思想。利休灰是由红、黄、蓝、绿、白等诸混合成的一种彩,这些颜是由各种基本颜混合后产生的一种谱范围极广的混合,它可以是红灰、黄灰、绿灰等。
如果把空间比作彩,那么作为室内外结合区域的缘侧,就可以说是一种灰空间。黑川纪章在谈到缘侧空间时指出:作为室内与室外之间的一个插入空间,介乎于内与外的第三域,才是缘侧的主要作用。因有顶盖可以算是内部空间,但有开敞又是外部空间的一部分。因此,缘侧是典型的灰空间,其特点是即不割裂内外,有不独立于内外,而是内与外的一个媒介结合区域。这个区域提供室内与室外的中途点。它是一个场所,结合了人们的一切愉悦活动,也是人们生活区域的延伸空间。而对于中庭形势他解释道:灰空间,不能是一个四周完全封闭的中庭,它必须是开敞的,再次自然可被隐退,建筑与自然相互渗透。在创作实践中,
黑川纪章常常将自然转化为内部,而又将室内延伸于外部。这样一来内部与外部,自然与建筑相互捕捉、相互船头,维持了非常良好的平衡关系。
共性的哲学也就是主张对被现代建筑所抛弃的双重含义和多重含义的性质重新评价的哲学。为了实现这种思想,黑川纪章在实际中采用了一定的手法:1、对局部和整体都给与同等价值。2、把内部空间外部化和把外部空间内部化。这意味着排除内外之间、自然与建筑之间双重约束的领域,促进内部与外部之间的相互渗透。3、在相互矛盾的成分中,插入第三空间即中介空间。4、设计出共生的要素,有意识的把异类物件混合在一起,使之产生多重性含义,以便选用传统或历史性构件,或者把传统和现代技术有意识的交织在一起。5、强调细部,即重视对材料的选择、注意能够表达人类感情和精神上的细部,适当考虑人类感情和精神上的细微接触。
  芦原义信
芦原义信的《街道的美学——含续街道的美学》与《外部空间设计》两部著作是关于外部空间理论分析的重要理论文献,同时也为相关领域界的研究奠定了模式。他将建筑与城市空间分为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两部分,并且分析了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内外空间的划分与衔
接模式的不同,以及这种不同对空间构成与结构的影响。
他将空间划分为积极空间(positive)和消极空间(negative,分别具有以下性质:
P空间:积极性、求心性、阳性、凸性、实等。所谓空间的积极性,就意味着空间满足人的意图,或者说有计划性。
N空间:消极性、远心性、阴性、凹性、虚等。所谓空间的消极性,是指空间是自然发生的,是无计划性的。
P空间和N空间的划分实际上更多考虑的是在这两种空间中人类行为与心理的不同。这对人类行为与空间的结合方式是有很大启发的。
芦原义信详细分析了一系列空间特征,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关于空间比例的分析工作。在人类感知的统计基础之上,它用比例的方式描述空间围合与三维体量对人的意义,其中几何特征是主导性的,而不是符号或其他象征性元素。另外,作者以格式塔心理学和东西方空间结构的探索为基础,分析更为细化的空间形态、建筑元素以及其他的环境因素。
芦原义信指出:所谓建筑,通常是指包含由屋顶和外墙从自然中划分出来的内部空间实体。通常在考虑建筑时,是把内部外部的界限定在建筑的外墙处,由屋顶的建筑物内侧视为内部,没有屋顶的建筑物外侧视为外部……在现代建筑中,也有不能简单规定
内部外部的情况,……有时创造出被看作城市走廊内部式的外部,或是在建筑物内部广植树木,创造出外部式的内部
芦原义信说道:空间基本上是由一个物体同感觉它的人之间产生的相互关系所形成……但作为建筑空间考虑时,这种相互关系主要根据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来确定的。外部空间不是无限延伸的自然,是没有屋顶的建筑。如果把原来房子的屋顶搬开,覆盖到广场上面。那么,内外空间就会颠倒,原来的内部空间成了外部空间,原来的外部空间则成了内部空间。像这样内外空间可以转换的特性成为空间的可逆性
浅谈建筑的灰空间
一说到建筑的灰空间,想到最多的恐怕就是以安藤忠雄为代表的一批日本建筑师,一直对灰空间很有兴趣,正好借这次论文的机会,谈一下我对建筑灰空间的一点粗浅的认识。

现在所谓的灰空间的概念,最早是由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提出来的。灰空间一方面指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他提倡适用日本茶道创诗人敢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装饰建筑;对于后者他大量
利用庭院﹑走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而就我们一般人的理解,就是那种半室内﹑半室外﹑半封闭﹑半开敞﹑半私密﹑半公共的中介空间。这种特质空间一定程度上抹去了建筑内外部的界限,使两者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的连贯消除了内外空间的隔阂,给人一种自然有机的整体的感觉。

按照我的理解,就像灰是黑白的过渡一样,灰空间就是封闭空间与开放空间的中介,或者说是内容与功能不同的空间之间的过渡空间。由于它的存在,冲破了封闭空间的制约而争取与户外空间取得更加广泛的联系,从而使主体与客体情景交融。

在黑川纪章之前,在中国民居中就已有了很多应用比如江南水乡常见的建筑形式廊棚就是典型的灰空间的作法,这做法的初衷是使商家贸易﹑行人过往免受日晒雨淋之苦。这些灰空间的应用除了给行人带来行动上的方便外,还连接了室内外,充分与自然沟通。

我们现代的设计中就常常用到这个因素,因为灰空间常因其暧昧性和多义性而受到人们的喜爱。用黑川纪章的原话就是这种空间已经被看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用来减轻由于现代建筑
使城市空间分离成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而造成的感情上的疏远。如果把灰空间看作是一种室内外空间的过渡,那就太狭隘了,它在园林空间以及城市大空间中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中运用了灰空间的手法,形式多以开放和半卡放为主。使用恰当的灰空间能带给人们以愉悦的心理感受,使人们在从绝对空间街道的美学”进入到灰空间时可以感受到空间的转变,享受在绝对空间中感受不到的心灵与空间的对话。而实现这种对话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

1﹑用灰空间来增加空间的层次,协调不用功能的建筑单体,是其完美统一。

2﹑用灰空间界定﹑改变空间的比例。

3﹑用灰空间弥补建筑户型设计的不足,丰富室内空间。

之于常人关系最密切的灰空间恐怕要数住宅的玄关了,它与客厅等其他空间的界定有时很模糊,但就是这种空间上的模糊,既界定了空间﹑缓冲了视线,同时在室内装修上又成为了各个户型设计上的亮点,为家居环境的布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灰空间不光在空间上有它的位置,在颜等其他方面也有一席之地,这正好暗合了黑川纪章的话。心理卫生专家认为,随着窗外季节的不同变化改变室内的环境空间,可以有效地缓解心理压力,调节心理状态,有益于身心健康。因此,正确的利用灰空间,可以更加丰富我们的生活。

总之,灰空间的存在,使我们的在心理上也产生了一个转换的过渡,有一种驱使内外空间交融的意向。人们早已习惯将灰空间运用于建筑设计和场地的营造之中,用来创造出一些特殊的空间氛围。我们在设计中,只有注重空间的营造尤其灰空间的作用,才能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多更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