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古诗原文及翻译赏析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以写景阐明哲理的诗篇。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
题西林壁苏轼量移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四月离开黄州贬所,前往筠州今江西高安看望弟弟子由,并
曾畅游庐山,足迹遍及庐山名胜的十之五六,有诗文记游,“最后与总长老同游西林”,
横看、侧观、远近、高低各不相同的特点,并以身在庐山,难以认识庐山真面的现象,阐
明要了解事物的全貌、本质,必须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才能对事物作总体的宏观把握。
而从欣赏自然风景的角度来看,也必须是有了一定的距离感之后,才能真正地抉其精华。
本诗还说明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这样一个浅显的生活道理。由于诗人用以取譬的事
物平常而亲切,包蕴的思想理念深刻而浅近,完全摒除了一般说理诗平板枯燥的缺陷,而
能够深入人心,成为千古名篇,千古名言。
[1]西林:即西林寺。东汉时,庐山为中国佛教中心之一,山上有三大名寺:西林、
东林、大林。西林寺又称乾明寺,是庐山风景胜地,元明清各代几度毁于战火又几度重建,现仅存一栋殿宇和建于唐代的西林塔。
[2]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侧:侧面。
[3]“远近”句:一作“远近看山总不同”。
[4]各不同:各不相同。
[5]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形状。
[6]缘:因为,由于。
【翻译一】
横看是一片平岭,侧观又成多座尖峰,从远近高低各个角度看山,山的模样总是不同。古诗百科~不能够认识庐山的真实面目,只因为处身在庐山之中。
【翻译二】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
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
汝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
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
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
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
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
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
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
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
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
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
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
主观成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
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
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
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
读不厌。
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
特。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
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
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
山不得要领的道理。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
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如果说宋以前的诗歌传统是以言志、言情为特点的话,那么到了宋朝尤其是苏轼,则
出现了以言理为特的新诗风。这种诗风是宋人在唐诗之后另辟的一条蹊径,用苏轼的话
来说,便是“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形成这类诗的特点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题西林壁》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
这是苏轼游遍庐山后在西林寺的题壁之作。苏轼初游庐山时,被庐山气象万千的恢弘
气势所震撼,以致才华横溢又文思敏捷的他不敢轻易动笔,感慨地说:“仆初入庐山,山
谷奇秀,平日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不是他不想作诗,而是思索着如
何能与庐山成为“故人”,成为“知己”,以达到心灵上的默契而写出庐山的精魂。“要
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初入庐山三首》其一,苏轼“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先后写了七首纪游诗,“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东坡志林·记游》,就是
这首《题西林壁》。对于这首诗,用苏轼自己的话说:“仆庐山诗尽于此矣。”可见,这
是诗人遍游庐山后对庐山全貌的总结性的题咏,是他的精心力作。这首诗不仅是苏轼留给
庐山的千古佳作,更是他勘透世情的杰作,是他悟彻人生妙谛的绝唱。
庐山背倚奔腾不息的长江,面临烟波浩淼的鄱阳湖,于江湖之间巍巍飞峙又亭亭玉立。峰竞秀,树林葱茏;瀑布流泉,怪石嶙峋;变化无端,气象万千。
春游庐山,云遮雾漫,如絮如缕,缠身绕膝;雾去日出,峰竞秀,目不暇接。夏日
庐山,满目葱翠,花繁叶茂;流水潺潺,凉风习习,清凉宜人;人置其间,超凡脱俗。秋季
的庐山,流金溢彩,漫山红叶,层林尽染。秋去冬来,银装素裹,冰雕玉砌;银峰琼树,
分外妖娆。神奇的庐山,变幻万端,深广难测。
庐山山脉,有七座主要山岭,一起倾向庐山之东,会合成整座山峰。诗人游遍全山后,高瞻远瞩,成竹在胸。立足西林寺,首先以平视,概括而准确地描绘出庐山横向和侧面的
山势:“横看成岭侧成峰”,奇势叠出,生动传神。这是诗人泛游全山,收摄庐山全部峰
岭而构成的整体形象。次句是随着攀登而俯视山峦,眼中所见的山中景物又随身之所至而
各各不同,写庐山远近高低变化的峰峦:“远近高低各不同”,变幻莫测,妙趣无穷。
山中观景,仅就所见的一峰一峦,一树一石,并不能反映庐山的风貌。诗人深知,庐
山的形象,庐山的“真面目”,只有在远眺和鸟瞰时才能露出端倪。因此诗人进一步慨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此时诗人是识了“庐山真面目”之后的见
道之言,是诗人经过了横看、侧视、远观、近察、俯瞰、高瞻,在胸中凝聚了局部的众多
认识,对庐山的全貌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才悟出,并以高度洗练而又生动传神的诗句描绘
了出来。前两句精炼的诗句,已远远超出了一般观赏的审美层次,这两句诗更充满哲理,
以精警的议论,水到渠成地寓哲理于抒情之中,畅写了人们习见的理念,引导读者向更高
的天地升华。由于事物的繁杂性、多样性,由于人的主观认识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身在其中,反而往往不易搞清其中的真相,更由于人总被无穷欲望所困扰,眼前总是变化多端,
要想避免这一切,只有人生的自我超越。
七绝的写法,一般是前两句叙写事物,后两句抒发情思。《题西林壁》正是这样,后
两句的理念全从前两句的景语中熔铸和铺垫出来,理念的产生,来自奇幻的想象和灵妙的
哲思,饱含着庐山的氤氲与人物的踟蹰。苏轼才气横溢,情调高远;其诗善于驰骋神思,
翻空出奇;而理性思考是宋诗,更是苏轼的山水诗歌的主要特。《题西林壁》寥寥二十
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又不失其真地描绘了庐山的秀丽,写活了庐山的神韵,更在诗情画
意之中,以新鲜贴切的妙语,道尽了人情至理,诗情浓郁又理趣盎然。这是诗人在长期生
活实践与诗歌创作中产生灵感的结晶,是诗人人生感悟的审美表达。
庐山是难以描画的,因为它变幻无穷;而人的自身更是难以描画的,因为有无穷的欲望。诗人希望认识和超越自我———走出“庐山”。
苏轼公元1036—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洵子。少年时即“奋历有当世志”《宋史》本传。十余岁,博通经史。仁宗嘉祐二年公
元1057年与弟辙中同榜进士,为主考官欧阳修所赏识、推奖。六年,召试秘阁,复殿试,入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英宗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除直史馆。次年,父洵逝,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服除还朝。因不赞成王安石新法的激烈主张,自
感在朝处境艰危,请求外放,先后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移知
湖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其诗句,四次上章弹劾,诬苏轼“谤讪朝廷”,被捕入御史台狱,这便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
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礼部尚书。因反对尽废新法,被“旧党”人物目为
“安石第二”,又因与洛党程颐等发生矛盾,再度请求外任,历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哲宗亲政,新党掌权,被贬至惠州今广东惠阳,四年,再贬儋
州今海南。徽宗即位公元1100年,遇赦,提举玉局观。次年,卒于常州,谥文忠。苏轼
一生立朝刚正不阿,以国家天下为重,于新旧两党皆无所依违,且“不以一身祸福,易其
忧国之心”陆游语。
在地方官任上,多有德政,受到百姓深深爱戴。他思想博杂,融合了佛、道、儒三家
特点圆通灵活地加以运用。既积极从政,始终关心国事,又能超脱于个人的沉浮、得失之外,历尽磨难而不改其乐观精神与旺盛的创作生命。
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人物,建树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其中最重要韩、柳、欧、苏之一。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有宋一代诗歌新貌。其诗题材广阔,内容丰富,政治诗、抒情写景诗、咏物诗、哲理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叶燮《原诗》。
赵翼赞其“天生健笔一支,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达之情,继李、
杜后为一大家”《瓯北诗话》。创作个性极其鲜明。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于传统
的婉丽风格外,开创豪放清雄一派,有极高的造诣,为后世所宗。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家”,绘画是以文同为首的“文湖州竹派”的重要画家。苏轼在文学艺术
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中国文艺史上是极为罕见的。他是北宋文化最高成就的
杰出代表。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东坡易传》《东坡书传》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