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的山水诗
琴曲《欸乃》,又称《渔歌》或《北渔歌》,它的曲意,承袭着柳宗元七言古诗《渔翁》中的情致,曲风清新,律动鲜明: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欸乃》琴曲本身当然就具有音乐美,然而它还具有更辽阔的画面美,是柳宗元诗歌《渔翁》写就的,由七弦以琴的方式转述。
《渔翁》此诗,正是“诗中有画”的杰出代表: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一幅拂晓初至、由暗转明的倾销画卷徐徐打开,画卷里,清江作响,白烟袅起,驱走最后一丝夜,烟舞似轻摇的手,欢迎黎明的前来。
这是夜宿在西岩下的渔翁,唤醒了新一天的湘江山水。“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渐渐,烟雾消散,日头探进深山,然而却不见了招呼它前来的山间主人,不知那渔翁转至了哪一处河湾。忽然一声“欸乃”响起,那是渔翁唱开了划船的调子,这一曲渔歌,唱醒了天地,唱绿了山水,唱活了千百年诗里的画、曲里的歌。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回首一望:天际悠悠,白云匆匆,云雾开合,无限风光。云走无心,人无挂碍,那渔船缓缓地远去了,那渔歌悠悠地淡去了,那诗歌轻轻地收笔了,那画卷多彩地画就了。
诗读完,曲悠扬,一幅绿水青山、渔歌桨橹的画卷铺开在眼前,寥寥几笔就是一片连绵山水、渔家生活,墨诗文涂写出、素手七弦撩拨开的,是世界万千、彩斑斓。有限的七言,勾勒无限的大千。
柳宗元这首《渔翁》、古琴这首《欸乃》之所以不凡,就是因为它达到了“诗中有画”的渔翁夜傍西岩宿
美学境界,彩明丽、画面生动,而作为琴曲,它的艺术贯通之效更为突出,在静态的诗篇和画卷更上流动出了鲜活的乐章。
劳动者之歌
古琴弹出的柳宗元这一首诗,更有人认为,它是一首劳动者之歌,是属于劳动人民的诗歌代表。因为那“欸乃一声”的“欸乃”,就是船夫拉纤时低唱的号子声,诗歌正是描绘了他们晨起劳作的画面,记录下的是船夫的辛勤与劳苦。
这样说也并非毫无道理,诗歌自古就有关注劳动人民的传统。然而,以这样的标准来看柳宗元此诗,前四句确实可以理解为对劳动者生产方式的关注,渔翁的夜宿西岩、清晓的燃竹取水、撑船的一声欸乃,这些都还可以算作是劳动者的情志,——但最后两句就味道不对了,“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这明显是文人化的思维,是心灵负重者的口吻,是以云水逍遥的自然景象,传达和追求着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生命状态。
这显然是对于官场逐利和城市喧嚣感到疲惫不满者生发的一份出世之情,借着渔家生活的散淡,表达自我本心与世无争的恬淡之志。
这样的语言,一定是从饱尝庙堂之争、饱经繁华之累的过来人口中说出的,以非劳动者的眼光来打量劳动者的生活,因此,看似的劳动者之歌,可能并非是对劳动者唱的,反而是唱给非劳动者听的:比如,唱给自己听的、唱给同僚听的、唱给都市听的、唱给朝堂听的,歌颂的恰恰是劳动以外的事物。
故此,我们要读诗的言外之意,要听曲的弦外之音。
文人正因为入世太深,才渴求出世;正认为身在城市,才艳羡山水;正因为人有心、话有意,才衬托出云无心、水自在;正因为作者本身并非真正隐者,才特意用笔耕不辍的诗篇
详尽描绘自己的隐士形象;正因为缺失才向往,正因为身份固定才幻想转换成别人。
所以不管是诗歌《渔翁》还是琴曲《欸乃》,实在是典型文人情怀的作品,折射出的是久在仕途的心情。
其实,无论山水诗还是田园诗,无论劳动者生活还是隐士生涯,都是这些中国文人们一种精神放松、驰骋、安顿、调节的方式,是他们人生起伏和心灵收放的经停一站,很少会真是他们终点的归途。他们大多在休憩和调养了心灵伤口之后,继续上路,继续关注社会、投入自己。因为他们太深地背负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责任,太久地追寻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逃避红尘、放任自己、安逸度日、不问世事,往往是他们无法习惯更无法接受的辜负了自己一生教诲的行为,——因为中国知识分子讲,即使穷途末路、即使世道艰难,也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寻光明的出路而不是消极避世、逃遁自保。那些纵于山水、安于田园、耽于劳动、乐于归隐的诗歌和乐曲描绘,只是他们求索阵地旁一个小憩的后院,他们纵使一时忘情山水,也不忘为守护更多山水田园之间的广大劳动者而作战在甚嚣尘上的世间前线。
山水诗,是仕人官场生涯的一个后花园,心在诗里闲庭信步,身在尘俗安步当车。
《渔翁》的号子高歌着柳宗元的理想,《欸乃》的琴声弹奏着山水间的自在,这是庙堂文人与社会劳动者共处的一幅画面,寄托着他们对生活安稳的共同向往,载在渔夫的小船上,载在如一叶扁舟的古琴、如条条江流的七弦上,从古划到今,一橹,一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