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的寓意
  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的寓意
  1、驱赶蛟龙
  《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2、纪念屈原
  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屈原是战国时楚人,当他看到国家将亡时,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老百姓划着船去打捞他的尸体,并将米饭撒到江中,防止鱼虾侵害到屈原。于是有了端午节,有了龙舟
竞渡,有了吃粽子。另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版本,是说屈原生前正直,是他的政敌在江中追赶他的小船,将他杀害后,装在麻袋中深入江底。为了掩饰罪行,伪作了“怀沙”一篇遗文,传言屈原是自杀。但老百姓心中有数,于是也有了端午节,划船是暗示小人们追杀屈原,包粽子,是暗喻小人将屈原捆绑并投入水中。
  3、求子
  端午节中,人们会互赠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并且九种颜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4、功名得中
  因为“粽”和“中” 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
  5、光宗耀祖
  因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吃粽子的传统由来已久。粽子花样品种也多种多样。从粽子的制作与食用看,粽子是我国南方民族的传统食品,也是南方传统的祭品,以“集”祭神的习俗,在杯南稻作区源远流长,粽即集类食品。荆楚地区很早就有了裹饭祭水神的风习,据南北朝的《拾遗记》记载,周昭王溺死于汉水后,人们在水边立祠祭祀,暮春上祀之日,“楔集祠间,或以时鲜甘味,采兰杜包裹,以沉水中,或结五纱囊盛食”。
  东汉末年,人们就已经用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为水中含有碱的成分,用煎叶黍米包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在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I叶裹黍米……煮之,合烂
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唉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就是人们在包粽子的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多种辅料,品种增加了很多。当时,粽子还被人们用作交往的礼品互相赠送。
  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代时,粽子品种丰富,《岁时杂记》说,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筒粽、丸子粽等,还有“蜜饯粽”,即把果品加进粽子里。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改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粽子不仅自吃,还要贝曾送给亲戚朋友。
  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泡糯米、浸粽叶、包粽子。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以北京枣粽为代表;南方则有豆沙、火腿、鲜肉、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九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梁实秋先生曾经这样描写过吃粽子的节俗:
  据说粽子本来是为屈原先生吃的。皆因这位三间大夫当初在楚国做官,颇想做一些真正福国利民的事业,竟因不善投机,得罪了人,不能得志,急得形容枯搞,又黑又瘦。有一天到江边散步,一时想不开,抱起一块大石头来就跳下水了。如其只有屈原先生才配吃棕子,恐怕这些年来粽子的销路不会甚畅罢。今天虽然是粽子节,但是我们也不能厚着脸吃两个粽子就算完事。《钟馗捉鬼图》还是不妨悬挂悬挂,尤其是在上海这个多鬼的地方。我们自已没有实力驱鬼,把一纸图画高高悬起,虽然鬼卒未必因此引退,我们总算尽了心,慰情聊胜于无了。
  端午节的习俗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赶邪佞。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
以驱赶邪佞魔。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我国人作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玲珑夺目。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
  端午节的意义
  端午节的第一个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生于楚威王五年夏历正月初七,或谓生于楚宣王二十七年,卒于楚襄王九年。
  端午节的第二个意义是伍子胥的忌辰。
  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
  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第三个意义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