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
【教学重点】
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教学难点】
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课前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
2.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2.(出示课件6)引入话题,教师适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直击主题,简单明了地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内容。)
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7-10)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部分,明确本次习作任务: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二部分四位学习伙伴的话,了解他们连续观察的对象,参考选题。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三部分,了解写作要求。明确日记的主要内容: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可以写下观察的过程、观察者的想法和心情,鼓励学生附上图画或照片,让日记的内容更加丰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审题,培养学生在写作中养成审题的好习惯,让他们有所思、有所想。)
三、习作指导
1.选定观察对象。(出示课件11-15)
(1)引发思考:我们观察的对象是什么呢?我们还可以选择什么对象?让我们先来交流一下!
(2)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①引导分析教材第二部分四位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可以选择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的变化过程、自然现象、家养动物等作为连续观察的对象。
②联系生活,打开思路。比如,观察植物——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种子发芽、植物过时发芽、扦插植物生长、植物的变化;观察动物——我们可以观察动物生长、动物哺育、动物生活;观察动物——我们可以观察河上结冰或化冰的过程、月亮圆缺的变化、下雨或下雪的过程、海水涨潮退潮的过程。
2.做好观察记录。(出示课件16-19)
(1)引发思考:在观察的时候我们要做好记录,这样便于以后整理成观察日记。该如何进行记录呢?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
以《绿豆发芽的观察记录》为例,教师讲解做好记录的注意事项:①确定表格栏目;②除了日期、状态、最后一栏可以根据观察内容灵活添加;③日期要连续;④要把观察对象的状态描述清楚。
绿豆发芽的观察记录
日期 | 状态 | 颜 |
3月27日 | 将绿豆泡在杯子里,用潮湿的纱布盖住。 | 绿豆的外壳是绿的。 |
3月28日 | 绿豆没有动静。 | |
3月29日 | 绿豆没有动静。 | |
3月30日 | 绿豆开始膨胀。 | 外壳颜变浅。 |
3月31日 | 绿豆破皮,露出小芽。 | 小芽是乳白的。 |
4月1日 | 小芽长到了一厘米左右。 | 芽瓣是嫩黄的。 |
4月2日 | 小芽又长长了约三厘米。 | 豆瓣的颜变成黄绿 |
(3)过渡:我们尝试自己写一个记录表。
预设:
河水结冰的观察记录
日期 | 状态 | 冰片大小 |
12月27日 | 河水变冷,无冰块。 | |
12月28日 | 河岸有一些透明冰片 | 10厘米,透明 |
12月29日 | 河岸冰片变大变厚 | 15厘米,变厚发白 |
12月30日 | 河岸冰片继续变大变厚 | 30厘米,沿岸变白 |
12月31日 | 河中央出现冰片较薄 | 冰透明 |
1月1日 | 河中央冰片变厚 | 冰厚大约5厘米 |
1月2日 | 河面基本结冰 | 沿岸厚中间薄 |
(4)提问:在写作中,我们该如何选取使用这些记录呢?
请学生通读《绿豆发芽的观察记录》,勾画出重复部分或没有明显变化的地方。明确:写作时,我们可以去除无变化或变化较小的内容。标注出感兴趣或变化大的地方,明确:写作时,
我们要选取有显著重要变化的内容,这是观察日记的重点内容。
3.回顾观察日记的写法。(出示课件20、21)
(1)教师提问:观察日记的写法是怎么样的呢?
(2)借助《燕子窝》引导学生回顾观察日记的写法:一是格式上注意在正文前要写清楚观察的时间,二是形式上可以是两篇或多篇,三是内容上主要是记录事物的变化或一段时间的观察所得。
4.学会描述观察的事物。(出示课件22-24)
(1)引导思考:到了观察对象,又到了观察日记的结构。那么我们如何描述自己观察的事物呢?
(2)回顾课文,学习写法。
出示《爬山虎的脚》第4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
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叶圣陶对爬山虎的这段描写,学习其中的写法:写明数量、写清形状、突出变化、写清科学原理、形象说明。
(3)模仿课文,写片段。
过渡:下面让我们模仿着为自己的观察写一段:
预设:早上起床,我迫不及待就去观察这些小绿豆,急着想知道经过了一晚,它们又长成什么样了。
我看到,它们的“小手”长得更长更粗了,就像伸出了又长又白的手臂在向我招手,跟我说:“谢谢你这三天来对我们的经心照料。”有些绿豆没处伸“手”,急得把“手”伸出塑料篓底来跟我打招呼致谢呢。有些味口好营养好的绿豆,在两个豆瓣间长出了两片黄绿的“小嘴”,对着我不停地叽叽喳喳地唱着赞歌。有些不好意思开口的,急得脸都涨成粉紫了。
5.交流习作的想法。(出示课件25、26)
教师提问:对于这次习作,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预设1:写作时除了日记时间外,还要用“一天后”等时间词语,准确表达时间和过程。
预设2:写作时要抓住一个重点,比如“发芽的过程”不能什么都写,没有重点。
预设3:观察日记不但要写得准确,也要写得生动形象做到这两点就是好作文。
四、写作提纲
(出示课件27、28)引导:你想好自己的内容了吗?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
(出示课件29)明确本次习作提纲要求。
观察事物变化经过,挑选重点写成观察日记。
1.你打算观察什么事物?
2.它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3.你打算分几个阶段写出变化?
4.每个阶段你重点写些什么变化?使用什么方法来写?
5.你是否已经储备好了相关知识?
6.你打算拟个什么题目?
(出示课件30-32)展示三个提纲范例。
五、学生习作,同桌互评
1.(出示课件33)请学生在课堂内完成习作。
2.(出示课件34写观察日记)写完习作,和同桌交换一下,看看谁写的最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能在小组内分享观察日记,并进行评价。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在第一课时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例文评析,借鉴优点
1.(出示课件35-42)集体欣赏例文。
蚕宝宝观察日记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三 晴
今天上科学课时,老师给我们每人发四条蚕宝宝和1袋桑叶,让我们自己动手养蚕、观察蚕,同学们开心极了。
一到家,我就忙了起来。我一个大的塑料水瓶,把上面截掉,把几片桑叶铺在瓶底,小心地把蚕宝宝放了进去。一见桑叶,蚕宝宝活跃起来了。它们在桑叶上边吃边爬,有一条吃饱了,趴在瓶口欣赏风景呢!蚕宝宝很喜欢这个宽敞明亮的家。
蚕宝宝白白的,胖胖的,肉乎乎的。刚开始时我还不敢摸它们,总觉得它们像一条条胖乎乎的大虫子,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用手捏了一下它的身体,感觉软软的,我用手指把它拔了一个底朝天,但它对我的举动却不理不睬,翻过身就急不可待地爬到一片桑叶上,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真可爱!像一个贪吃的小宝宝!现在我不怕它了,我小心地把一只蚕宝宝放到一片桑叶上观察起来,蚕宝宝的身体上有一节一节的横纹,我数了数,从头到尾一共有9截。蚕有很多足,我上网查了查,有6只胸足,八只腹足,还有一只尾足。它的身体两侧还有气门,身体两端一般粗,如果你不仔细看的话,就分不清它哪端是头,哪端是尾。
2016年3月26日 星期一 晴
放学回家,我放下书包就马上去看蚕宝宝,发现早晨放进去的叶子快被吃完了,瓶子底上到处散落着一颗一颗黑黑的东西,妈妈说是蚕宝宝排出的粪便。我把蚕宝宝转移到一个盒子里,捂着鼻子把这些黑乎乎的粪便清理掉,把瓶子刷得干干净净,又放了一些新鲜的桑叶进去,再把蚕宝宝转移回来。回到干净明亮的家,蚕宝宝似乎很开心,吃得更欢了!
2016年4月11日 星期三 晴
蚕宝宝长得越来越大了。今天中午,我去喂蚕宝宝时,发现最大的那一条蚕宝宝的胃口越来越差了,早晨放进去的叶子它几乎动也没动,它总是独自趴在瓶底子的角落里一动不动,显得很没精神。难道它生病了?妈妈说它要吐丝结茧了。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它身体的颜变得有点黄了,在它的周围,叶子上、瓶底的角落里都粘有一些细细的银丝,蚕真的吐丝啦!好期待蚕结茧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