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30篇(经典版)带答案解析
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
1.阅读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__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横,还
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______________气势汹汹,______________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1)给上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本文选自施耐庵写的长篇小说《________》。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好汉形象,如宋江、________、________等。这部长篇小说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等。
(3)请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
林冲看他______________气势汹汹,______________脚步已乱,便抡起棒一扫。
A.因为……所以……
B.不但……而且……
C.虽然……但是……
D.不是……就是……
(4)“措手不及”的意思是( )。
A.手不知放哪里好
B.临时来不及应付
C.手够不着的地方
D.比不上
(5)下列对文中画“”的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使”,一个“还”,写出了洪教头的步步紧逼和林冲的礼节性防守。
B.“把火烧天”写出了洪教头欲置人于死地,“拨草寻蛇”写出了林冲点到即止。
C.文中洪教头和林冲两人的动作形成对比,烘托出了洪教头的勇猛无敌。
D.洪教头的动机是恼恨林冲和赢得银子,而林冲是出于无奈、礼节性应对。
(6)请用简洁的词语分别概括林冲和洪教头的性格特点。
①林冲:________
②洪教头:________
(7)选文的主人公是林冲,作者却用了大量笔墨描写洪教头,这样安排是否喧宾夺主?为什么? 解析:(1)林冲棒打洪教头
(2)水浒传;示例:武松;鲁智深;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吴用智取生辰纲
(3)C
(4)B
(5)C
(6)谦逊有礼、宽宏大量、武艺高强。;狂妄自大、傲慢无礼。
(7)这样描写不会喧宾夺主。因为这是侧面描写,用洪教头的狂妄自大和傲慢无礼,反衬出
林冲的谦逊有礼和宽宏大量。
【解析】【分析】对于特定段落的理解,要充分考虑所在语言环境,去分析其表达的真实
意思。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出处,作品表现的社会现实、故事梗概,都应该有个详细的识记;
故答案为:(1) 林冲棒打洪教头 ;
(2)水浒传、示例:武松、鲁智深、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吴用智取生辰纲;
(3)C;
(4)B;
(5)C
(6)谦逊有礼、宽宏大量、武艺高强。、狂妄自大、傲慢无礼。
(7) 这样描写不会喧宾夺主。因为这是侧面描写,用洪教头的狂妄自大和傲慢无礼,反衬出林
冲的谦逊有礼和宽宏大量。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同学需要对教材所给历史人物的性格特
点做到胸有成竹,才能更好完成问题
2.阅读课外片段,完成练习。
小学生错别字研究报告(节选)
小学生的错别字,可以用“五花八门”来概括。有些错字,可能是成年人意想不到的,比
如将“花瓣”的“瓣”写成三个“辛”并列,将“血型”的“型”字中的“刂”改成“彡”,等等。
我们对记录的小学生的错别字进行分析,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下面几类:
①多写笔画。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多写了某一个笔画。
②少写笔画。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少写了某一个笔画。
③笔画形态错误。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将原字的某个笔画的形态写错了。大多数情
况是:该长的短了,该短的长了;不该带钩的带钩了;该写折笔的写成了弯笔;不该出头
的出头了,应该出头的没出头;等等。
④多写部件。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在原字中添加某个部件,其中有的添加部件后不
成字,有的成了另外的字。这种情况多半是因为受到前后字的干扰,也有的是受社会用字
不规范的影响,或者是“想当然”。
⑤少写部件。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将原字中的某个部件写漏了。
⑥错写部件。这类错别字的主要特点是将原字的某个部件写错了。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将原字的某个部件写错之后,所写字不成为字;二是将原字的某个部件写错之后,所写字变成了另一个不符合词义要求的字。如演奏(演秦)、波纹(波汶)。
⑦其他的还有改变结构和同音替换。
(1)研究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面的片段属于研究报告的________部分。
(2)“花瓣”的“瓣”写成三个“辛”并列,应归为________类的错别字。
(3)选文中将小学生的错别字分析归纳成了________类,如果将①②及④⑤归成两类,可以命名为________类、________类。
(4)请你针对“如何让小学生少写错别字”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解析:(1)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研究结论
(2)错写部件
(3)八;增减笔画;增减部件
(4)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字形;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来学习汉字;做个错字本,经常翻看;等等。
【解析】【分析】(1)这是对研究报告内容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研究报告的内容,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来判断。(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整体感知短文内容,结合第6自然段判断。(3)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4)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内容,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资料整理、研究结论、研究结论(2)错写部件(3)八、增减笔画、增减部件(4)可以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记字形;根据汉字的构字特点来学习汉字;做个错字本,经常翻看;等等。
【点评】(1)考查学生对研究报告内容的考查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2)此题考查在理
解短文的基础上对汉字错误类别判断的能力。(3)这道题是按选文短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3.课外阅读。
生死攸关的烛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伯诺德夫人。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为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国家,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工作。
伯诺德夫人的任务是把收到的绝密情报藏好,等盟军派人前来取走。为了情报安全,她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
一天晚上,屋里闯进来三个德国军官。他们坐下后,一个中尉顺手拿起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这蜡烛点燃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蜡烛的秘密就会暴露。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她看着两个脸苍白的
孩子,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然后轻轻地把蜡烛吹灭。一声危机似乎过去了。
可是那个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蕊重新点燃。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站起来,一边端着烛台一边往门口走。中尉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烛台。孩子是懂事的。她知道,厄运即将来到了。蜡烛起来越短,马上灾难就要来临。突然,小女儿杰奎琳娇气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
(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_______,地点在________,人物有________。
(2)这个故事情节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全文以“________”为线索,讲述了________。(3)第五自然段中,“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加点的词“厄运”在文中具体是指________。
(4)把画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并说说哪一种说法更好为什么?
解析:(1)第二次大战期间;法国;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三个德国军官
(2)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及其一对儿女为保护情报的故事
(3)敌人发现这份绝密的情报
(4)你不能用蜡烛。原来的反问句用得好,因为这样能使语气得到加强,能够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解析】【分析】(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选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4)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答案为:(1)1、第二次大战期间 2、法国 3、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三个德国军官;
(2)1、半截蜡烛 2、伯诺德夫人及其一对儿女为保护情报的故事;
(3)敌人发现这份绝密的情报;
(4)你不能用蜡烛。原来的反问句用得好,因为这样能使语气得到加强,能够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选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理解选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
(4)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课外阅读。
井里捞上来的“美食”
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小猪跟在后边。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里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
那小猪一被打捞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拉拉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祖父不吃。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
这小东西真馋或是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
“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儿要反胃的……”
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经典短文(1)“助兴”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
(2)在文中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3)题目“井里捞上来的‘美食’”中的“美食”指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两件事。这两种“美食”中“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
(4)在这篇文章的字里行间,你体会到作者与祖父之间怎样的感情呢?
解析:(1)帮助增加兴致;“我”又喊又叫,增加祖父烤鸭子的兴致
(2),,:“ ,,。”
(3)烧小猪;烧鸭子;烧鸭子
(4)我体会到作者与祖父之间浓厚的祖孙深情,以及在回忆往事时对祖父深切的怀念。【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到答案。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1、帮助增加兴致2、“我”又喊又叫,增加祖父烤鸭子的兴致;(2),,:“ ,,。”
(3)烧小猪、烧鸭子、烧鸭子;
(4)我体会到作者与祖父之间浓厚的祖孙深情,以及在回忆往事时对祖父深切的怀念。【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理解词义。(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