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案
[开课]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是《考试大纲》在“修辞”方面的要求。对
这一要求,应分两点理解:其一,“常见的修辞方法”重在“常见”,《考试说明》明确规定了八种: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其二,高考考修辞方法重在理解运用,而不在辨识,且常与仿句、诗词鉴赏、现代文
阅读等相结合,题型为主观性试题。复习此知识时,首先要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其次,注意培养善于运用联想和想像的能力。相似、相反、对比、联想能
力是仿写、续写比喻句成功的关键。另外,还应留心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提高
语言修辞素养。
[链接]
一、常见修辞手法解析
请参见教师用书的“核心释疑”的相关内容。
二、几种易混修辞格的区别
1.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由于它们都不出现被修辞的对象,借喻只出现喻体,借代只出现代体,因
而很容易混淆。区分办法有二:
春联的贴法其一,把握二者概念。“喻”是追求相似性,“代”是追求相关性。
其二,可采用替换法。能够将其替换成明喻的是借喻,反之,不能替换的
则是借代。
例如①世界有一半浸在银子里,另一半浸在墨汁里。可以替换成:“‘月
下的天地’像‘银子’一样白。‘黑夜’像‘墨汁’一样黑。”
②“给,袁大头!”就不能替换成“光洋像袁大头。”
所以例①是借喻,而例②是借代。
2.对偶与对比的区别
简而言之,对偶与对比的着眼点不同:前者追求形式上的表达效果,即结
构形式的整齐、和谐;而后者追求内容上的相反、相对。
当然,对偶中的反对既是内容上相反对比,又是形式上的工整对偶,这属
于辞格的兼类。
3.对偶与排比的区别
由于两者都追求形式上的表达效果,因而有必要加以区别。
对偶的句子成对,是一双构成,而且结构字数必须相同;排比句不要求成对,奇偶皆可,字数也不要求相等,但它要求至少是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的短语
或句子排列。
4.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由于二者追求的都是语言表达内容上的效果,实现语言形象、生动的目的,因此,区别二者的关键仍然在于理解概念。
比喻是打比方,重点放在喻体与本体的相似性上,不管哪一种比喻形式,
喻体都一定出现在句子当中。
比拟是拟物为人或拟人为物,作为拟体的人或物在句子中不出现,它是直
接拿甲物写乙物,使某—人或事物具有它本来所不具备的另一种事物的特征。
从表达方式讲,比拟比比喻表现得更强烈、更真切,它不是说甲像乙,而是直接把甲当作乙来写,把乙(人或物)的某些品格、特征直接赋予甲而不出现乙的外在形象。所以它追求拟此为彼,则彼此交融。
如:瘸腿老头是个老牛贩子,他一进牛市所有买牛的都拿眼睛挖他,凡他拍过板的牛马上涨价。另起一行“挖”就是将人们的眼睛比拟作尖刀,它是直接将“尖刀”锋利、锐利的特点融入句中。
5.设问与反问
反问和设问都是无疑而问,但有明显区别:
①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则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
②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强烈的反问语气表明作者的思想;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③反问句不能作文章标题,而常用在段尾或文章结尾;而设问可作文章标题,常出现在篇首、段首等处。
三、对联的写作:
1.对联的形式及特点
对联是一种文学形式的应用文。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谐趣联)等。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等。
①正对
所谓正对,亦叫同类对。就是上下联的内容基本相同,它们互为关联,互为补充。比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反对
所谓反对,即上下联的内容相反,它们互相映衬,形成对照,使楹联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串对
所谓串对,亦叫流水对。即上下联意思相承,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来说,上下联紧相衔接,联贯而下的联语。比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要写好对联,需要掌握对联的特点:
①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②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③要词性相同,结构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
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结构上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等等。
④要内容相关或相反,上下衔接。上下联意思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⑤相对的字不能重复。在对联中,上下联相同位置的两个字绝对不能重复,不能在上联出现某字,下联相同位置又出现某字。
3.编写对联的常用技巧
①比喻法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是一副对仗工整、形象鲜明的好联。它用来比喻一些没有真才实学、夸夸其谈的人,生动而贴切。这样的比喻手法,就是用一个为人们所熟悉的事物或现象,从而显示这种事物的性质,启发人们去思考。或者是把一些较为抽象的名词概念,变成为具体的形象去感染人。
②对比法
事物的好与坏,是事物矛盾的两个对立面,这是客观存在的。但要使人们取得正确的认识,或加深人们
的认识,就要突出事物之间的矛盾所在。这样,就最好是运用“对比法”。运用“对比法”来写对联,亦算常见。例如郭老少年时戏对“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他年攀桂,登月宫必定有我。”不同的时代,将有不同的作为。这个“对比法”,形象鲜明,词意概括。
③集句法
集句,是对联写作的手法之一。古今以来,集句成联的范围很广,如集诗句、词句、贴句、俗句、成语、格言等等。在古代对联中,集句联占着很大的份量,这里,只略举一例。
好雨好山兼好客,宜烟宜雨复宜晴。
这是用于广东惠州西湖晴雨亭的对联,都是集自唐句。既切合亭名,又适宜于描绘亭榭风光。像这样的“集句法”,它的特点是:用现成的语句,按照对联的形式格调凑在一起,构成一种新的意境,有时宛若天成,比自己创作的还好。
④双关
很多对联语意双关,细品别有一番情趣。如明朝宰相李贤想招程敏政为婿,又不好说明,于是设宴款待,指着桌上果盘里托果品的荷叶出对考他:因荷(何)而得藕(偶)。程敏政不愧神童,领悟其意答道:“有杏(幸)不须梅(媒)。”李贤见其果真才思敏捷,就把女儿许配了他。
⑤拆字
拆字也是对联编写的一大技巧。汉字中有些字拆开后仍能单独表意,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
⑥回环
回环对联语言往复回环,节奏张弛有致,不仅文字优美而且有一咏三叹的效果。如:处处红花红处处,层层绿树绿层层。
⑦叠字
叠字对联将相同的字重复出现,形成一种奇妙的效果。如杭州西湖花神庙有十二月的花神和四时摧花使者,其联曰: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朝朝暮暮。既描绘了花神的装束神态,又抒写了她们所司的职能。
⑧回文
回文这种方法较难,所创作的联句要求正念倒念都能语句通顺,达意明确,且上下联要正念倒念都能相对。如: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结尾]
高考卷中修辞运用的试题难度适中,但答题的准确率不高。主要存在下面的问题:
①对修辞方法的特征辨析不清,导致修辞运用的错误。如要求写比喻句,把两个毫无相似关系的事物或同类事物相比;要求写排比句,不能把短语或短
句的结构调整的协调一致。
②脱离语言环境,对有关诗文的内容把握不到位,导致答非所问,或把某
种修饰的作用硬套堆砌。
③阅读面不广,语言表达能力偏低。修辞的运用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较高,没有阅读、没有积累、没有严格的训练,就很难使表达富有文采。
备题
1.(2004年北京卷)读下面的诗,完成(1)、(2)题。
红梅
苏轼
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
故作小红桃杏,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诗老不如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注:诗老,指苏轼的前辈诗人石曼卿。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独开迟”既点出了红梅晚开,也赋予了他不与众花争春的品性。
B.“自恐”句不是说自己真的担心,而是含蓄地表达了不愿趋时的情感。
C.“尚余”句在写红梅“雪霜姿”的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无奈。
D.“酒晕”句是说梅花之仿佛是人饮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使用拟人手法,以红梅自况,表达了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的愿望。
B.心境幽寒的红梅“怕愁贪睡”,不肯随“春”,故而未能及早开放。
C.红梅生机难抑,烂漫开放,冰容雪姿,孤瘦高洁,自成一片春光。
D.面对百花盛开的“春态”,红梅仍深自怵惕,保持自己的节操。
[解析]理解整首诗的诗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所在,作者借写红梅,吟咏它不与
众花争春,不愿趋时的品性来表达自己的情操。第(1)题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不正确,“雪霜姿”正是作者赞扬的梅的品格;第(2)题“表达了与桃杏一起
装点春天的愿望”不当,因为诗中作者明确赞扬的正是梅的不与众花争春,不
愿趋时的品性。
[答案](1)C (2)A
2.根据下面提示,仿写句子。
山对海说;你博大辽远,深邃宽容,是值得我尊敬的老师。
海对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将修辞与仿写结合考查。例句句式结构是“你……,……是……”。运用是拟人修辞格。“博大辽远”和“深邃宽容”两个短语总体一致,是褒扬,又互相补充海的两个特点。把握了这些,就可以围绕“大山”展开联想,写出
仿句。
[答案](示例):你高耸挺拔,稳重坚强,是值得我信赖的朋友。
3.(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题)
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犬马,那又是二胡弦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不也是二胡琴弓中跳
动的旋律?
以上句子使用了多种修辞方法,选出正确的两项( )
A.比拟 B.比喻 C.排比 D.对偶 E.借代
[解析]分号前各有一个暗喻,以“二胡弦上开放的花”和“二胡琴弓中跳动的
旋律”分别比喻“声犬马”和“太浓的绮丽繁华”,比喻词为“是”。“声犬马”是秦淮畸形繁华的部分表现,此处指代“繁华”;“秦淮”,即秦淮河,因
其流经南京市区一段昔日繁华地段而闻名,在此代指南京;“钱塘”,古代具名,位于今天杭州市,在此代指杭州。以上三处用了借代。答案是BE。
4.(2004年湖北卷)下面四个比喻,意思连贯,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
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祖国是一座花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兴安岭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就是花中的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题干中所给的信息“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来看,应该选取
包含有这种关系的本体和喻体。第一句的本体和喻体分别领起下面三句的本体
和喻体,并构成递降关系(概念的外延一个比一个小且属于一种真包含关系)。再来从整体上看,四个比喻都是暗喻,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中心意思(意思连
贯的要求)。
[答案](示例一):学校是一片海洋,/操场就是海中的一块水域;/跑道是一
道道波浪,/运动员就是逐浪的鱼。
(示例二):学校是一片山,/升旗台是其中的山峰;/旗杆是山顶的一棵青松,/国旗就是树的梢。
5.(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题)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
比句。
即使书中没有黄金屋、颜如玉,书籍仍旧是精神追求者的宠儿,因为读书
不仅仅是一种需要,更是—种性情的愉悦,它如同春日扁舟里的放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隆冬炉火旁的倾谈,它是心绪的慰藉,
_______________,是生命的落脚处。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能力。文段谈读书在人精神上的
作用。前两空前后谈的是春冬时人的一种享受,那么空白处就应该谈人在夏秋
季的一种享受。后一空要填的实际上是与“心绪的慰藉”意义相近的短语。
[答案](示例):仲夏亭榭里的弄弦深秋山林中的独步是灵魂的依傍
6.(2004,内蒙古、海南、西藏、陕西、广西)下面两题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
择其中一题对出下联。
第一题
①爆竹声声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满园春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题
爆竹声声旧风俗旧习惯随旧岁离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题示例:①祖国日日新。②神州面貌新。第二题示例:春风习习新思想新气象伴新春到来。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修辞方式的能力,能力层级D。本题语言的使用对象
是春联,是考生所熟悉的事物,考生可以根据对仗的基本规则,发挥主观能动性,解读出句,进而完成所填的对句。本题答案可以多种多样,只要合乎要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