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诗中的“山”
文献综述
摘要
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疑问和话题。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关键字:身世、行踪、山水诗
李白,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并不陌生,从小我们就读着他的诗歌长大,他的生死及其不平凡的经历,都给人留下了疑问和话题。是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天才的诗
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熠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写照。
一、李白的研究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他的人格和艺术个性常被研究者用浪漫、天真、豪放、飘逸、自我意识等形容。李白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突出表现是自我仙化、任侠使气、交友真诚。他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和从政行为都缺乏现实性,他特殊的气质表现在诗歌里是天才、天然率真。本文从诗歌创作方法、诗歌风格、诗歌表现意象三方面来分析李白独特的气质和他的诗歌。
总的来说,对李白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身世与行踪之谜,也即对李白生平的研究;(二)作品之谜。
一)身世与行踪之谜
于李白的出生地,自宋至清,多倾向于蜀中说。1926年李宜琛在《李白的籍贯与生地》(《
晨报副刊》1926 5 10 日)中提出“西域碎叶说”,认为“李白不是生于四川,而是生于被流放的地方”,首次提出李白出生地在碎叶。1925年陈寅恪《李太白氏族之疑问》(《清华学报》第10 1 )认为“太白生于西域,不生于中国”;胡怀琛《李太白的国籍问题》(《逸经》第1 )认为李白生在素叶(即碎叶之西的)逻城 ,是一个突厥化的中国人。2000年至2007年间有关李白出生地的再探论文不多,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13篇,中国李白网收录14篇。2001年中国李白文化研讨会将李白的家世、生平诸问题这些历来颇多争议的问题作为探讨的热点之一。关于李白的出生地,陈钧《李白籍贯考》一文引用唐、宋、明、清的大量典籍记载和李白本人的诗文,并对青莲镇古迹作了实地考察,证实李白出生在今四川江油青莲乡,材料丰富,论证有力。蒋志专著《李白蜀中论》第一编《李白出生地考辨》,综合多年研究成果,否定了李白出生“碎叶”、“条支”、“焉耆”、“哈密”诸说,论证了“李白出生于四川江油”,另外马依《关于李白出生地与逝世处探讨》也断定李白出生于四川江油。与会的专家学者几乎一致赞同这一说法,从而否定了传统的“出生碎叶”说。另外,黄英在《李白家世考》中指出,根据“具有权威性的李阳冰《草堂集序》、魏颢《李翰林集序》和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和有关的史料”,可以证明李白生前在他的诗文中所述其家世的真实可靠:“白本家陇西人”,即陇西成纪人,而以蜀中绵州彰明县青莲乡 (今绵阳江油县青莲乡 )为第二故里[1]
21世纪前李白生平行踪的研究以长安为焦点,其中二入长安讨论得较为热烈,也有提出三入长安的,但赞同者甚少。就是二入长安之说,仍未取得一致的意见。郁贤皓在《李白丛考》(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中力主二入长安之说,他完全接受郭沫若李白开元十八年730入长安的说法,并进行了多方的考证,力证其说。并对与李白交游的40 多人作了考辨。安旗、薛天纬的《李白年谱》、林东海的《诗人李白》也赞同这个说法。但裴斐、葛景春、刘崇德等人仍坚持一入长安之说。葛在《李白“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是在东都洛阳》(《唐代文学研究》第7 辑,1996 )一文中说,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他在开元十八年730“西入秦海,一观国风”只是一种打算,其实并没有成行。李白在开元二十三年735到东都洛阳,一样可以“历抵卿相”,并以李白在洛阳给皇帝所上的《明堂赋》等为证。刘崇德在其《李白》(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一书中,仍坚持李白一入长安之说。胥树人在《李白和他的诗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及李从军在其文《李白三入长安考》(《中华文史论丛》,1983年第2 )中提出李白在天宝十三载(754)曾到过长安,是谓三入长安[2]。后有安旗赞同其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2000年至2007年发表的有关李白入长安的论文共150篇,其中讨论李白“入长安”的论文有《李杜长安相见试证》(康怀远),《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试论李白的“长安情结”》(周晓琳),《李白初出巴蜀一游两
都考——兼论密切关联的几个历史遗留问题》(何树瀛)以及安旗《长乐坡前逢杜甫——天宝十二载李杜重逢于长安说》等等。其中安旗在其论文中认为天宝十二载(753),即安史之乱前两年 , 五十三岁的李白与四十二岁的杜甫,曾在西京长安重逢,重逢说再次肯定了“三入长安说”。该说主要源自其对李白诗《戏赠杜甫》于唐本和五代本的差异以及相关史籍的中考证得出。“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此诗首见于唐《本事诗》,次见于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两本字句略有差异。诸本李白诗文集皆未收录。安旗认为这个对其在十余年前提出的三入长安论提供很好的证据。并且在随后的著作《李白别传》(2004)中,安旗通过一系列的考证列出了李白的行踪以及三入长安的作为和思想上的差异,从初入长安之作《行路难》《蜀道难》感慨仕途艰难,到再入长安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矛头直指权贵,但尚存希望,到最后三入长安大感政事黑暗大厦将倾,并开始将玄宗比作殷纣王、楚怀王、死期在即的秦始皇,自比被放逐的屈原,思想从激情报国转而向往遁世避乱,将“三入长安”说诠释考证到底,为以后的李白行踪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蓝本与借鉴[3]
总的来说,21世纪李白的出生地行踪研究已经渐渐淡化,虽然没有定论,但是已经得出较为公认的结果,可以说是研究的一大进步。
二)作品之谜
在李白的诸多作品中,最为被讨论的是《蜀道难》。《蜀道难》是李白乐府诗的颠峰之作,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流传最广,并且在不同的年代有许多不同的仿作,如最早的中唐陆畅的《蜀道易》,宋代诗人范成大、晁说之也有类似“蜀道易”的作品,明代的方孝儒的《蜀道易有序》诗再到最晚的郭沫若模仿作的《蜀道奇》,但其主题即李白的表现意图,千百年来众说纷坛,难成定论。尤其是“剑阁峥嵘而崔巍”句以下的政治寓意性以及事实根据,早就呈现百家争鸣的景象。古典之说,以承认其政治寓意性为主;而近人之说,则不承认其特定的“寓意”,如送友人王炎赴蜀、歌颂蜀地故乡山川的壮丽奇特等说法就属此类。2000年以后关于《蜀道难》寓意主题探索的论文与研究很多,如《一曲坎坷艰险的人生悲歌——李白〈蜀道难〉主题辨析》,(杜润章,2006)、《〈蜀道难〉寓意探微》(邱华全,2006)、《〈蜀道难〉的主旨探研》(罗艳红,2006)、《〈蜀道难〉的主旨探研》(张佳霖,2005)、《〈蜀道难〉主题再辨》(张国光,2005)、《〈蜀道难〉寓意新解》(刘海瑶,2005)等,但是大多都是对原有学说的发展和深入拓展,各执一词,并没有达成一致[4]。可喜的是,学者文人们并没有完全禁锢于其主题寓意的考据、猜测,而是积极拓宽思路,对该乐府诗进行不同角度的权势,如从对比的角度等,如《杜甫的“陇道难”与李白的〈蜀道
难〉之比较》(李宇林,2007)。其次,新的理论的引入也为李白作品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如《唐诗〈蜀道难〉及英译文语气分析与语义功能等效翻译》(李发根, 2006)、《李白〈忆秦娥〉、〈蜀道难〉的文化发生学阐释》(魏传宪, 2002)、《李白诗二首英译》(中国翻译,2003)等等。
二、李白与山水诗的联系
李白山水诗是诗仙丰富思想的艺术表达。从古流产至今,李白的山水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奔腾的黄河、浩荡的长江、险峻的蜀道、峥嵘的西岳等诸多的祖国山河的美景,尽是李白诗歌的艺术殿堂。从现在的情况看来,在我国古往今来的无数文人墨客,又有几位能像李白一样呢?
李白的诗歌当中,赞美山河的壮丽秀美,是抒发对祖国的热爱;山险水恶路艰难,是表达对当时时政的关切、忧虑和对当朝皇帝的劝讽;山高水长情谊深,是以山水述友情;山川明月总关情,是通过对山川月的描述表达自己的情思和抱负。
大部分都认为,李白山水诗为什么如此浩荡,是因为李白热爱祖国河山,所以他可以忘记忧愁,
以极大的热情去写祖国河山。其次,是因为李白受到道家的影响。道家的自然思想使他对人生抱有一种朴素的唯物观念。人的生死荣衰如同万物,“兴歇皆自然”,无须感恩,不必抱怨,因为都是元气的构成,同属大自然,同有大自然。所以他要拥抱大自然,与之化为一体。在《山中问答》中,他诡秘地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世俗不会理解他,他也不属于世俗的人间。他的神秘的桃花源,就是从碧山通往梦想的神仙世界,生活在“大块”中,与大自然元气混沌一片。这种道家、道教的思想观念随他的社会生活、政治遭际而日益加深,使他日益爱好大自然山水,也使他的山水诗里的山水形象不仅表现自我形象,而且融化为自我形象,使山水形象理想化、狂想化、个性化了。再次,是因为受到二谢的影响。李白深为感佩谢朓:“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呤》)可见李白山水诗接受了谢灵运、谢朓的艺术滋养,承继发展了大、小谢山水诗歌艺术传统。还有就是受孟浩然的影响。开元年间的山水诗人孟浩然便是这类盛世隐士而名士的一个代表。他虽曾归隐鹿门山,而青年李白深深景慕的就是这位声闻天下的孟夫子:“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赠孟浩然》)赞美他不慕荣禄、不事君王的清德风流[5]
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受到时代的影响了。到了唐代,人们在宦游中开阔眼界,在山水里抒发激
情。李白也不例外,而且他还写出了许多千古名篇。山中答问
李白的山水诗在中国历代诗人所创作的山水诗中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成就。简言之,李白的山水诗,以卓然独具的艺术风采和强烈的时代精神,达到了审美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他屹立于浪漫主义的艺术巅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他在中国山水诗文学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
   
参考文献
[1] 詹福瑞,《20世纪李白研究述略》,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24 卷第 2 1999.6 .
[2] 王辉斌,《李白家世之谜破译》,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第31卷第1期
[3] 黄英,《李白家世考》,社会科学研究,2004,第6
[4] 邱华全,《〈蜀道难〉寓意探微》,语文教学通讯,2006,第27
[5]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