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第1课时学习伴成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认识学习的要求;明确学习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探求新知的能力;提高正确看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习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仝正国的故事导入。
仝正国(仝[tóng]同“同”,姓氏。)
初中毕业38年后重返高中,3年苦读、3度高考,60岁终圆大学梦。
2012年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后,她又两次考研但都遗憾落榜。
2014年1月4日,65岁的仝正国第3次走进全国研究生考试考场,希望圆自己的研究生梦,她坦言:“我考研不是为拿文凭,就是要享受学习的过程。”
这位高龄考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学习梦想而努力,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打开学习之窗
1.教师讲述:“学习”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季夏之月……鹰乃学习……”,学,效;习,小鸟频频习飞,指小鸟开始学习飞翔。经过几千年的文化变迁,人们对学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理解呢?
2.学习的内容(教材探究与分享P15)
设计意图:利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回答自己经历的学习,认识到只要我们保持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小强利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课外书籍。
●小胜在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
●小鹏回家自己做饭,还常给加班的爸爸送饭。
●小利打篮球输了,被同伴喝倒彩,他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和同伴一起聊天。
……
(1)他们是在学习吗?为什么?
(2)你经历的学习有哪些?
提示:根据实际情况,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总结: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例如,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思考、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如何与不同个性的人相处,等等。
教师过渡:通过上述材料的探讨,我们对学习有着怎样的认识呢?学习必须白学校进行吗?为此,我们进行一场辩论。
3.辩论:学习必须在学校完成吗?
正方:我们所学的知识,大多数来自学校;学校就是专门为学习而设立的。
反方:在家里看书也是学习;社会也是一所学校。
教师总结: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带着学习的心态,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是学习。
4.终身学习(教材P17)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鲜活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成长中的每一步都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二是通过思考我们长大以后还要不要学习,为讲解学习的意义做铺垫。
(1)每个人都要学习吗?
(2)长大以后,我们还需要学习吗?
教师总结:学习伴随着我们成长。学习没有终点。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5.材料链接
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目标导学二:学习点亮生命
1.教师讲述:在学习中,我们常常会追问?为谁而学?考高分是为了什么?为了获得别人的赏识,将来有好的工作和生活?是让头脑变得丰富,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1)讨论交流:学生反思自己为什么而学习,并与同学展开积极讨论交流。
(2)教师引导:引导学生从学习帮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角度展开。
教师总结学习的重要意义:
(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2.热爱学习的
(1)阅读体验:阅读的例子,共同体验用学习打开生命之窗,发展自己,增益他人,服
务社会。
(2)思考交流:思考学习在成长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同时列举类似的例子。
提示:华罗庚刻苦学习的故事
华罗庚又回到了清华园,担任数学系主任。不久,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所长。他百倍珍惜党和国家为科学研究提供的大好时光。他白天拄着拐杖到学校讲课,晚上以案板当书桌,在灯下从事数学研究,常常写作到深夜。有时,为了求证一个问题,他常常深夜从床上爬起,顺手拿起床头的报纸,在四周的空白处进行演算和论证。在他的屋里,桌上、床上、地上,到处都堆满了演算稿纸。他用毅力与勤奋,编织出成功和荣誉。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对学习产生了新的认识,也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同学们,为了我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携起手来,“打开学习之窗”,努力学习吧!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无论是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还是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学校、网络、学生等多种课程资源,通过播放视频、多媒体呈现以及学生活动等多元的学习方式,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
第2课时享受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味学习中的快乐和辛苦;知道发现并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
掌握学会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学习的苦与乐,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儿歌《读书郎》
2.师提问:郎的心情是怎样的?——乐观、不怕困难的心情。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读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体味学习
1.学习中有快乐
故事一: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一生的发明有一千多种,平均15天就有一种新发明,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最伟大的发明家。为了搞发明创造,他几乎每天都在实验室里辛苦工作18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他说:“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的工作,我每天都其乐无穷。”
故事二:宋末遗民翁森在他的名作《四时读书乐》中写道,春天“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锄”,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字里行间流露出学习的无穷乐趣和他对读书的浓厚兴趣。
2.快乐的学习经历
设计意图:一是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曾经的快乐。过去的一些事情,当时也许是痛苦的经历,现在想来也许是难忘的美好回忆。二是展望自己的未来,可以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期望,帮助学生思考让自己快乐的方法。
(1)回顾思考:回顾自己学习过程中快乐的经历,思考自己快乐的原因。
(2)交流分享:交流自己快乐的经历或印象深刻的事情,引发同学共鸣。
教师总结:学习是多方面的,是一个过程,学习中有快乐,但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到快乐,有时候也有辛苦。
3.学习中有辛苦
(1)请同学们寻有关表达学习是辛苦的成语或诗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诗句;“头悬梁”“锥刺骨”的典故;“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名言。
(2)在学习遇到这么多困苦时,你是怎么去想的?又是怎样去做的?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这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提示:有的同学:努力去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解决了问题,感觉自己真能干,有一种超越自我的自豪感。
有的同学:怕苦,放弃努力,问题解决不了,失去信心,感觉自己真笨。
教师总结:学习中有辛苦,尽管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4.学习带来的享受(教材P21)
(1)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你有哪些快乐的体验?进入初中以后,又有哪些让你快乐的体验?在未来的学习中,你希望的快乐是什么?
(2)学生发言: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引发同学共鸣。
提示:此处可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回答。
教师总结: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数学天地目标导学二:学会学习
1.学习的困扰(教材第一个探究与分享P22)
(1)回顾思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扰。
(2)交流分享:面对这些困扰,该怎么办呢?
提示: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展示兴趣迁移法
当面对不喜欢的科目时,我们可以运用兴趣迁移法,利用自己对其他科目的兴趣来带动不感兴趣的那些科目,训练时遵循下列做法:
①问自己愿不愿意把这门学科学好,用肯定的语言来回答自己,比如“我一定能将数学学好”“这些单词我很快就会背了”。这样反复默念,形成一种潜意识。
②进行身心放松训练。慢慢做三次深呼吸,将心情放松,不要感受到压力。
③想象上自己所喜欢的科目的情景,让心情愉悦起来。
④想象上自己不喜欢的科目的情景,然后将上喜欢的科目的愉快心态迁移到不喜欢的课程上,让自己面对不喜欢的科目时也有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⑤立即开始学习。
教师总结: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
3.时间都去哪儿了(教材第二个探究与分享P22—23)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低效率学习者和高效率学习者的学习安排,帮助学生认识到结合自己学习特点,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来学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分析反思:分析两个图的不同特点,反思自身,寻自己没能充分利用好时间的原因。
提示:两个图的特点——低效率学习者和高效率学习者在时间的安排上不一样,低效率学习者总是有计划,无自律,高效学习者通常有计划,有自律。
(2)回顾自己的一周,你的时间去哪儿了?你该怎样有效利用时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