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诗词⼗⾸:节分端午⾃谁⾔,万古传闻为屈原
《竞渡诗》
唐·卢肇
⽯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50米跑教案
鼙⿎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赏析:“竞渡”就是现在赛龙⾈活动的前⾝。为了衡量竞渡的胜负,唐⼈创造了“锦标”的⽐赛制度,即在龙⾈划到终点的时候,以抢夺浮标来判断胜负,抢得头标的⼈就是⽐赛的冠军,⿎声擂动,船只齐发,争先恐后,惊吓得⽔鸟乱飞,只为夺得锦标。
《端午》
唐·⽂秀
节分端午⾃谁⾔,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冤。腾讯人工
赏析:端午节起源的⼀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诗⼈感叹屈原作为忠诚的⾂⼦所受到的冤屈。
《⼄卯重五诗》
宋 · 陆游
重五⼭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储药,羸躯亦点丹
⽇斜吾事毕,⼀笑向杯盘
赏析:端午节到了,⽕红的⽯榴花开满⼭村。诗⼈吃了两只⾓的粽⼦,⾼冠上插着艾蒿。⼜忙着储药、配药⽅,为的是这⼀年能平安⽆病。
欲抑先扬
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早把酒菜备好,他便⾼兴地喝起酒来。
我们见惯了“⼀⼨丹⼼唯报国”等表现亡国难收、雪耻不得、悲愤沉郁、⼀⽚⾚诚的陆诗,这⾸闲适细腻的⽣活诗确实让我们倍感慰藉。
这⾸诗具体描写了当时⼈们在端午节这天的⽣活习惯。
平淡的闲⾔琐事在诗⼈的笔下变得瑰奇纯粹。
平淡的闲⾔琐事在诗⼈的笔下变得瑰奇纯粹。
诗⼈把⽣活的真味都寄托在端午⽣活的描写中,仔细阅读,⽅有所悟。
《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去谁知感慨⽣。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添⽩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湮没⼏垂名。
赏析:“艾符”指艾草和驱邪符,端午⽇挂在门上以辟邪。“蒲酒”即菖蒲酒,饮⽤以养⽣,古⼈有端午节饮菖蒲酒的习俗。少年逢节⽇⾃然欢愉,⽼了却多感慨,不学⼈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只想喝⼀杯菖蒲酒,闲聊天下太平。
⽩发⽇渐增多,⽯榴花年年应节⽽开,红锦⼀般耀⼈眼⽬,不禁感叹千年之中,圣贤和蠢⼈同归黄⼟,有多少⼈湮没⽆闻,⼜有⼏⼈能名垂青史?
《午⽇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龙⽔上游,不知原是⽊兰⾈。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嘈嘈殷碧流。
屈⼦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今留。
节日祝语
江亭暇⽇堪⾼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赏析:岸上⼈惊讶地看着龙在⽔上嬉戏,其实是装饰成龙形的⼩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在空中翻飞,锣⿎喧闹在清清的⽔流之上。
屈原的冤屈终究不散,楚国的风俗⾄今仍存。闲暇的⽇⼦正适合在江亭喝酒聚会,诵读《离骚》,不觉得其中有什么忧愁。
《⼰⾣端午》
元·贝琼
风⾬端阳⽣晦冥,汨罗⽆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酒渊明亦独醒。
赏析:“端阳”即端午节。“海榴”即⽯榴,古⼈因为⽯榴从海外传来,所以称“海榴”。
⼰⾣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作,暴⾬倾盆,⼀眼望去,⼀⽚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处可以让⼈竞渡龙⾈,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榴花如⽕地开着,似乎正在笑话我,我只好⾃我解嘲道:其实,陶渊明既使不喝酒,也⼀样仰慕屈原卓然不的清醒。今天,我虽⽆法凭吊屈原,我也⼀样仰慕他。给小朋友讲故事
《浣溪沙·端午》
宋 ·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臂。
⼩符斜挂绿云鬟,佳⼈相见⼀千年。
赏析:这⾸词主要描写妇⼥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描述她们节⽇前进⾏的各种准备,下⽚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臂,⼩符挂云鬟,互致节⽇的祝贺。全词采⽤对偶句式,从中能依稀看到⼀直陪伴在词⼈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
《五丝》
唐·褚朝阳
越⼈传楚俗,截⽵竞萦丝
⽔底深休也,⽇中还贺之
章施⽂胜质,列匹美于姬
中长篇鬼故事
锦绣侔新段,羔⽺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
赏析:这⾥的“五丝”就是指百索、长命缕,表达了⼈们对长寿的⼀种期盼,反映出唐⼈乐⽣、重⽣的⼈⽣态度以及追求幸福快乐的⽣活的愿望。
《和端午》
宋·张⽾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去讵能还。
国亡⾝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赏析:龙⾈竞赛为的是深切纪念屈原的千古冤屈,忠烈之魂⼀去,不能回还,国破⾝死现在还有什么呢?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世间!
《端午即事》
宋·⽂天祥
五⽉五⽇午,赠我⼀枝艾
故⼈不可见,新知万⾥外
丹⼼照夙昔,鬓发⽇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赏析:五⽉五⽇端午节,你赠与我⼀枝艾草。
故⼈看不到,新结交的知⼰在万⾥之外。
往⽇为国尽忠的⼈,现在⽩发苍苍。
尽管三湘和这⾥相隔很远,仍然想要从屈原那⾥获得慰藉和⼒量。
HOT 未声明原创的⽂章均分享⾃互联⽹,部分⽂章未能获悉出处和作者,⽆法标注,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