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落实】
一、本课通过一系列阅读、探究、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的运动特征,知道与地球有关的一些自然现象是有规律的。
    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
    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
    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 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乐于为完成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二、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
13.4太阳系是人类已经探测到的宇宙中很小的一部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
14.2 知道地球的板块结构和地形地貌。
【教材分析】
《地球》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2单元《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第一课。通过二年
级下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会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 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研究的兴趣。对于地球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不知道人类在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本课要着重带领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阅读与思辨,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圆地方;生活在海边的人通过海岸观船认为海面不是平的;我国汉代科学家张衡的“浑天说”比“盖天说”又进了一步;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球上的地球影子是弧形来推测地球是球体。就这样, 古人不断通过实证质疑前人的猜想,形成新的假设继续探究求证。第二部分,安排了两个实验。实验1,引导学生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的情况并进行观察,验证“大地不是平的”这个猜想。而在人类的探索过程中,麦哲伦的航行,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他第一次用亲身实践证明了地球是球体。所以教材安排了第2个实验:在地球仪上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让学生动手探究, 论证地球的形状。第三部分,阅读和交流在太空中观察到的地球,以及小活动,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在一个蓝气球上。学生从中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知道地球的板块构造,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经历了由猜想——寻证据形成新的猜想——继续寻新的
证据再次形成新的猜想这一曲折的漫长历程。
【学情分析】
通过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会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 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研究的兴趣。对于地球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但不知道人类在认识地球的形状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历程。本课重点是通过两个模拟实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寻求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体会麦哲伦环球航行的收获和意义。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二、三年级的实验教学,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自己动手实验,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分析并解决问题。
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小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通过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天空中的星体》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太阳、月亮、星星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会通过多种感官观察太阳、月亮、星星的外部特征, 产生了对星体观察与研究的兴趣。经过前面阶段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观察和实验的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了解人类探索地球形状所经历的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2.通过实验论证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陆地板块和地形地貌。
科学探究:
1.能从海岸观船的现象中提出问题,作出地球不是平的,地球是球体的猜想。能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和在地球仪上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寻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2.能通过阅读资料和参考地球仪将陆地板块贴纸贴到蓝气球上的活动,了解地球的板块构造和地形地貌。
3.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交流、反思等。
科学态度:
1.在科学探究中,懂得要用实验寻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
2.在科学探究中,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论证地球的形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 知道科技的发展进一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2. 知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由猜想到实践,再到精细观察的历程。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过程,懂得用实验论证地球的形状。
【教学难点】
乐于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论证地球的形状。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和视频。
学生材料:模拟球面实验仪、地球仪、小帆船、小红旗、红绳、实验记录单、六大板块贴纸、蓝大球。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咱们先做个小活动。让我们跟着镜头由近到远看地球:现在我们离地球很近,我们看到地是?(平的);渐渐地……渐渐地……地球离我们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我们在太空中了!我们看到地球是个(球体)
地球什么形状?(生:球体)你说?(生:球体)
2过渡:地球的形状现在大家都知道,但古代的人也这么认为吗? 古代的人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板书:地球的形状?)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通过视频跟着镜头由近到远看地球,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也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人类为什么会把地球看成平的作铺垫。] 
二、阅读与交流
1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请同学们先通过阅读材料了解(科学书P14)教师巡视,提示:边看边想, 你认为这些解释合理吗?
2结合阅读材料,你认为这些解释合理吗?(指名两三个学生说)
讨论交流:古代的人一开始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什么? (生:天圆地方……地是平的……) 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种说法都有,但都认为地是平的,为什么呢?(因为古代的人活动范围小, 有这样想象和猜测正符合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在当时没人认为地球是球体相机板书:天圆地方、平的)但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又发现了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引导学生思辨, 了解古人的猜想符合他们当时的认知水平,但同时也发现其中的不合理,并提供事实让学生自主思考,寻证据,形成新的假设。]
三、操作与探究
(一)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的情况
1人们在海岸观船中发现了什么?(生: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于是怀疑?假设?你说(生:地球不是平的……地球是球体……) 当我们发现问题,有了猜想,接下来要怎么做? (生:做实验……
2集体讨论交流,明确实验目的和步骤:
引导:这个实验,我们在科学课堂上可以怎么做?(生:模拟……模拟帆船在球面上航行……)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蓝的卡纸和小船,你看这个实验可以怎么做?实验时要注意什么? 为什么?其他同学呢?还有想说的吗?
对,我们可以把卡纸两端往中间收拢形成拱桥状来模拟球面,然后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注意观察,帆船在球面上的航行是否符合现实。操作员开船的速度要慢;为了观察得更准备,所有观察员在操作员的对面,平视观察。(ppt出示实验记录单)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集体讨论交流
实验时间到!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坐好,面向老师。
同学们,你们在球面上模拟帆船回港观察到什么现象?符合现实吗?所以你们的发现是? (小组汇报,集体讨论交流) 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老师给你们点赞!(生鼓掌)
帆船回港
先看见
后看见
球面
船帆
船身
我的发现:帆船在球面上回港的情况符合现实,地不是平的,地球可能是球体
5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师:既然大地的表面是不平的,它可能是什么形状呢?(学生预测:半球体、椭球体、圆锥……)相机板书。
6提问:还可能有这么多形状,那么根据事实,我们可以推翻哪些形状?师引导学生思辨,力求用证据将不合理的形状推翻。
7师:刚才我们讨论了很多,只有半球体、椭球体和球体符合现有的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亚里士多德又通过月食来推断大地的形状。我们来看看什么是月食?(微课视频:月食)
8根据月食的形成,同学们对大地的形状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呢?引导学生再次思辨,认识到地球只能是球体。(相机板书: 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
[设计意图:由海岸观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在学生分组实验前作充分的讨论交流,明确实验目的与注意事项再开展实验验证;引导学生从观察帆船在球面上的航行情况中推断出地不是平的,地球可能是球体;引导学生思辨,力求用证据将不合理的形状推翻,认识到地球只能是球体。]
(二)模拟麦哲伦环球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