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创作中的排比修辞手法
对联创作中的排比修辞手法
每逢春节,无论高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以此寄托新的一年中家人心中的美好愿望,也可以是对过去的一年中的一个总结以及感概,更为过年增加喜庆气氛。下面是关于对联创作中的排比修辞手法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排比的定义与分类
关于排比,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是这样定义的:“同范围同性质的事象用了组织相似的句法逐一表出的,名叫排比。”排比各项的句法结构相同或相似,有时会反复出现的共同词语,这便是“提挈(qiè)语”,但排比并非一定要有提挈语。通常认为要三项及以上才构成排比。
修辞学界较为普遍的排比分类是按照排比项的语言结构来分的,大致可分四类,第一类是“短语排比”,如《战国策秦策一》:“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其他依次为单句排比、复句排比和语段排比。
排比与对偶不同,它并不要求各项字数始终一样,也并不要求每项的结构完全相同,只要主干成分相同即可,这样,我们便还可按排比项之间结构的复现程度来分类,据此可分两类:整齐式排比;错综式排比。
(一)整齐式排比
所谓整齐式排比,是指排比项之间的结构、音节、字数完全相同。如“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以贤良士为脊,以忠圣士为镡,以豪杰士为夹”(《庄子说剑》),四个排比项都是“以……为……”结构,每个排比项都是五个字,音节字数完全一致,形式显得极为工整。
(二)错综式排比
错综式排比,是指排比项之间结构相同或相似,但音节或字数不完全一致。如《孟子滕文公上》:“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三个排比项都是“……谓之……”的结构。但与前两个排比项相比,最后一个排比项的提挈语之前部分即“为天下得人者”,不仅字数增加为六个字,而且形式上也有变化。这种字数依次增加的排比,又如韩愈《
原道》:“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也有字数渐渐减少的排比,如欧阳修《送杨置序》:“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而纯古淡泊,与夫尧舜三代之言语、孔子之文章、《易》之忧患、《诗》之怨刺无以异。”
更多的是根据实际表达的需要,字数时增时减,错落有致,如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春联的贴法
二、对联创作中排比的运用
对联创作中,如果在单边联(上联或下联)中运用了排比,则对应的一边也要运用排比。这是难点,也是问题的关键。
(一)整齐式排比的运用
整齐式排比在对联中的运用,如果有提挈语,要注意上下联相仿而不雷同。如2002年湖北之声春联大赛一等奖联(杨明俊):
看发展有纲,看振兴有图,看稳定有序,国泰民安,国运昌隆称上国;
让天空更蓝,让大地更绿,让河水更清,春柔花艳,春风得意揽长春。
严格按语法讲,上联提挈语“看……有……”中的“有”与“看”并无直接句法关系,但下联“让……更……”则是兼语结构,“更”直接与“让”相关。正是这种类似而不雷同的安排,才使这副对联能表达丰富的且不重复的内容。
以上是有提挈语的排比,也有不用提挈语的排比,如李联芳撰武汉黄鹤楼联:
数千年胜迹,旷世传来,看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好个春花秋月,只落得剩水残山!极目古今愁,是何时崔颢题诗,青莲搁笔;
一万里长江,几人淘尽?望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许多酒兴风情,尽留下苍烟晚照!放怀天地窄,都付与笛声缥缈,鹤影蹁跹。
上联用排比句“凤凰孤屿,鹦鹉芳洲,黄鹤渔矶,晴川杰阁”列举近景;而下联则用“汉口夕阳,洞庭远涨,潇湘夜雨,云梦朝霞”列举远景。
以上所举例从单边看是排比,从上、下联对应看,又构成对偶。也有纯粹是单边排比而上、下联间并不对偶的,这也属于“一边自对”,准确地说,应是“一边自排”。“一边自排”例,如清代窦垿题岳阳楼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其实上例上联中“诗耶?儒耶?吏耶?仙耶”、下联中“潴者,流者,峙者,镇者”也是排比。
对联中的排比常体现为规则重字对,如李紫辅为张维屏所作寿联:
诗称三子,学绩三余,望重三城,福懋三多,寿祝三秋,愿松柯益健,菊节弥坚,文囿词场陪杖履;
身历四朝,名高四海,官尊四品,科连四世,堂开四代,况夫妇齐眉,儿孙晋爵,国恩家庆乐林泉。
清代诗人张维屏与谭敬昭、黄培芳号称“粤中三子”。此例中“三”和“四”并非“提挈语”,但以它们为纽带构成了规则重字对,也就是说联中的四字句部分既是排比句对偶,又是规则重字对,排比对和规则重字对两者是重合的。
也有两者不完全重合的,通常是规则重字对的边界要比“排比对”的边界宽一些。如2001年湖北之声春联大赛一等奖联(张琼):
新世纪,新千年,新长征,新起点,试看中华新一代,领异标新,务实求新,开创神州新局面;
老红军,老八路,老战士,老英雄,重温主席老三篇,白头虽老,丹心未老,甘当革命老黄牛。
上联“新”重复出现在全部八个分句中,而排比却只涉及前四个分句,下联的“老”也是如此。再看周积荣在2003年湖北之声春联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联:
外语潮,诗联潮,健身潮,人生在改革潮里充实;
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社会于现代化中向前。
上联“潮”重复出现在全部四个分句中,而排比却只涉及前三个分句,下联的“化”也是如此。
(二)错综式排比的运用
错综式排比如运用得好,可避免千篇一律,收到更好的.造势效果。如清代黄典五(黄琴士)题马鞍山采石矶太白楼联:
侍金鸾,谪夜郎,他心中有何得失穷通。但随遇而安,说什么仙,说什么狂,说什么文章身价。上下数千年,只有楚屈平,汉曼倩,晋陶渊明,能仿佛一人胸次;
跪危矶,俯长江,这眼前更觉天空地阔。试凭栏远望,不可无诗,不可无酒,不可无奇谈快论。流连四五日,岂惟牛渚月,白纻云,青山烟雨,都收来百尺楼头。
此例中的“说什么”、“不可无”是“提挈语”。上下联各自三个短句,给人情感越来越强烈的感觉。
也有不用“提挈语”,只通过结构相似、字数增加来构造错综式排比的,如清代李调元为设在北京的四川会馆所撰联: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嵋秀,巴江曲,锦水清涟,顿觉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下联中“升庵科第”是不得不增加一字,上联“锦水清涟”相应地增加一字,效果很好。
以上是渐渐增长式,也可视乎需要时长时短,如刘志刚《题涟源“飞水漂流”景区》(2012年湖北之声春联大赛一等奖联):
水从天上飞来,叠成梯,腾成柱,挂成帘,泼成画卷流成曲;
船向峡中漂去,迷了树,乐了花,惊了石,爽了游人醉了峰。
“泼成画卷流成曲”实际上是两个分句,下联“爽了游人醉了峰”也是如此。上联中的排比写水,
给人越来越烂漫的感觉;下联写漂,写出了越来越陶醉的感觉。
排比各项的结构相似,有时可呈现出分组的特,如1995年湖北之声春联大赛一等奖联(田均安):
华夏起宏图,壁立西江,波平东海,京九架长虹,万里关山生特;
神州兴改革,龙腾北国,虎跃,工商开富路,一声玉笛报阳春。
上联四个分句看起来都是“名+动+名”结构,但“壁立西江”是“西江壁立”的变换说法,“波平东海”是“东海波平”的变换说法,如果细分,这两个分句为一组,后两个分句为另一组。下联四个排比项也可细分为两组,“龙腾北国”、“虎跃”为一组,“工商开富路”、“一声玉笛报阳春”构成另一组。
三、排比过后的收束
排比过后的收束有讲究。排比将语势拉起,形成一发不可收拾之势,但毕竟还是要收拾,要收束。如何才能既刹住语势,又留住蕴涵?可采用总结式收束法或深化式收束法。运用这些收束法时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表达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