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领导 (共10分,其中第1、2项分别为3分,第3项为4分。评价方式:看档案资料)
2.制定和完善学校文明礼仪的各种制度和实施计划。工作积极主动,做到有措施、有检查、有评比、有总结。
3.各种档案资料完备,材料清晰、准确属实。
二.师资队伍(共10分,其中第1、2、3项分别为2分,第4项为4分。评价方式:平时督察、看效果及推门听课)
1.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有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体人际关系和谐,人心齐,有正
气,有干劲。
2.积极参加总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按时提交各种材料。
3.教师在文明礼仪教育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出团结进取的体精神风貌。
4.教师能挖掘校本资源和教材资源,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导作用,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到学《守则》、学《规范》的教育活动中。
三.实践活动(共40分,第1—4项分别为7分,第5—6项分别为6分。评价方式:看现场,查资料,问卷调查)
1.在学校网页或板块开辟文明礼仪教育专栏,报导本校文明礼仪活动动态,师生积极投稿。
2.开展“五个一活动”。即组织学生看一部反映文明礼仪的专题教育片;开展一次讲文明、行礼仪、树新风、创和谐作文比赛或演讲比赛;出一期专题板报或橱窗宣传或手抄小报;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做一件讲文明、行礼仪的实事。
3.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文明礼仪考核、素质报告单等与学生成长有关的所有资料。
4.把文明礼仪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渗透在班级管理和团队活动中,有计划和活动记录。
文明小报 5.充分利用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和青少年活动场所,利用社会育人资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
6.注重与家长沟通、交流和指导,有学校或班级与家长文明礼仪教育互动活动1—2次。
四.教育成果(共40分,每项20分。评价方式:看现场,查资料,问卷调查,平时督察积分)
1.校风校貌建设做到“三化、四有、五静、六不、七无”。
三化,即:学校育人环境基本做到“美化、净化、人文化”。
四有,即:教育活动有载体、有特、有内涵、有影响。
五静,即:营造安静的自律环境,做到教室静、走廊楼道静、路上行走静、餐厅静、宿舍静。
六不,即: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做到“不吸烟、不赌博、不说脏话、不乱涂乱画、不浪费粮食、考试不作弊”。
七无,即:校园环境净化,教职工责任心强,师生遵纪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做到卫生区内无纸屑、果皮和落叶;水池内无脏物;地面墙壁无痰迹刻痕;无淫秽书画物品流传;宿舍、教室无异味;无重大责任安全事故;无师生违法犯罪。
2.学礼仪,用礼仪,讲文明,有礼貌在师生中蔚然成风,全体学生基本做到:
自我礼仪:仪表整洁,着装得体,不留长发不染发,不佩戴饰物。举止谈吐文明,有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卫生习惯。
学校礼仪: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良好的班风、教学秩序井然;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尊师有礼貌;遵守校规校纪;爱惜学习、生活用具;爱护学校公共财物和设施;集体集合“快、静、齐”;升国旗仪式的规范要求已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家庭礼仪:对长辈用尊称,对客人主动问好;孝敬父母、和睦邻里;懂得家庭成员的伦理道德;力所能及的帮家长做家务事,初步养成家庭礼仪的好行为习惯。
公共礼仪:遵守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德;在行走、乘车、购物等公共场所,对老人、孕幼、病残和军人“礼让三先”;对外宾热情大方;观看演出、比赛当文明观众,有良好的公共礼仪习惯。
五.加分项(共10分,每项5分。评价方式:看证书,查资料、看效果)
1.学校师生有突出事迹,受到总校和市级及以上单位表彰。
2.有影响力的教育活动。
六.评选、表彰、复评。总校每学期或每学年评选一次。颁发“文明礼仪示范学校”证书并进行奖励。对已经评上“文明礼仪示范学校”的学校,每年复评一次,不合格的取消“文明礼仪示范学校”资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