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球自转教案
【篇一:地球自转的教案】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高中地理教案
一、教材分析
要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形成了黄赤交角,决定了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导致一系列现象的发生。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以上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五带等(以上由地球自转与公转共同所致)。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这一节主要讲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师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图像,采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计算的思维方式,以地球自转方向为依据引导学生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判读晨线和昏线,以晨昏线与经纬线的关系为依据确定太阳直射点及日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昼夜交替的原因、周期及产生的地理意义;在教学生进行区时和地方时计算时,
要注意几个问题,如要理解北京时间、格林尼治时间、区时和地方时等概念,要注意时差确定的方法,要注意用“知西求东用+,知东求西用-”的规律判断是用“加时差”还是“减时差”;在帮助学生掌握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时,要抓住“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无偏转”这一规律,以降低学生因物理知识不足而带来的学习困难。
二、教学目标
1、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
2、运用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理解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会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②明确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难点:建立地球运动的空间概念。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抽象,学生缺乏足够的空间想象力,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可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方法:
1、利用教具(地球仪、三球仪)演示,运用导学法和分析法,掌握地球自转特点、昼与夜的形成及昼夜交替的产生。
2、学案导学,见学案
3、用综合分析、归纳推导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地球仪、三球仪、投影仪等;发学案。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为什么太阳总是东升西落?从今天的“锄禾日当午”到明天“日当午”要多长时间?通过本节的学习,相信你会到答案。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地球的自转(板书)
我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自转。请同学们用
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说明)教师在观察学生演示时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在学生演示后,教师一定要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一般而言,学生容易犯错误有:地球自转的方向;地轴的倾斜方向等
1、方向
[教师提问]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它是作顺时针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旋转?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请同学画出以下示意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
a图方向为自西向东(箭头从左到右);b图为逆时针方向;c图为顺时针方向。
[学生归纳]
【篇二:地球的公转自转教案】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目的要求
1 、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什么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时间 ; 明白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根据日月星辰的视运动推想地球的运动)。
3 、通过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学生体会到宇宙间的天体都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课前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用乒乓球、铁丝制成的小地球仪(在北半球处粘一个小纸人)。
2 、挂图或投影仪——地球的自转(标示地轴、自转方向、阳光及昼夜),地球的公转。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 、提问:
( 1 )每天,我们看到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 2 )在一天的不同时刻,南天的星座(例如猎户座)在天空中是怎样移动的?北天的星座呢?
( 3 )伴随太阳的东升西落,发生了什么现象?
( 4 )昼夜现象有什么规律?
2 、你认为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的现象是怎样形成的?
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地球的自转
( 1 )讲述:
关于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的现象,有的同学认为是太阳绕地球转动形成的,有的
则认为是地球自己转动形成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意见。
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以前,人们凭肉眼直接观察,一直以为太阳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循环时由于太阳绕地球转动形成的。后来,人们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入思考,认识到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运动形成的。
谈话:明明看到太阳东升西落,为什么说是地球在运动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未联想一些熟悉的现象:
①当你坐在快速向前行驶的汽车里,看到路旁的树、房子等物体会怎样?(向后移动)
②你们坐过船吗?在船上怎样知道船是否在行驶?怎样知道船在向哪个方向行驶?如果看船上的物体能发现吗?为什么?
( 3 )讲解:当我们随同车、船一起运动的时候。会看到车、船以外的景物向相反方向运动 ; 同时,通过观察车、船以外的景物的运动状况,可以判断我们乘坐的车船的运动情况。
( 4 )提问:
已当看到船舱外的景物是静止的。这说明什么?
①当看到船舱外的景物在向前移动,这说明什么?
②当看到船舱外的景物在快速地向后移动,这说明什么?
( 5 )讲述:我们可以根据物体间相互运动的关系,推想地球的运动状况。  ( 6 )讨论:
①通过观察,我们看不到大地在动。据此能说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吗?为什么?(如果把地球比做宇宙中的一艘大船,我们便是这艘大船上的乘客,只看“船”或“船”上的物体,是不能判断地球这艘大船动或不动的。)
①怎样才能判断地球动或不动呢?(要看地球以外的天体的运动情况)
②通过观察可以知道,地球以外的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每天都有东升西落现象,也就是说都在自东向西运动。这说明什么?(地球在自西向东运动)
③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总是循环出现的,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地球在转动)  ④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从看到太阳正南到再次看到太阳正南,相隔时间大约是多少?( 24 小时)这
说明什么?(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24 小时)  ( 7 )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这个分析是正确的。现在,人们可以乘火箭、航天飞机离开地球,从宇宙空间观察地球,看到地球确实在转动。(出示挂图或投影片:地球自转。)
我们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中间是赤道,两端分别是南极和北极,穿过地轴南北极的一条假想的直线叫做地轴。(板书:“地轴”)
地球每时每刻都在以地轴为轴转动着,地球的这种运动叫做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24 小时。
( 8 )指导学生填写课本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 9 )提问:
①什么叫地球自转?我们根据什么知道地球在自转?
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③为什么在地球自转过程中,我们会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 、指导学生认识昼夜的成因
( 1 )讨论:
①我们已经知道昼夜现象是伴随太阳东升西落发生的。既然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那昼夜现象应该是由什么引起的?(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②请你想像一下,为什么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地球上会有昼夜现象呢?
( 2 )讲述:为了证明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每组都有一个用乒乓球做的小地球仪,我们就用它来实验。
( 3 )分组实验:
①点燃蜡烛,用蜡烛光代替太阳光,让“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上。
②观察:”地球”的哪个部分被”太阳光”照亮?哪个部分没有被照亮?想一想:这两部分分别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