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人们长期的实践发现了“金角银边”的土地使用规则,居住区街角在城市交叉口数量中有着较大的比例,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忽略了对于居住区街角空间的设计,尤其是居住区转角处的建筑处理方式和空间处理手法等,一直缺少系统的分析、研究和总结。本文通过调研北京市多个居住区,从建筑形式选择,景观营造、城市界面连续性等几个方面总结出居住区转角设计的基本手法以及居住区转角设计的基本模式,最后总结出居住区转角设计的建议和措施,希望对今后的居住区转角设计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从居住的角度对城市整体空间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居住区,转角空间,影响因素,措施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 TU9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居住区的开发建设主要是通过地块确定道路的宽度和走向来确定开发建设地块,房产开发公司通过竞拍获得土地后,作为建设单位委托建筑设计部门设计各自地块中的建筑。这样就造成了道路交叉口地块空间设计缺乏统一性,本文选取了道路交叉口的居住区用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北京市居住区用地转角空间主要模式、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 居住区转角空间设计的措施及建议。
居住区道路交叉口转角空间处理模式分析
开发设计为纯粹的居住建筑
这是较为传统的处理手法,该处理手法有助于营造独立安静宜人的居住区环境,不会产生转角商业建筑噪声干扰等问题。但是在居住区大规模开发建设的开始阶段规划设计人员一般只考虑居住区内部空间,很少考虑居住区与外部环境的联系与交融,一般转角处的住宅建筑组合及形式较为单一,使城市界面单调,人们在驾车或者行走看到最多的建筑里面是单调的山墙,除此之外,该类设计手法也未能有效地使用转角处土地利用价值。
开发设计为纯粹的商业建筑
根据2009年新浪财经统计的地产开发利润资料显示,商业建筑的开发利润率比居住建筑高出大约5%-10%。因此在居住区转角建筑设计时应该考虑开发成本等因素,适当的增加居住区转角处商业建筑的面积,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利益方面能够较好的丰富转角处建筑形式,使转角空间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增强居住区转角空间的活力。
商住混合的开发设计模式
该种住区转角设计手法在现在采用较多,既可以形成良好的居住区转角界面又能提高土地利用价值。是目前采用较多的一种处理手法。
其他处理手法
利用广场,绿化等景观设计手法或者采取扩大后退间距等方法使住区的转角空间完全开放,实现社区空间和城市街道空间的有机联系。这样的处理一般能形成景观视廊,结合这样的开敞空间组织小区的步行路线,形成富有特的居住区景观。同时这样的处理手法,比较容易形成对景,使居住区转角空间界面更加丰富。但该种处理手法使开发成本较高,在实际开发建设中较少采用。
如北京星河湾居住区转角处理,采取了完全开敞的处理形式,开发商对四季星河南路和四季星河路交叉口的四个居住区转角进行了统一的规划设计,形成了良好的城市街道空间。居住区再设计转角时将其设置为城市广场,并结合该广场组织住区的步行景观轴线,形成富有特的住区转角空间。
影响居住区转角设计的因素分析:
居住区开发成本因素
应该讲,在当前的居住区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的模式下,成本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开发商首要考虑的问题,经过调查发现,居住区转角设计的重视程度与居住区房价开发年限密切联系。(表2.1)
表2.1居住区转角处理形式与开发成本关系
通过表2.1可以看出,居住区转角设计随着开发成本的上升逐渐丰富,越是高档小区其居住区转角处理更加细致深入。另外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居住区外部空间设计的理念逐渐深入,尤其是转角单元的设计形式更加丰富。
周边街道级别因素
居住区转角处道路级别在一定程度上严格限制了居住区转角处的处理形式,一般情况下,居住区周边是生活性的城市道路时,由于周边道路人流量比较大,通常将转角处规划设计为商业建筑或商住楼。当周边道路为交通性的城市道路时一般处理为简单的绿化用地或住宅用地。
地域环境以及气候因素
由于各个城市的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总体来讲南方气候湿润多雨,总体气温较高,北方地区冬季寒冷,气候较为干燥。基于这样的原因居住区的在总体布局,建筑风格设计上都与当地的环境相互协调,在居住区转角设计处理手法受到气候的影响。与北京相比,南方地区居住区转角设计处理手法较为灵活,形式相对丰富,较多的将转角处居住空间设计为开敞空间,或者采取底层架空等方式设计为居住区与外部联系的过渡空间。
措施及建议
通过分析,为了提升居住区转角空间设计的水平并保证城市天际线的连续性,作者认为
在居住区转角空间设计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注重城市界面在居住区转角处连续性
街道的美学居住区转角处是居住区的严格的界限,但是从城市总体空间的角度来讲的话,居住区转角又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节点。应该走出相邻地块建筑设计各自为战的误区,充分考虑居住区与周边街道关系,以及相邻地块建筑形式。努力与其他地块建筑相协调,构建统一和谐的道路结点景观。
重视居住区转角处建筑彩和建筑形式的设计
彩是赋予空间移动的感受连续性和形式的要素之一。在空间序列意识中,有目的的运用彩在当代设计实践中,有目的地运用彩在当代设计实践中几乎未被认识。
街角空间设计应该注意对行人视角的考虑,可以分为驾车情况下的视角和步行模式下的视角感受。可以通过建筑形式丰富的变化、彩的变换以及建筑高度的变化等方式,产生层次分明强有力的建筑效果或空间意向。不同的居住区转角给人以不同的度量感受和空间体验。
在转角处建筑处理时,可以通过设置东西向住宅,底层裙房等形式丰富建筑形式和城市立面。
以增建的方法发展,以空间连结。
这是希腊的一种设计手法,通过一定的组合建立一个成角的空间,将居住区的外围道路两遍道路联系起来,通过成角建筑的张拉保持建筑体的凝聚力。丰富空间变化层次。
虚实结合的设计手法
考虑到开发建设者的利益,在居住区转角处可以采取实习建筑与虚体空间结合的方法进行处理,底层架空形成街角视线通廊,上部任然设计为住宅建筑,这样的设计既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够使城市街角空间更加丰富有趣。
另外,在保证转角处交通三角视距的前提下可以通过种植植物,做景观小品的方式进行居住区转角处理。
【参考文献】
[1]街道的美学,芦原义信(日),尹培桐(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06;
[2]城市街道研究与规划设计,卓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4;
[3]开放空间—人性化空间,凯瑟琳·沃德·汤普森,彭妮·特拉,夫罗,章建明,黄丽玲(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06;
[4]当代城市建筑综合体研究,王桢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7;
[5]转型背景下城市居住区空间规划研究,王承慧,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02;
[6]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趋势研究,周昕,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05;
[7]空间规划体系论—模式解析与框架重构,王金岩,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04
[8]城市住宅区设计,莎莉·路易斯(英),王郁文(译),邢宏(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
[9]城市设计,E.D培根(美),黄富厢(译),朱琪(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02
[10]创新风暴:中国居住创新设计经典2010,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08
【作者信息】
武凤文,女,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设计。
方波,男,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设计。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