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诗歌除少数流露出一些消极、虚幻的情思,大多数具有比较积极的思想意义:提倡 个性解放,争取自主自由,赞扬人道主义,贯穿着爱祖国、反封建、讲人道的思想线索,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五四"的时代精神;格调相当明朗,也比较健康。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 理想的追求和乐观的信念。他的关于"新的政治、新的人生"的理想,是英美式的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混合物。在《婴儿》里,"我们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业 的出现,/我们要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为要寻一个明星》、
《我有一个恋爱》、《无题》等抒发了作者对这一理想执着的追求。在这些诗篇中,闪耀着资 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诗魂。
(二) 对军阀统治下黑暗现实的暴露与诅咒,对下层人民苦难生活的同情。在《灰的 人生》中他写道:民间是'衰老的,病痛的,贫苦的,残毁的,受压迫的,烦闷的,奴役的, 懦怯的,丑陋的。"他的一些诗具体描写了这景象。《盖上几张油纸》写寒冬中贫苦母亲只有 几张油纸,掩盖可能是冻死的儿子。《先生!先生!》一诗,对追逐飞奔的车子,并向车上先 生求乞而无所得的女孩,表示了怜悯之心。还有《太平景象》《大帅》等是揭露军阀战争罪
恶的。《庐山石工歌》则歌唱出劳动者粗犷雄浑的劳动歌声,认为这是痛苦人间的呼吁。这 些诗篇确实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尽管其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局限,在写法上,这一类诗与 他大多数抒情诗不同,比较严峻、写实。
(三) 个性解放的要求和反封建倾向的爱情诗。徐志摩的爱情诗在他的诗创作中也占有 重要的地位,最有特。这些诗歌唱纯真的爱情,委婉优美。他的爱情诗,大多是诗人民主 主义的理想在爱情生活上的投射,如《我有一个恋爱》、《雪花的快乐》、《恋爱到底是什么一 回事》等篇,就是披着恋爱的外衣,歌咏着他怀抱的理想。这些诗篇包含着反对封建伦理道 德、要求个性解放的积极因素,既热烈又严肃、真挚、自然,没有矫揉造作之弊,但也有 个别作品,格调不高。
(四) 对大自然的歌颂。徐志摩把大自然称为"最伟大的一部书"。在他的不少诗里,经 常出现大海星空、白云流泉、空谷幽兰、落叶秋声等众多美丽的物象景观。《再别康桥》与
《康桥再会吧》都是以自己曾留学的英国剑桥大学的校园景为对象写出的佳作,抒发了对 母校的深厚感情。
艺术特点:真挚地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徐志摩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他的诗歌 特别是其中影响很大的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其突出特点在于:
构思精巧,意象新颖。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以"雪花"自比,那飞扬的雪花的意象, 巧妙地传达了执著追求真挚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她是睡着了》以丰富的想象,描摹意 中人的睡态,连续用星光下的"白莲"、香炉里的"碧螺烟"、喧响的"琴弦"、翻飞的"粉蝶"四 个富有浓郁诗意的物象,营造出美妙的意境。脍炙人口的《沙扬娜拉》全诗仅四句,中心意 象是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用以状写日本女郎温柔多情的神态,贴切传神,既纯洁无瑕,又 楚楚动人。构思之精,意象之新,使这首短诗包涵着体味不尽的意蕴,显示出徐志摩诗歌特 有的柔婉情韵。《婴儿》用一个行将临盆的产妇对腹中婴儿的企望,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资 产阶级理想的向往,构思不落俗套。
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徐志摩诗有很强的音乐美,往往思想感情是靠那音节的谐和优 美得到加强的。如柔婉之情的造成,便与音节的柔婉有关。《雪花的快乐》中不断重复"飞扬, 飞扬,飞扬"一句,既造成雪花的轻盈感,又产生了轻松愉快的情调。《沙扬娜拉》一首重复 地说"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不仅写出日本少女礼貌谦恭,而且使人感受到那依依惜别
之情。《再别康桥》开头更是把那柔和、优雅的情致抒写得淋漓尽致,一是靠音尺的整齐, 二是靠押韵产生的回环之感,三靠复沓,三次使用'轻轻的",几乎使全诗都给人一种飘逸之 感。
章法整饬,灵活多样。徐志摩作为新格律派的代表诗人,十分讲究诗形和章法。他的诗 虽以四行一节式较多,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韵脚都各有变化,不太拘泥,讲 究诗形而能不为其束缚。整饬中有变化,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再别康桥》每节四行, 隔行押韵,一、三行稍短,大抵六字,二、四行稍长,大抵八字,诗行有规律的长短错落, 又大段整齐、匀称。《爱的灵感》长达396句,《沙扬娜拉》只有4句,《翡冷翠的一夜》一 节74行,足见其句法、章法的变化多端。
词藻华美,风格明丽。徐志摩的诗思富于想象力,自然也容易表现为文字的丰富,词藻 的华丽、浓艳。《她是睡着了》、《半夜深巷琵琶》、《秋月》都写得妩媚明丽,又有很高的审 美价值。《在病中》一口气连用了七个比喻,形容病中的心情、一瞬间的回忆。夕阳中的金 柳、潭底倒映的彩虹、水中的清荇、斑斓的星辉…….织成了彩明丽的画面,使《再别康 桥》别具一种温柔纤丽的风情。
徐志摩与闻一多的写作风格确有许多不同,闻一多具有阳刚之气,凝重,谨严,而徐志 摩的诗具有阴柔之美。他将人生诗化与灵性化,善于捕捉意象,精心于意象的表现。“意象 并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一种心理存在,一个审美的表象系统”。然而,徐志摩注重心理 表现,讲究音乐美。致力于新诗的音乐艺术,则是他诗歌艺术最特殊之处。要想进一步的了 解徐志摩的爱情诗,读他的爱情诗必带有音乐般的兴趣,因为他的爱情诗总有一种虚渺的感 觉,纳闷中又带有灼热。
人生观矛盾,完全体现在他的诗歌当中。只要你能够融入到诗的意境中,都会领悟到徐志摩 写诗的用意,真正的体会到他,“新的凄凉”无时不在袭击着他的诗心。他的诗歌总是吐露真 情。如他在剑桥毕业前,告别剑桥时所写的《再别康桥》。明显的表达出诗人徐志摩对剑桥 的爱恋,充满无限地倾慕,和辞别康桥心理充满离别情绪。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就是徐志摩对剑桥的一往情深完全的爱恋都在诗歌之中,抒发主观蕴含的情意。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徐志摩写离别的爱情诗,所运用的手法更令人作出一番思考。徐志摩抒写离情别绪的佳 作,带有一种委婉的感情。对爱情追求的诗歌给人只能是一种惆怅,徐志摩的伤感诗不会引 起读者伤心,只能给读者一份“甜蜜的忧愁”。徐志摩的一首诗《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 本
意是抒写离别。但诗中带有含情脉脉的情怀。当读者欣赏诗的时候,会发现诗歌并不是直 接表露出忧愁,反而会有强烈的情怀在袭击。
《沙扬娜拉——赠日本世纪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一
沙扬娜拉!
这是徐志摩一首小诗中的精品。“蜜甜的忧愁”惯入其中。
徐志摩的爱情诗歌更多都是注重真挚,热烈,温馨,浪漫,清丽,优美,手法变化多样的抒 写手法。除此以外,还有善于调动一切景物来抒发情感,也善于用感情的目光观察事物
贯穿《红烛》和《死水》的诗魂,是闻一多浓烈、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思,以至被朱自清 称誉为"五四"时期"唯一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一是歌颂祖国、思恋祖国。"太阳啊神速的金 乌--太阳! /让我们骑着你每日绕行地球一周,/也便能天天望见一次家乡!"(《太阳吟》)在 诗人的心目中,他眷念的"家"与"国"紧紧相连,不可分割,"家"不仅仅是指自己的妻儿老小 那个小"家",他所抒发的也不是一般的游子思乡的小"我"之情,在一定程度上,闻一多的这 种感情,正准确地代表了所有身在异国心念故土的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态。
二是反帝反种族歧视。《孤雁》中洋溢着对"喝醉了弱者的鲜血"的"苍鹰的领土"难以抑 制的愤怒情绪,对那吐出"罪恶的黑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有着相当清晰的了解。《洗衣 歌》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对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和中国人的正气以及民族自豪感。在平易 的诉说中,饱含着对同胞的同情与尊敬。
三、对军阀统治下祖国黑暗现实的失望和对祖国新生的信念,对人民苦难生活的书写 和对祖国对人民命运的关切。以《发现》、《死水》等为代表的一些直面中国现实的作品中, 他一面为遍体鳞伤、满目疮痍的故国大地,为陷于深重苦难的人民唱出了悲哀的歌声,表现 出自己希望破灭的深深痛楚、啼泪泣血的呼号:"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 的中
华,不对,不对!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发现》)另一面,他又对自 己心爱的祖国怀着总有"铁树开花"一日的信念,热烈地向往着祖国的未来,在《一句话》里 发出殷切的呼唤:"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 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徐志摩爱情诗/爆一声:/'咱们的中国! '"他还用形象的的画面,生动的语言,真实地描绘了军阀混战造成生灵涂炭的凄惨景象,表 现了劳动人民在死亡线上啼饥号寒的悲苦生活,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憎和人道主义的 情怀。袒露出深处书斋却心连广宇的闻一多关心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崇高思想境界。
表达对现实祖国的失望。1928年1月出版的第二部诗集《死水》,《死水》中的诗多写 于诗人回国之后。在国外时对祖国的热切期望与回国之后所看到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冲突。 这种感情的巨大反差,使诗人在《红烛》中所表现的那种纯朴的爱国理想,在这里转化为对 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发现》这首诗突出地反映了诗人的这种情绪变化: 我来了,我喊一声,进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未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
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诗人紧紧抓住梦想与现实的对比,透过情感热与冷的落差,来倾诉对祖国的衷肠。全诗始终 突出了抒情主体"我"的位置:"我"的发现,"我"的感觉,"我"的痛惜,"我"的赤诚。在"我" 的一连串急迫的呼喊和追问之中,诗人的感情一泻千里,显示了闻一多诗作阳刚、雄浑的卓 异风格。
这种极度绝望的情绪,便使他的爱国激情,由对祖国的怀念、赞美转化为对祖国黑暗现实的 控诉和诅咒。在闻一多的另一首代表作《死水》中也有同样深切的表现,而且手法更为新颖。 在《死水》中,诗人以'一沟绝望的死水"来象征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诗人认定,这是 一沟"清风吹不起半点涟漪"的"死水",因而就不如爽性多投些"破铜烂铁"和"剩菜残羹"让水 中呈现出铜锈的绿、铁锈的红、汕腻的"罗绮"和霉菌的"云霞";让它发酵、变绿、蒸发臭气、 孳生花蚊,总之,让它肮脏、腥臭到无以复加。通过这种强烈的诅咒;表现了诗人对旧中国 的失望和厌恶。
闻一多的诗歌,还有对爱情和青春的咏唱,对大自然的赞美,流露出做一个"艺术的忠 臣"的心曲,但很快就从"诗境"步入"尘境",最后以被反动势力的暗杀谱就了一首最伟大的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