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二、教材分析:
科学教材是以学生生活经验圈的不断扩大逐步展开教学内容的。按照“家庭—学校—家乡与祖国—地球和宇宙”的脉络,随着学生成长过程中生活经验圈及视野的不断扩大,逐步扩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体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突出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注重探究学习活动安排,尽可能让学生投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从而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获取一定的科学知识。注意了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利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教材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每个阶段设计了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如种凤仙花单元,分别设计了播种(认识植物的种子)、观察茎叶的生长(认识植物茎叶的特点)、研究凤仙花的花(认识植物花的构造)、对“结果”的观察研究(认识植物果实的特点及存放种子的方法)、对凤仙花一生的生长情况进行整理(了解生物的生命周期),而且,每一课有较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活动,便于教师操作。同时,这些内容又是相关联的,
它们是根据植物自然生长过程有机编排的,在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教师针对植物生长阶段的最佳时机,调整实施教学过程。
三、学生学情分析:
两个班共有86人,通过半年来的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喜欢动植物,能参与课堂学习,动手实践操作,但观察的注意力不集中,没有目的的观察,不会从动手操作中总结经验,学生的合作交流也不强,喜欢单独行动。本学期在学生在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
1. 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个器官的作用。
2. 能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测量、解剖等方法认识植物的各个器官。
3. 了解周围更多的常见植物的名称,能对常见的植物进行分类,说出它们的典型特征。意识到植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4. 通过栽培凤仙花了解植物生长的过程(生命周期)。
5. 学习简单的栽培技术。
6. 学习用图画、数据、语言描述等方法记录观察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7. 学会用种子制作标本
8. 养成爱护花草树木的习惯。
9. 意识到不同的问题要用到不同的探究方法。
10. 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
11. 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12. 能通过对凤仙花和其他植物的研究,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13.了解当地濒危植物的种类及保护它们的重要性。
14. 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第二单元
1. 通过喂养蚕,了解蚕的生活习性、生长过程。
2. 通过书本、上网、请教他人等方式,收集与蚕相关的资料,并学会做资料卡片。
3. 通过指导学生养蚕,使学生能了解蚕的一生的形态变化。
4. 能观察并描述蚕各阶段不同形态的主要特点,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培养学生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坚持不懈地观察记录蚕的生长过程。
5. 通过对蚕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关系的了解、研究,体会到事物是不断变化的,自然事物各种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6. 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蚕,培养学生进行长期、系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兴趣和习惯。
7. 通过学生亲自养育蚕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饲养小动物的一些技能。
8. 通过喂养蚕和做蚕盒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9. 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好品质。
10. 通过解决养蚕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主动与人合作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11. 通过养蚕这一过程,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爱护小动物的教育。
12. 意识到养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和劳动带来的成功感,培养勤动手、爱劳动的好品质。
13. 为学生创造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第三单元
1. 认识几种常见布料,如:亚麻、棉布、丝绸、毛皮、化纤和毛料等。
2. 知道这些布料的主要特点、用途及原料来源。
3. 知道各种不同布料的吸水性、保暖性不一样。
4. 知道蒸发一般发生在液体的表面,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5. 知道影响水蒸发速度的因素(温度、接触面积、有无风)。
6. 知道保温的基本方法。
7. 能列举生产生活中利用和防止水分蒸发以及保温和散热的例子。
8. 能正确使用温度计和酒精灯。
9. 能运用多种方法认识同一事物的特点,并对事物特点做细致观察。
10. 能借助工具进行观察,准确记录观察数据,通过数据分析认识事物特性。
11. 能有条理地经历“问题——推测——计划——实验——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
12. 能通过实验收集的事实对现象做出合理的分析。
13. 激发学生对生活物品──衣服的探究兴趣,意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14. 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5. 了解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不断发明新的材料,让学生体会到科学能使生活更美好。第四单元
1. 能判断物品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如木头、金属、塑料、纸等。
2. 能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意识到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在不断发明新的材料。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激发创造意识。
3. 认识某些材料的性质,根据这些性质对材料进行分类。将材料的特性与它的用途相联系。
4. 能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岩石进行分类。
5. 意识到物质的利用会给人类和环境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人类对环境负有责任。
6. 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征。
7. 能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显微镜等)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
8. 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9. 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10. 愿意合作与交流。
11.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12.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第五单元
1. 知道电流流经的道路叫做电路。电流必需在一个闭合回路中流动。
2. 了解解决电路中出现的故障可采用排除法。
3. 了解开关的结构和作用,认识开关的重要性。
4. 知道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5.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
6. 知道电能产生磁,了解电磁铁的应用。
7. 知道电能是一种常见的能源,以及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8. 能组建基本电路。
9. 能通过观察、比较、分类、测量等方法认识有关基本电路的问题。
10. 能通过对有关电路问题的探究,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11. 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12. 能在有故障的电路检修中使用“排除法”。
13. 能与同学合作制作一个电热切割器。
14. 意识到不同的问题要用到不同的探究方法。
15. 在探究活动中注意采集并尊重证据。
16. 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17. 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18. 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习,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
3、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
4、做好观察、操作、制作、记录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坚持力。
5、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探究。
6、精心设计拓展活动,联系现代科技、生活,并加强学以致用的培养。
7、加强优生和学困生的联系,互相帮助。
8、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交叉进行教学,既可解决观察周期长的问题,又可同进进行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的观察,了解其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
六、教学进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