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案2
知识与技能:
              知识目标: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能力目标:能正确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小组合作准确翻译、研讨理解内容及作者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
教学重点: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正确翻译全文。
教学难点: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1课时目标:反复朗读课文,翻译疏通,积累词语,初步了解大意。
教学具体过程:
一、导入课文。
音乐导入:《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
一曲高歌,唱不尽三国英雄。三国时期吴国有位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三国时,孙权手下的名将吕蒙大字不识几个。孙权屡屡劝他多学点知识,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还自以为自己一介武夫,读书有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怎样呢?让我们来看《孙权劝学》一文。
出示目标
二、简介作者作品。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3、简介文中的三个人物(多媒体)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鲁肃:学识渊博,孙权的谋士。
三、朗读课文
1、听范读课文,注意注音和句读。
2、读准字音                       
3、学生朗读课文。
四、反复朗读,看书下注释,翻译,了解全文大意
1、积累词语:
谓,对……说      君对臣的称呼,你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国家大事
推托    以,      多务:事情多    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博士学官什么叫记叙文  但:只不过  涉猎粗略地阅读    了解    往事发膜多久用一次历史    耳,罢了      孰若孤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于是,就     从事    到了……的时候   
    论议谈论议事    才略才干、谋略    吴下阿蒙,今义: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    更,重新    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怎么     
2、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国家大事,不能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多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要你攻读经书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过去的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跟吕蒙议论事情,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应当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
五、概括课文情节,初步感知内容(显示问题,允许讨论)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 (辞学——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目蒙学习的效果的?缩泉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
4、鲁肃与吕蒙一番交谈后,有何举动? (大惊——结友)
六、作业:注音5个,解释词语10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情节:孙权——劝学
吕蒙——辞学        就学
——议论
鲁肃——大惊        结友
2课时目标:整体把握课文,认识到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养成勤学的观念和习惯,体会人物语言的情味,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教学具体过程:
一、复习情节导入新课。
二、研讨课文:
1、思考: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理解: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关于诚信的故事“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2、分析人物对话,讨论人物形象
1)请一位同学朗读孙权的话,进行分析。
思考讨论:
①“不可不学!写出了怎样的口气?表现了怎样的心理?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表现了孙权对吕蒙严格要求,同时严厉中又可见殷切希望。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怎样的心态?
表示反问语气,译为,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③“卿言多劳,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样说有何作用?
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说明:这番劝言,表现出孙权的善劝。既有严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责备吕蒙的不争、无志,又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斑然可见。
2)出吕蒙的前后态度变化,说说他是怎样的人。
吕蒙:知错就改  虚心好学 
3)请两位同学分角朗读蒙、肃对话,要求尽量读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
思考讨论:
①“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感叹句,惊讶不解的语气,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目蒙因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反问句,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表感叹语气,相当于
4)鲁肃为什么要与吕蒙结友?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鲁肃敬才、爱才。侧面表现吕蒙才略进步惊人。
语言(人物对话)
5)齐读全文,思考: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请说明。
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3、对照板书小结,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对话为主,用不多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三、扩展训练
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
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四、拓展延伸
1、学习,使吕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今天 学习了《孙权劝学》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一个人即使基础再差,只要努力学习一定能够学有所成.
2、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修身莫如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
立品定须成白壁,读书何止到青云
鸟要高飞先振翅,人要成才早读书。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五、布置作业(二选一)
  假设你也有个朋友象吕蒙一样不爱学习,你要劝你的朋友学习,你会怎么说呢?写写看。
  根据下面情境写一段文字
  有一位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成绩也很优异,但她不爱体育锻炼,身体状况不好;身为同学的你为她感到着急。今天,你准备用你的语言艺术来规劝她。联系你从《孙权劝学》中学到的规劝技巧,写一段文字。(300字以上)
孙权善劝:
语重心长  言辞恳切
板书设计:
不可不学(必要性——严格要求,殷切希望。)
孙权:  劝学      涉猎、见往事(方法,目的)
孤常读书(以身作则,现身说法)青春期教育
吕蒙:  辞学——就学      知错就改  虚心好学,豪爽的武将风度。才略大有长进。
论议  轻松调侃
鲁肃:  大惊——结友      鲁肃敬才、爱才。侧面表现吕蒙才略进步惊人。
个体工商户养老保险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