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艺术长廊2019年·第4期练影平铺,吴刀可剪。舟行镜中”“遥临雉堞,俯看虹桥,溪山如画,是为乌聊。雄挟阛阓”的题字。此套墨装潢华丽而不失古朴,倾注了胡开文许多心血,深受文人学士的喜爱。此套墨为李一氓先生1988年捐赠。
清“封爵铭”顶烟墨(图五)。“封爵铭”墨顾名思义,应为官员封爵后为了纪念或赠送友人所定制。此墨呈长方形,长9厘米,宽2厘米,厚0.9厘米。黑,正面四周泥金装饰,隶书“封爵铭”三字,阴识填金,下楷书“合肥唐氏珍藏”。背面镌双龙拱珠图,中“册命”两字,下端玉箸书三行:“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阳识。阴识填金,左下楷书“胡开文仿古”五字。此墨制工亦可称精良。
古墨既是镌刻文化的实用品,又可以寄托文人雅士的浪漫情怀,可谓历史和人文精神的见证物。华夏的制墨业从形成到发展,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阶段,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有大量的优质墨和贡墨流传于世,尤以清代墨为多。从四川博物院院藏古墨可以看出,清代集锦墨和定制墨无疑是最有文化底蕴和研究价值的文房清玩雅器。其造型古雅,墨刻精细、内涵丰富、墨质上乘,全方位反映出名家制墨人的智慧和
结晶。四川博物院所藏古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对我们研究明清时期的古墨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它是中国历代书法、绘画、雕刻极为典型的实物载体,同时也能让我们略窥其工艺发展和造型演变等方面的时代特征。 作者单位:四川博物院
图五:清“封爵铭”顶烟墨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楹联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冯修齐著《宝光寺楹联详解》一书,最近由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新都宝光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高僧辈出,文风鼎盛。它重建于清康熙至光绪的两百多年间,其时正是中华楹联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加之殿堂建筑共施用石柱四百多根、木柱二百多根,为镌刻和悬挂楹联创造了便利条件。因此,宝光寺完好地保留下清代以来潘世恩、张怀泗、何元普、伍肇龄、李惺、颜楷、太虚、贯一、谢无量、遍能、隆莲等僧俗名家撰书的众多楹联。其中清人何元普撰书的大雄宝殿联,为脍炙人口的天下名联。宝光寺非常重视中华楹联文化。寺中保存楹联竟达三百多副,且质量上乘,为国内佛寺之最。宝光寺楹联含有不少经籍典故,蕴藏了深广的佛法教义和哲理禅机,体现出佛寺规制和佛教礼仪,这些都是常人难于理解的。对宝光寺所有楹联作出详解,当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楹联研究课题。随着国家旅游事业的发展,中华佛教文化的弘扬,爱好佛寺楹联者日益增多。为了满足新时代读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需求,冯修齐先生历时八年,录存搜遗,写成此书。其共收宝光寺殿堂、林园、墓塔、服务区、广场楹联及各殿堂佚联、宝光纪事联总计三百六十副,
为宝光寺楹联集大成之作。宝光寺楹联数量多,内容广,禅意深,艺境高,堪称中国楹联文化的一个典范。作者稽玄钩沉、爬梳剔抉,对联语一一加以说明、作者简介、注释,并给以讲解和点评,力求达到佛教楹联详解的最佳效果。此书的出版,为欣赏中国楹联艺术、了解中国佛教文化提供了良好的范本。本书作者冯修齐(1944—),成都市人,文博副研究员,长期从事文史、佛学和楹联研究,历任四川省佛学院客座教授,成都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会长。其专著有《修齐楹联》《佛教礼仪》《宝光禅院》《龙藏古寺》《桂湖碑林》等二十余种。
《宝光寺楹联详解》出版文史信息
阴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