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规模的变化,尤其是农村寄宿制的不断扩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得到关注,需要更多的人投入到此项工作中来,不断积累,积极探索,使学生在健康的氛围中快乐的成长起来。
关键词:寄宿制 心理健康
我校今年九月份正式成立为寄宿制小学,是典型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全校六百多名学生住校,面对小学生归集后的安全保障、饮食起居、学习活动、性格培养,习惯养成等诸多问题和责任,我们围绕如何办好寄宿制小学,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不断进行实践探索,现已稍见成效,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却成为学校及老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老师,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极大的努力和耐心,而我们首先要了解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知识。
一、对“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一)、“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
行为、人格等方面完整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自开校以来,学校里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事,班主任老师更是对这样的事感到头疼。刚开始,孩子们不适应离开父母的生活,每当太阳下山的的时候,他们的眼睛总是盯着校门口,期待着爸爸妈妈的到来,等着等着就哭了,老师问为什么哭,他们还不敢说想家了,就说肚子疼、头疼,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不得不给他们的家长打电话......当然,这样一来,他们幼小的心灵得到了些许的安慰。这样的事情不但在低年级有,在高年级也出现过类似的事情,就算是高年级,他们也只是小学生,因此,所有的班主任都为此想尽了办法,然而,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和心理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地应付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促进心理素质提高,预防问题发生才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生的需要,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应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班里有许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可我是到了后来才知道的,想去尽量的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但又怕伤害到他们。
于是,我经常与他们要好的同学谈心,试探性的问一问,从而了解他们的情况。
二、如何开展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可塑性强,是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初步树立的时期,只要遵循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通过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教学来矫正农村孩子心理问题,探讨其方法、途径与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完全可行的。只要加强农村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就必然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就一定有利于促进学生德、智、体等全面、和谐发展,从而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
(1)、学校要科学地安排学生的生活、学习,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培养特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衣食住行由学校实行全程管理,学校不仅承担了学生的学校教育,还承担了学生的部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心理环境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努力寻各种结合点来教育学生,使学生能成为有用之才。开校分班时,老师们都说我班的一名同学很调皮,以前带过他的老师见到他就头疼。于是,我在刚开始就注意他,暗中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和他的性格。原来,他没有妈妈,家里只有爸爸和奶奶,家庭经济情况也很困难,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
子,性格肯定是和别的孩子不同的。于是,我想更进一步了解他的性格和爱好,班里选班干部时,他第一个举起了手,说他想当卫生委员,我很欣慰,很高兴!他也很负责,班里的卫生在他的督促下,也一直做的很好。他也有调皮的时候,经常欺负其他同学,我批评过他,可不管用,于是我对他进行了心理疏导,当提到他的父亲时,他慢慢的低下了头,流下了泪......经过这样的几次疏导,他慢慢的变乖了,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自我教育,在知、情、意、行诸方面得到协同发展。这个目标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法以及心理教育评估的依据。因此,在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上,心理健康教育又有别于其他的学科教学。
换句话说,什么因素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它就应当成为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心理教育应该是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的。具体地说,心理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
1.学习一些涉及面广,程度比较浅,然而决非随意拼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建立起为他们所接受的规范和价值。
2.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使之能比较从容主动地应付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
3.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行为三个成分。”虽然一个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以渐进方式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与解决知与不知的知识学习和会与不会的技能掌握相比,态度的培养比较困难,但仍然应该是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面对学生事实上已有的或正确、或错误、或正误相参的态度,可以通过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形成开放的、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正视身心变化,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较高水平上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来自自身和社会的挑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
(三)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是:从学生刚入学到一个新的环境中的不适应进行训练入手:他们在环境、人际交往、学习方法普遍存在着不适应。使学生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学习都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使我校的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环境,学会与环境和谐相处。
(四)由于我校是全日制寄宿学校,学生的起、食、饮、居全部在学校,因此,对于刚入
学的同学来讲,还有很大的一个不适应就是饮食方面的问题。他们在家里都是小太阳,而在学校,父母的关爱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体味,学生在学校里享受大家庭式的校园亲情生活,相对于现代家庭中孩子的养尊处优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内容就是要对学生的生活进行指导,怎样进行合理的配餐、严格的作息时间,以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渗透到其他的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渗透到团队活动中、学校德育工作中。
(一)、在团队工作中的渗透
通过各项活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团队活动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学校心理环境的建设。我校是 “绿学校”、 “花园式学校”,学校包括教学大楼、运动场等等都以崭新面貌出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把各种建筑物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变为花园式的大课堂。我们教室文化布置大赛,美化校园,而且通过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开展,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技艺、活跃身心,
学习名人,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改善学生心理环境。良好的校风校貌是学生终生享受的,一生都不会忘记。校有校风,班有班风,教有教风,学有学风,四风良好反映学校特的稳定的心理环境因素。
四、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在教学形式上,不拘泥于传统教学的一个特点就是重视个别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我经常了解一些学生的具体情况,每时每刻都与学生保持着联系,每时每刻都与学生在一起,这样,我在班级中接触学生的机会,要比心理老师多得多,条件也要优越。我经常与家长接触,有可能很好地掌握和了解了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交友关系、家庭善及其它问题。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具体的同学提出具体的要求,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使心理健康教育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二)、对班主任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思考
班主任的职责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社会主义寄宿制
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可见,班主任工作要注重一个新的领域——学生心理辅导。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班集体中的学生。根据学生人生发展的特点,及他们所面临的人生任务,其健康的心理标准,可以从他们对于自己的学习、对于同他人的交往和对待自我这三个最重要的心理健康方面来确认。班集体具有良好的社会心理气氛,是通过集体中共同活动与交往,在集体目标、心理情绪相互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必须在实际生活中去培养,必须在集体活动中去培养。而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精神紧张,他们更渴望多彩的生活。于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满足学生的要求,我们致力于设计新鲜活泼、生机勃勃、寓教于砾的集体活动,必然抛弃召开老掉牙的类似“新学期新打算”之类的班会。在活动和交往中引导学生互相关心、互相学习、互相激励,借助于集体的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培养他们优良的个性品德,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学生的成长需要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班主任的加入,因此,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班主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只有这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够取到应有效果。
理素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