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郎被诗韵绊倒 曹雪芹马失前蹄 什么是该死十三元?
                       
                            展开全文
                       
                   
                   
                       
                           
                               
                                   
                                    前言在清朝咸丰十年(1860)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第二年咸丰帝驾崩热河,不久慈禧太后发动辛酉顾命八大臣之首的肃顺被斩于菜市口。
在肃顺被杀的前一年发生了一件趣事, 与科举有关但是国家兴亡无关,老街在这里慢慢说来。
一、倒霉的状元才1860年的殿试考生中,有一位大才高心夔是肃顺的幕僚,当时人称高心夔、王闿运、龙汝霖、李寿蓉、黄锡焘等五位名士为肃门五君子,高心夔位列其首。王闿运就是那个用”“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称赞《春江花月夜》的人,他的学生齐白石、杨度、刘光第等人赫赫有名,但他竟然位居高心夔之下。
但是这位瞄着一甲状元的高心夔却在这次殿试中折戟沉沙,传说王闿运事后评价高心夔平生双四等,该死十三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也很简单,高心夔在考试中作试贴诗的时候压错了韵,这个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了,古人作诗还能压错韵?特别是在科举考试的时候能发生这样的事吗?
传说肃顺有心提携高心夔必欲得为状元。殿试之前,肃顺居然得知诗题为纱窗宿斗牛得门
,这句话前五个字出处为唐人孙逖之诗《夜宿云门寺》:
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
画壁馀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
得门字就是限制押韵必须在所属的韵部:十三元。肃顺提前告知了高心夔,但是据说这位仁兄竟然一时昏了头脑,试贴诗竟然落韵。至于到底是押成了什么韵,众说纷纭,清人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 说试帖诗规定韵脚要用十三元,他错用了十四寒;有人说他错押了十一真、有人说他错押了十二文.......
总之,高心夔的试贴诗押错了韵,最后仅仅位列四等,负干济之才,士不得志,年未五十郁郁以殁。从唐朝开始落韵就是科举考试的大忌,作为读书人来说落韵是极为罕见的事情。但是在十三元上出错,会作诗的朋友可能会微微点头,因为十三元确实与众不同。
二、该死的十三元现在人学诗已经不学作诗了,只学背诗,因此对于十三元可能没有概念。但是李商隐有一首诗您一定能背过,《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在朗诵这首诗的时候,您是不是觉得怪怪的,因为这首诗读起来根本就不押韵,原的韵母是uan,昏的韵母是un,难道李商隐不知道不押韵吗?
这就要说起古人作诗的诗韵了,隋朝以前用口语押韵,隋朝时制订了一本韵书叫做《切韵》,这本书的音韵系统一直流传下来,历经了唐(唐韵)、宋(广韵、集韵、平水韵)、清朝(平水韵略微改编而成佩文诗韵)一直到今天一脉相承而来,其实隋朝的语音在唐朝就有变化,唐朝人科举时用的韵书也和实际语音有区别了,何况到了清朝。
《平水韵》 的十三云常用字如下:
元原源沅鼋园袁猿垣烦蕃樊喧萱暄冤言轩藩媛援辕番繁翻幡璠鸳鹓蜿湲爰掀燔圈谖.........
魂浑温孙门尊[]存敦墩炖暾蹲豚村屯囤[囤积]盆奔论[动词]昏痕根恩吞荪扪昆鲲坤仑婚阍髡馄喷狲饨臀跟瘟飧棔
老街有意把他们分成了两两,可以看到第一段原、轩、言等字的韵母是uanan;第二段的魂、孙、门等字的韵母是unen。所以李商隐的诗当然是押韵的。
那么这两段字在唐朝是一个韵部吗?也不是,唐韵里这是三个韵部:魂、痕、云,用现在拼音来分辨韵母分别是unenan三部分(当然古人没有拼音,用现在的方式区分也完全不准确)。不过这三个韵部是允许通用的,因此在宋朝的《平水韵》中,这三个韵部就合并成了今天的十三元。
对于诗人来说背诵十三元不是最难的,老街觉得十四寒、十五删、一先、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更TM难,作近体诗的话这些韵部是不能混用的,特别是前三个和后三个连邻韵都不算,古体诗都不能通韵使用。关于邻韵通押可以看看《诗词创作一定要学习 10分钟搞懂邻韵通押那些事》。
三、隋朝以前的十三元我们看到唐韵里十三元是三个韵部,也知道隋朝以前作诗是以口语押韵,《切韵》是根据魏晋时期的而口语方言而编制,那么隋朝以前十三元的这些字是混在一起使用吗?我们看看下面这几首诗:
1、汉乐府《孔雀东南飞》节选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
纭,【上平十二文】;门、恩,【上平十三元】;辛,【上平十一真】;这三个韵部发音是接近的,但是不在十三元里,在平水韵【下平一先】韵部。看来汉朝人的an、和enun是混用的,和后来的十三元接近但是不符。
2 曹操《陌上桑》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绝人事,游浑元,若疾风游欻翩翩。景未移,行数千,寿如南山不忘愆。
可以看出来, an什么是近体诗unen也是混用的,但是曹操的诗依然不同于后来的十三元: 云、君【上平十二文】;门、仑、元【上平十三元】;神【上平十一真】、翩、千、愆【下平一先】
3、江淹全部押韵十三元的《 左记室思咏史》
江淹是南北朝的著名诗人,不过大家更了解的应该是是江郎才尽这个成语,江郎的下面这首诗韵脚也全部符合《平水韵》的十三元:
韩公沦卖药。梅生隐市门。百年信荏苒。何为苦心魂。
当学卫霍将。建功在河源。珪组贤君眄。青紫明主恩。
终军才始达。贾谊位方尊。金张服貂冕。许史乘华轩。
王侯贵片议。公卿重一言。太平多欢娱。飞盖东都门。
顾念张仲蔚。蓬蒿满中园。
4、庾信《咏怀》也符合十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