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生利与弊
农村小学寄宿制,是欠发达地区为了调整学校布局而实施的。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办学不但解决了制约布局调整的一个颈瓶问题,而且也拓宽素质教育的时空,提升了素质教育的实施水平,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平台,是促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直效之举
寄宿生相对于走读生来说,有两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够很快形成,学习成绩可以明显提高。从周一到周五,寄宿学生全部在学校生活。在校时间长,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精力集中,学习情绪稳定,学习氛围浓郁,学习环境良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容易形成,且学校的学习管理到位,教师的个别指导专业及时,同学的互帮互助方便快捷,既有利于后进生补漏补缺和优等生拓展延伸,又有利于全体寄宿生文化成绩的整体提升。据统计这几年来寄宿生相对于走读生,在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方面都比走读生高出3至4.5个百分点。
(二)是便于学校加强生活教育,学生自理能力能够明显提高。寄宿生基本以独立生活为主。现在农村学生40%以上都是独生子女。童年就离开家庭,离开父母,相对独立的寄宿生活,可以说是独生子女娇惯任性、自私、不合、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意志品质脆弱等毛病的一剂良方。保管财物、统筹开支、刷碗倒水、洗衣叠被、抹桌扫地拖地以及看病服药等,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困难自己克服,是一种生活压力,但这更是一种生活的锻炼。与那些“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在体共处中学
会关爱、学会合作、在自理中学会生存。在这样相对独立的生活环境中成长的寄宿生与在家庭温室呵护成长的走读生相比,自主、自立、自强、自理、自律的能要强得多。
名校校长详解高中生走读和住校的利弊
走读的初中生难免会有学校、家庭“两不管”的时间,孩子容易“学坏”。有条件最好走读
多数家长由于工作繁忙、能力有限,家庭教育的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孩子上初中后,学习任务更重,压力更大了,随着孩子步入青春期,家长教育孩子常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住校对孩子更有利。”
1、路程情况。孩子每天在上放学路上就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对课业量相对较重的初中生来说是不合适的;
2、学习环境。孩子学习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走读生的家长必须能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上网的时间,并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
3、家庭管理。走读生家长应有足够的时间督促检查孩子作业完成的情况,并能做简单的辅导。
寄宿制也有优势
校园、教师等场所和资源为孩子提供了宽阔的教育空间,有利于拓宽学习环境;孩子全天候在校,学习时间相对充裕、安排紧凑,有困难还可请教同学和老师,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学校按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安排生活起居,指导孩子生活自理,脱离对父母的依赖,有利于孩子提高生活技能,培养自我管理和独立生活能力。此外,对于工作繁重的家长来说,寄
宿制学校能够让家长安心工作。
初中生住校后,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孩子们会很注重个人卫生,能很好地整理内务,保管自己的物品;在和同学老师交往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培养;24小时封闭式管理减少了外界对学生的影响;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和适度的体育锻炼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学校周一至周五可以开设棋类、球类、绘画书法、等活动课丰富学生生活,针对周末不能离校的学生,学校还开展了周末大本营、老师陪同集体购物等活动。
一般来说,学校对寄宿生的管理比较严格,学生的作息时间也更有规律。与普通班相比,寄宿班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都比较大,学生一天24小时都生活在学校里,可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受外界干扰也较小。
孩子住学校家长别撒手
把孩子送到学校,让学校进行监督和管理,一些家长认为这样就万事大吉了,自己不用再操心了。我们认为,学生寄宿到学校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仍然必不可少。家长要与孩子、老师多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一开始很不适应,觉得打水、叠被子、洗衣服等生活琐事很烦,不愿干。他曾经对着一盆脏衣服束手无策。可后来他想明白了,自己总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独立生活,不可能在父母的庇护下生活一辈子。于是,他把寄宿生活当成一次体验和锻炼。现在的他已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住校的日子里不仅学会了照顾自己,还体会到父母的辛劳。
在学校,他还养成了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以前他在家一会儿想看电视,一会儿玩电脑,心思不能完全放在学习上。住校比较有学习气氛,晚上有晚自习,别人学的时候,自己也跟着学,同学之间互相督促,不会做的题还可以互相讨论。
住校让他学会了很多,感觉每天生活得很有规律也很充实。同宿舍的同学都是同龄人,能聊到一起去,很开心。
一、走读与住校各有利弊,家长需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作出选择
(一)孩子住校的好处---走读的弊端:
(1)能够锻炼孩子的适应能力和独立处事的能力;而走读会相应地生活上更依赖父母些。
(2)如学校学风好,则学习环境氛围更好,时间的利用率更高;在家的话呢,容易受
一些干扰。
(3)保证了睡眠时间、避免上下学路上的交通意外;走读特别是晚自习路上会让家长担心安全。
(4)家长有更多时间可以安排好自己的工作、生活;而走读家长更忙些,要抽出时间照料孩子生活。
(5)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大家都比较珍惜,争执的话少了,更能体会到亲情;在一起多,难免与孩子话不投机。
(6)能增进同学间交流和相处的机会,同学感情会比较好;走读跟同学共同生活和交流的时间就少了很多。
另外,住校孩子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同学,大家方便一起交流探讨,可能效果要比学生独自在家学习好。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性格孤僻的孩子,不妨住校。和同学一起住也有很多乐趣的,读书期间,有朋友在身边的感觉很不错的。
(1)从孩子的适应力与处事力上来说。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家长不可能永远老鹰护小鸡似地把孩子围在身边,早晚总有放飞的一天,住宿生活是一个人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高中不住将来大学总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高中就选择住校毕竟还能与孩子同一座城市,有不适应家长能及时地帮助孩子调整,对日后大学异地生活的开始会比较轻松地适应。研究发现大学期间抑郁症的早起很多都是因为离开父母环境不适应,尤其个性孤僻些的孩子没有交流,不会与人相处,所有不适的情感淤积在心里不能得到及时的梳理。
学校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离开父母的呵护,让孩子去学会与同学伙伴们的朝夕相处,处理好人际关系,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忍让,互相学习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其日后独立面对困难挫折的解决能力很有帮助。家长不要以为孩子都是温室的花朵,怕它受到伤害留在身边,借口熬过高中三年到大学住宿再说吧,其实越是怕其结果反而是越容易受到伤害。人任何能力的培养都是宜早不宜迟,适应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越早培养相对也越容易。
孩子选择住校,家长不单单要配合他开始的一段不适应期,帮其“断乳”,对家长来说自身也需要个适应的过程。我有个朋友,当初下定决心让孩子住宿,可是只过了三天,这家长就急着把孩子带回了家,她说我无法适应孩子不在身边,这么十几年来我已习惯了孩子在身边,离开她我不行我不放心,我不多想了,能放在身边多久就多久吧,我要照顾他。我
很无语,她不愿意承认,其实让孩子留在身边更多的是为了她自己的情感需要,她更需要克服对孩子哺
乳的依赖。天下哪个父母愿意离开自己的孩子,但任何事物要用长远的眼光,自己就没有个适应能力,这样的家长日后怎要求孩子做到适应性呢,其实说到底就是个惰性,日子过惯了一个模式,能拖一天就一天,不愿意轻易地改变,任何改变的开初都是很痛苦的。
(2)从孩子学习上来说。
住校晚上学校会安排晚自习,学习生活的节奏相对于在家里来说会更有规律,同时当一个孩子处在大家都很认真专注地学习作业的环境中,那种气场,气氛相对于其晚上独自在家学习作业更有利。当然前提还要先看看学校的情况,想想当初为何孩子们要考名校,感觉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这日后住宿时学校整体的学风与管理对孩子的影响力。
另外当孩子遇到不懂的知识点时,住在学校可以有时间与同学及时地探讨,有机会向老师请教。
虽说学校晚自习有的走读也能参加,但来回或接送的时间不如直接就花在了孩子的学习或休息上更实在些,尤其当孩子们以后进入高三,时间简直是分秒必争的了。同时现在马路上的交通状况也不是那么好,住校相对安全些。
(3)从孩子的睡眠休息上来说。
住校孩子的睡眠能得到保证,在家孩子也许要进入到安静的学习状态,之前会有一段的时间磨蹭浪费掉,
寄宿制而到了夜晚十一、十二点还在不停地作业做下去,而通常家长这时总会忍不住地催孩子“快点写,你看都几点了”。其实所有这些话对孩子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弄得弄得孩子烦而焦虑,双方都很疲惫。而在学校里,学校吃完晚饭6点就立刻开始晚自习做作业,同时晚上会有个统一熄灯的时间。睡眠能得到保证,学习的效率才会更高,目前孩子们才高一,打疲劳战不是长久之计。
4)从孩子对待物质享受上来说。
孩子原先住在家里,锦衣玉食,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对金钱的安排没有个概念,住校需要他独自去合理安排,这锻炼了他合理支配的能力。同时过上了学校艰苦的生活也知道了节俭,住校每天穿着学校统一的校服也没有了对衣服上的要求,吃着一样的饭菜,住着一样的房子睡着一样的床,少了孩子们之间的物质攀比,让孩子忽略了许多物质上的享受,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学习上。
2.其次就我作为家长这方面而言,感触颇多。
(1)孩子住校,家长也有了自己的时间。
很多家长都说孩子是我的希望,我的未来,于是乎,就把自己的所有的希望与寄托都交给了孩子。因为这份寄托,于是对自己也没了要求,工作上能混则混,混不下去干脆就辞职陪读,美其名曰我是为了孩子你主动放弃了工作,我的精力都花在了孩子身上了。生活于是就是整日里围着孩子转,对着那渐已快
成人的孩子唠叨说道理,其实这么大的孩子论道理也许真让他们来说,说得会比你多比你好,效果可想,会好吗。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与其花精力在孩子身上去说教去监督孩子,不如要求自己也上进些,不断提升自身为好。也许会说反正自己都这把年纪了,还上进个啥,这辈子我就这样了。你自己都认命了,还怎样要求孩子去努力创造人生呢。
努力的结果不一定能得到什么,但家长自身努力的状态孩子会看到,激励孩子会是更好的榜样。曾经对元儿说,你努力学习,我努力工作,我会争取配合你为你创造更好的生活,你要为自己去创造你的将来,我们一起努力。孩子是个体,在要求孩子优秀的同时,先要扪心自问我自己是不是个优秀的家长,在要求孩子做到的同时家长一定不要放松自己,整日里得过且过,嘴巴不停叨叨絮语的教条主义。
(2)另外因为孩子住校,感觉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
因为住校,家长与孩子互相见面的机会少了,在一起都很珍惜。原来元儿在家,当我给他说一些他不认同的事情时,他会很不耐烦,有时甚至还会顶嘴。但现在这半年下来,发现即便对于他再不认可的事,他也会说好的,我知道了,或笑着对我说,让我再考虑下好吗,因为他不愿意看到我不开心,会顾及到父母的感受了。而我也少了很多啰嗦的话,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关心与赞扬,即便是批评也比之前孩子更能听得进去了。“物以稀为贵,话以少而精。”这是我最深刻的体会。
(3)感觉到了孩子的那份感恩,并且他会表达出来了。
因为住校,元儿每天晚上只要有时间晚自习后就会给我打电话,问我在干嘛呀,吃饭了吗,吃的啥呀,要注意身体,早点睡早点休息不要太辛苦之类的话,说得我每次总是一阵的感动。当我问他缺不缺啥给你送的时候他会说,哦,我这啥都不需要,你放心好了。当我说对他说我给你买了啥的时候,他会说谢谢妈妈。这在以前他住家里的时候他是不会说的,每天理所当然的也没觉出好自然没啥好说,而现在因为住校他开始知道对家有了想念,对亲情的想念,对我也就有了更多的关心,电话里也会不由自主地更多地不羞于表达出来。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