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趣味拼搭-观察物体(五篇材料)
第一篇: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趣味拼搭-观察物体
第六单元趣味拼搭 ——观察物体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在学习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简单物体(单个具体实物)的形状的基础上学习的,它是“空间与图形”内容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选取学生常见的生活场景为素材,让学生能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观察与交流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学习知识。
教材将本单元知识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辨认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图;第二层次是根据看到的形状想象物体的摆放方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要使学生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力。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通过具体的观察活动,了解从不同方位观察同一组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有可能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
3.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发展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教学重点:
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教学难点:
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图或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单元教学设计方法与措施: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学情分析:
多数学生空间观念不够强,让学生多观察,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自制课件 课时数:
信息窗 1课时
我学会了吗 1课时
观察物体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策略。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3.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谈话:同学们认识这里吗?这里的风景美不美?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苏轼在游览了庐山之后写下了一首很有名的诗句。(课件出示)为什么同一座山却能看到各种不同的形状呢?(学生尝试回答)相信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你就能很快地解答出来了。
(课件出示)请同学们先来看一下这幅图片,你能准确地出每只动物看到的形状吗? 学生练习,集体交流。教师出示观察注意事项。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谈话:我们同学在小时候经常搭积木,现在老师用3块积木搭了一个形状,请同学们用图中三个同学的角度来观察。
我们以观察者的角度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会是什么形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看一组物体是什么形状。(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1)借助经验,大胆猜测。
谈话:我们就以图中三位同学的位置来猜测一下他们所看到的形状。(学生猜测,课件出示)(2)动手模拟,验证猜测。
谈话: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积木按照图中的位置摆放好。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进行观察,注意观察时,视线要与所观察的面垂直,(教师边讲边演示怎样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形状和课件出示的形状进行对照,看看课件中的每一组形状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3)小组合作,观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4)全班交流汇报。
三、达标训练
1.看图回答问题,自主练习1。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在观察后动手画出相应的形状图。
2.分别说出下面3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自主练习2。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3.想一想,摆一摆,自主练习第3题。
学生先想象,在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从不同的方位进行观察交流。4.填空,自主练习4。练习时,要让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说清楚分别是在什么方向看到的。5.自主练习5,学生动手摆一摆,同桌交流,看谁的方法多。
四、课堂小结,拓展应用
1.谈话:请同学们谈谈你、老师或你的同学这节课的表现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课下动手搭积木,根据所给出的形状,思考有几种不同的摆法,最少用几块。
七、课堂总结
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教学反思:
我学会了吗?
教学目标:
1.对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
2.在整理复习本单元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教学重点:
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一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体、正方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们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课件播放盲人摸象的故事情节)
师:四个盲人为什么摸同一头大象,而他们的描述却不一样呢?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他们四人摸到大象的部位不同。
小结:实际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的形状,也可能是不同的。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到历史博物馆去看一看吧!
二、合作探究,回顾整理
1.看一看,猜一猜(大屏幕投影画面)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口答)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他们拍的照片会一样吗?
(1)想一想,连一连(大屏幕投影拍到的3张的照片)师:看,这是他们拍到的照片,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学生在小组间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他们拍摄的位置不同。
师:想一想,三张照片分别是在什么地方拍的?会是哪位小朋友拍到的呢?小组讨论并说明理由。
(2)议一议 小组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分辨照片是哪个方向拍摄的呢? 引导生小结:可以用摆一摆借助实物观察的方法。2.摆一摆,看一看。
师在实物投影前用5块正方体木块搭成的一个图形,让4名学生从不同方位观察,并让学生描述所看到图形的形状。
3.画一画,想一想。
让学生把观察到的形状画下来。全班观察,想一想是从什么方位看到的。完成(1)题,并说明理由。
4.搭一搭。请同学们两人合作,一人画出从上面看到图形的样子。另一人按要求搭拼。5.小结:谈话: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多个物体的形状和位置,今后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会观察,动脑思考,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事物。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按要求摆一摆(师出示第1题平面图,让学生动手摆一摆)
(1)用4块 小正方体摆,从上面看是(2)用5块小正方体 摆,从侧面看是(3)用6块小正方体 摆,从正面看是
自己先来想,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们的想法,看看有几种可能。2.课本第2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整理,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 教学反思:
第二篇:《趣味拼搭——观察物体》教案
《趣味拼搭——观察物体》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2.能正确辨认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学会从多角度观察物体。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2.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学会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课件、小正方体每生3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认识这里吗?这里的风景美不美? 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苏轼在游览了庐山之后写下了一首很有名的诗句。(课件出示)为什么同一座山却能看到各种不同的形状呢?(学生尝试回答)相信学习了今天的内容后你就能很快地解答出来了。
二、新课学习
1.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图。谈话:我们同学在小时候经常搭积木,现在老师用3块积木搭了一个形状,请同学们用图中三个同学的角度来观察。
我们以观察者的角度从正面、侧面、上面看会是什么形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看一组物体是什么形状。(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合作交流。(1)借助经验,大胆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