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大学》、《中庸》里的“慎独”
摘 要:“慎独”即“慎其独”最早出现在《大学》和《中庸》,是儒家重要的修身方法,有其形成的渊源所在,历代许多学者对其释义也各有阐述,“慎独”的达成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哲学的精髓就在于人生哲学方面,“儒家站在人生之内体证宇宙万物之生命本源,并据此体证追寻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审视人生的意义……”[1]P5,在其哲学思想内包含着修身的重要的方法等,几千年来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内,滋养着渴望优化人生的国人。“慎独”就是传统儒家提倡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本文旨在对《大学》和《中庸》里“慎独”的产生、释义发展的脉络以及其重要价值进行探讨。
一、“慎独”的渊源与释义发展
1、“慎”、“独”的文献例证
众所公认“慎独”即“慎其独”最早出现在《大学》和《中庸》里,追本溯源,“慎独”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渐次发展的过程。“慎”与“独”作为单字在先秦的典籍中出现是很多的。在《尚书》中“慎”就有三十几处出现,如“克慎明德,昭升于上”(《周书·文侯之命第三十》),“独”
也有几处出现,如“无虐茕独而畏高明”(《周书·洪范第六》),《春秋左传》里的“慎”多与“守”字结合,如“府库慎守,官人肃给报告”(《春秋左传·哀公三年》),《周易》里也有这二字,如“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系辞上》),“有孚挛如,不独富也”(《象传·小畜卦》)。《说文解字》曰:“慎,谨也”可见“慎”就是谨慎之义,上古文献通常作这种解释,而“独”字本义是犬好斗则独而不,本义废弃,用假借义,可解释为单独、独处、或老而无子。
还有重要一点,儒门经常引用阐发思想的《诗经》内虽无“慎独”出现,但已蕴涵了后来慎独的意思,比如《诗经·大雅·思齐》曰:“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大意为一个人虽处于幽密之中而内心谨慎,有所坚持,不能随意行事。又如《诗经·大雅·抑》曰:“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覯。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也表达了相近的意思,就是即使在暗室中,不被人看到的地方行为也无愧于神灵,显而易见表现出了“慎独”的潜在含义。由此可推断经过儒门对《诗经》的潜心研读,潜移默化的溶入儒家思想,成为其理论来源,此后在《大学》、《中庸》里开宗明义提出“慎独”一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2、《大学》、《中庸》中的“慎独”表述
《大学》有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中庸》有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3、汉唐注家对“慎独”的阐释
从东汉起对于“慎独”的阐释都是具有继承性的和发展性的。东汉郑玄是最早给“慎独”一词释义,郑玄注“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礼记郑注》),之后北齐刘昼的《刘子·慎独》等继承其释义,再到唐代孔颖达的《礼记正义》,根据疏不破注的原则,孔颖达对“慎独”所做的疏解与郑玄的注是不相违悖的。汉唐之际,由于当时当权者给予郑氏、孔氏显赫的学术地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这一时期“慎独”的主流释义。
4、宋明时期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中关于“慎独”的解读实际上都继承发
展了郑玄对于“慎独”的阐述。朱熹在《大学章句》注:“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2]P7。在《中庸章句》中,朱熹又注:“独者,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著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2]p18通过对朱熹的章句集注以及其文字的研习,可以看出朱熹除了沿袭自郑玄以来的传统看法,即认为“慎独”就是在独处时更要谨慎戒惧,在人所不知不闻之地加紧个人道德养成,不可自欺,还将“独”的内涵扩大了,朱熹的解读较之郑玄的发展之处在于使“独”包含了内心独知的意义。在郑玄看来,“慎独”之“独”只是空间上的独处,是别人无法干预的地方。而朱熹理解的“慎独”之“独”除了上述之义外,还指一种人不知而我心里独知的“独”,这个去处虽慎隐微,却是内心正或不正之所由分,不可不谨。由此可见,朱熹对于“独”的理解更进一步。
《大学》、《中庸》中的"慎独"还逐渐成为宋明理学的重要命题,学者对这慎独二字,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而慎独即尽性之学。”(《刘子全书》卷五),“慎独之功,只向本心呈
露时随处体认去,使得全体荧然,与天地合德。”(《刘子全书》卷六《证学杂解》)。到王阳明时把能否做到“慎独”作为“立诚”的最重要内容,并把它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良知的重要道德标准。
综上,《大学》、《中庸》的“慎独”释义是经历了上述继承发展的过程的,严格说并没有一个统一释义的定论,用“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周易·系辞》)的观点来说,历来对《大学》、《中庸》的“慎独”解释,就其都是指向内心道德修养这一点是一致的。因此结合各家释义,本文就《大学》、《中庸》的“慎独”含义归纳理解为“谨守道德之心”。
二、“慎独”的重要价值及达成因素
“慎独”就是“谨守道德之心”。那么何为道德?“道德就是关于人们的行为的规矩或准则,在本质上是为了某一范围内人们的利益而提出的对于人们行为的约束。[3]P156也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良心,有人把道德比作月亮,在黑暗时更能显现它的光亮。“慎独”就似道德月亮,关键时能鉴别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古往今来多少贤人志士“慎独”以身,传为佳话。柳下惠坐怀不乱,杨震的“四知”箴言,“天知
、地知、你知、我知”慎独拒礼;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主,勿以善小而不为”;许衡的不食无主之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曾国藩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其所谓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以上种种,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成为行为的标准和依托。可见,“慎独”作为一种传统的修身法,不仅仅在古代发挥过重要作用,“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物质不足的问题已不再是危及人类存在的根本大患,人类的根本大患已经并越来越突出地表现的精神方面。”[1]P356如今“慎独”的具备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持,并没有因时代的更迭变迁而失去现实意义。
shendu当今社会物质条件高度发达,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在享受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时,有些人却失去了灵魂家园的绿洲,有些人开始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廉洁奉公,一不小心踩进罪恶泥潭,经不住各种诱惑,从此抛弃了自己的道德操守,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是因为不能谨守道德之心而造成的恶果,应该引以为戒。可见,“慎独”就是挂在心头的警言,是阻止陷进罪恶泥坛的一把保护伞,是提升修养的一个弥久自新的好方法。那么怎样能做到“慎独”呢?
当今时代要求我们要拥有一份主动认识自身的自省意识,一份对主体觉醒所必备的忧患意识,这对于形成“慎独”至关重要。
自省是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反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事应当做,什么事不该做。鲁迅先生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和更无情的是解剖我自己。”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经常自省是我们必修的功课。一个人能经常检点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及时作出调整和约束,这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自己犯错误,提高自己的修养。
何为忧患意识?《中庸》讲“戒慎恐惧”,《尚书》讲“怵惕惟厉”,《诗经》讲“战战兢兢”,《周易》讲“终日乾乾”都是这种忧患意识的反映,忧患意识体现的是一种居安思危的高超智慧,有助于我们把握自己的道德底线,防患于未然,从而更好的应对一切。
自省和忧患这二意识的具备能够积极促成“慎独”的达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心所逾不逾矩”(《论语·为政》),以此更好地来实践于实际的生活。
“慎独”就是这样一种简朴的修身方法,需要我们“学而时习之”的长久修炼,正如“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所说,没有对“慎独”的执著不懈的追求,又怎得完美崇高的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生命有如厚重的大地一样如此真实而具体,因此它应在该清醒的时候清醒,来吟唱人性真实的凯歌。因此用这晓畅朴实的简单哲理来更好的优化我们的人生,使人生少有负重,使生活变得轻快,从简约生活中领略生命的原汁原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