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上海文化
一、古代上海文化特点:
上海在开埠前,虽也有一些文化设施,如书院,出过一些文化名人,如徐光启,产生过一些有文化意义的工艺品,如顾绣,但就整个城市而言,并无明显的文化个性。
由于上海大部分县直接从松江、昆山分出,且一直苏松太并称,同时江苏、上海在政治、经济、文化上更与吴地渊源较深。
吴文化与越文化并无明确区分,历史上两地虽常有分合,但整个江南、浙北、浙东地区的交往非常频繁,语言基本一致,风俗大致相同,耕作方式、物产品种也大同小异,互为补充。春秋时吴越成敌国,但在古九州中同属扬州。秦汉时同属会稽郡,直到明清两代建南京和南直隶,江浙始分治独立,上海处于吴越文化圈的东缘。
上海当时的3000-4000平方公里不设一县,可见其被称为“海隅蛮荒”不是虚言。
上海是在明清两代才最后追赶上江浙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元人马端临(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
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 )对此地性格作过判断:“扬州人,性轻扬而尚鬼好祀”。
宋以后,上海人终于到三种基本产业:煮盐,植棉,海运,这三大支柱产业使上海社会文化在江南地区标出特。
顾绣是上海地区工艺品中的瑰丽奇葩。顾绣因源于明代松江府顾名世家而得名。
嘉靖年间官宦顾名世嗜好绣品,晚年在现南市露香园路筑一园林,命婢妾制作绣品观赏、赠友。可考的名手有缪氏、顾兰玉等。以韩希孟(顾名世的孙媳)最具代表性。现北京故宫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均藏有其作品。韩希孟的精湛技艺确立了"顾绣"的卓越地位,她的写真手法对后世仿真绣的发展具有启迪作用,苏绣也受她的影响很大。
二、近代上海文化特点与海派文化
上海近代文化的独特性,集中表现为“海派文化”。上海文化并不等同于海派文化,但无疑是上海文化的重要方面。
对海派一词如何理解,学术界见仁见智,其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海派,指京剧、绘画、文学等具体艺术品种中的上海流派,其源起于晚清绘画中的“海上画派”和京剧中的海派,后来内涵扩展、延伸,成为一种文化类型和文化风格,乃至包括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所涉人事亦不复限于上海一地。
“海派”较早见于同光年间,时人对一批寓居上海,卖字画的画师画匠名之曰“海上画派”,简称“海派”。当之赵之谦、任伯年、虚谷等人的画笔自成一家,更有吴友如等人画洋楼、画美女,绘风俗图,与传统的山水人物花卉毫不相干。
代表人物:任伯年(1840—1896)清末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
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
吴昌硕,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为“后海派”中的代表,是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 吴昌硕与虚谷、蒲华、任伯年齐名的“清末海派四杰”。 (左为吴昌硕画像)
海派”称呼的另一重要起源于京剧界。道光以后,昆曲衰落,京调形成,“呼外省之剧曰‘海派’”。当时上海还未成为京剧中心,因此“海派”并不专指上海,“海者,泛滥无范围之谓”。
海派京剧以常春恒、盖叫天、周信芳为代表。
海派之名都不是上海流派自封自命的,而是由别的流派、非海派的同行讥讽、贬斥而来的。时至今日,艺术界自认海派者不乏其人,海派经过了讥讽、默认、张扬三个阶段。文学界则没有人自认海派,海派一直是个贬称。尽管人们普遍认为张资平、叶灵风、刘呐鸥等是海派,但无人出来高举海派的旗帜。其他领域,如哲学、史学等,似乎与京海之争无涉。
对海派的特征,学术界多持这样的看法:
其一,创新。
其二,开放。
其三,灵活。
其四,多样。
其五,宽容。
陈旭麓:海派作为一个艺术流派,似已成为过去,因为它当初的某些特征已逐步为各种文化所共有,程度也在深化,而且昔日的上海已成陈迹,与京派对称的海派的社会条件正在消失,所以,海派已是一个历史词语。但作为艺术、文化上的风格来说,仍是现实的,我们还随时可以听到海派散发的气息。
三、全国文化中心的形成和发展
19世纪下半叶,上海文化在全国已经举足轻重,某些方面(如西学传播)已成为全国中心。20世纪初,上海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到30年代达于极盛,不仅是进步文化中心或新文化中心,而且是综合性的,教育、出版、文学、艺术……,是上海大城市综合优势的表现。
1、西方文化传播中心
照明、饮水、交通、通讯、照相机等。
器物输入,经历了强烈排斥——观察思考——模仿学习三部曲。
各种洋物遭受排拒的程度不同。这种差异由中国传统习惯及本土器物对洋物的相容性不同决定的。有些洋物在本土有与其相对应的同类产品,如洋布与土布,洋针与土针,功能相似,不同的是质量与价格,因此所受阻力小,不会引起文化意义上的排斥。至于生产者的抵制,如土布生产者抵制洋布,出于生计,属另一种情况。
2、报刊传媒中心
墨海书馆,美华书院,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华人自办的报纸
《强学报》,1896112日,强学会,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第一份报纸;
《农学报》1897年5月,罗振玉,中国最早的农学刊物;
《译书公会报》1897年10月,恽积勋,中国第一个由民间人士自办的译书专刊;
《蒙学报》,189711月,叶瀚,以少儿为对象的启蒙读物;
《女学报》1898年724日,康同薇等负责,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妇女刊物。
还有《时务报》、《通学报》、《集成报》、《指南报》、《富强报》等,种类之多,层次之丰富,为全国之最,其中最著者为《时务报》,梁启超主笔,189689日创刊,福州路。
《申报》
英文报纸
《北华捷报》(North  China  Herald),又名《北华先驱周报》或《先锋报》。1850年创办,英人奚安门(Shearman),周刊,是上海出版最早的英文报纸。
《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1864年7月创刊,奚安门(Shearman),《北华捷报》成为其每周增刊。1851年停刊,是上海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久、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德文新报》(Der  Oslasiatische  Lloyed )1866年,上海著名的德文报纸。1917年停刊。
《文汇报》(The Shanghai  Mercury)1879年创刊,上海重要的英文报纸。1930年停刊。
《中法汇报》(L’cho  de  chine)法文日报,1895年创刊,为上海最重要的法文报纸。文明小报
总之,1895年前,上海报刊已初具规模,文种有中、英、法、德文等,周期有日、周、晚报,月刊、季、年刊,内容有专门性《格致汇编》、儿童报刊《小孩月报》、综合性《申报》,创办者有外侨、华人、官办、官办,属宗教、非宗教系统。
近代西学传播,多由上海报刊完成,具有开创意义,如近代最早的、较系统介绍古希腊罗马名人的是《六合丛谈》,如柏拉图(时译“百拉多”),凯撒(该撒)、荷马(和马),最早详细介绍电话原理的是《格致汇编》,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扩大了认知空间。
商务印书馆成立于1897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
中华书局
《小孩画报》1875年4月,美国长老会清心书院出版,历时四十年,是上海也是中国第一份以少年儿童为对象的杂志,也是上海最早的画报(镂版)。
《点石斋画报》1888年6月1日,旬刊,点石斋印书局印刷,主要执笔人吴友如,共出473期,充分展示上海风貌,是19世纪中国影响最大的画报(石印,开始了中国人绘制画报的历史)
《良友》1926年,采用影写版,开始了上海画报史的新时期,以后成为近代上海发行时间最长、内容最为丰富的综合性画报。
3、通俗文学中心
近代上海通俗文学报刊,脱胎于日报的文学副刊,1872520-23日,《申报》以连载形式,翻译刊登英国作家斯威夫特的著名幻想小说《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故事,题目是《谈瀛小录》,可视为通俗文学刊物前驱。
18923月《海上奇书》杂志出版,标志着上海通俗文学刊物正式问世。1892-1948年,此类刊物共150多种,小报近80种。
各类小说是通俗文学报刊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社会小说(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鄂《老残游记》);市民生活小说(孙漱石《海上繁华梦》) ;
言情小说(张恨水《啼笑因缘》、秦瘦鸥《秋海棠》);宫闱小说(蔡东藩《西太后演义》);以及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民间传奇小说、滑稽小说。
4、电影中心
电影
18951228日,法国青年实业家路易·  米埃尔在巴黎一个咖啡馆内,正式放映了《墙》等几部世界上最早的影片,这一天标志了电影完成了它的发明阶段进入真正的电影时代。电影走出实验室不久,就来到了中国,首先是上海。
1896811日,上海徐园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这是电影在中国的第一次放映。上海也是亚洲地区最早放映电影的地区之一。
1908年,西班牙商人雷玛斯在虹口海宁路、乍浦路口,用铅铁皮搭建了一座可容250人的虹口大戏院,这是上海正式修建的第一座电影院。
1917年秋商务印书馆盘下一位来上海拍片的美国商人的摄影器材,试办电影制片业务,先附
设于照相部之下。1918年又另行成立活动影戏部,这是中国人自资从事电影业的开始。(最初称“活动照相” 、 “影戏”)
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等拍摄了第一部影片《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是中国第一部无声短故事片。
1930年《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国产有声故事片。
1932年《啼笑因缘》,是中国第一部部分彩故事片。
上海的电影明星
女明星:胡蝶、阮玲玉、周璇、王人美
男演员:赵丹、金熖。
5、戏剧中心:
话剧:
新剧又称文明戏,是中国话剧的雏形。上海开埠后,一些教会学校常常组织学生演戏,这种戏既无唱腔、舞蹈,也无锣鼓、乐队,仅以对白构成全剧,时称“新剧”,实际上就是最原始的话剧。
1860年,上海出现一个由旅沪英美侨民创办的ADC剧团(又称大英剧社,爱美剧社,Amateur Drama club of Shanghai),每年要在兰心大戏院公演几次,上演世界著名剧本,舞台布景与表演形式写实逼真,与中国传统戏曲虚拟、写意的方式有很大区别,所以在当时引起人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