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教材分析】
本课为新教材湘教版第三章第一节内容,本章内容是讲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前两章内容相比,它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阐明为人类提供的生存空间的条件更为广阔。大气环境是人类三大环境,即大气、海洋和陆地环境之一,是海洋和陆地两环境的物质、能量交换的动力和媒体。本节教材的涉前、涉后的知识较多,是整个单元的基础。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认识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知道大气的结构,掌握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的特点。
2.综合思维:培养读图、阅读和概括能力;运用对比法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区域认知: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4.地理实践力: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大气主要成分的环境意义;对流层、平流层大气的特点;人类活动与各层大气的关系
2.难点: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对流层、平流层大气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本,思考:地球表面的大气有什么作用?
板书:引言
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阻挡了来自宇宙和太阳的有害辐射,成为地球上生物生存不
可缺少的保护层;大气既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又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地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又凝结成雨、雪等降落地面,使得地球上的水循环不止。又如,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不断地雕塑着地球表面的形态。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大气是地球自然环境最活跃的组成部分。过渡:下面,我们先了解一下大气的组成。
板书:大气的组成
一、大气的组成
大家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的大气中,除了纯净的空气,还有些什么物质?
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各有什么作用?
氧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大气中的
微量成分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虽少,但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自然环境有着重要作用。二氧化碳是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而穿透大气射到地面上的少量紫外线,又对人们起到杀菌治病作用。
2.除了氮和氧,干洁空气中还有哪些气体呢?各有何作用?
思考:空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又有什么作用?
是天气变化的重要角。水汽的相变(气态、液态、固态三者的互相转变),产生了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并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固体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大气中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
小结:
组成成分 | 占大气体积 | 作用 | |
干洁空气 | 氮 | 78% | 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
氧 | 21% | 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 |
二氧化碳 | 很少 | 是绿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能调节地表温度 | |
臭氧 | 极少 | 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 |
水汽 | 很少,因时因地而异 | 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 |
固体杂质 |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 ||
过渡:然而,大气的组成不是固定不变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使大气的成分发生了越来越明显的变化。
资料:
(1)由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使用越来越多,人类社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在过去三十年里增加了一倍,再加上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绿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过去三十年里增长了12%。
(2)氯氟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主要用于制冷剂、火箭推进剂等,到80年代中期为止,全球氯氟烃的年消费量已达到100万吨。
提问:大气组成的这种变化,会产生什么影响?
小结:高中地理教案
1.如果二氧化碳继续增加,地球持续不断变暖,对人类生存将产生严重影响。它将使极地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世界上许多的桑田将变成沧海。
2.氯氟烃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是正在损害大气的臭氧层,导致全世界皮肤癌发病率上升和全球气温增高。
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危害是全球性的,目前,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纷纷采取措施,保护全球的大气环境。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思考:非洲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顶却终年积雪,这是为什么?
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递减,乞力马扎罗山海拔高(接近6000米),因此,山顶气温很低,终年积雪。
大气的质量虽然只相当于地球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却分布在地球外围2000~3000千米的大气层中,在这厚厚的大气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是不是一直递减呢?
读教材"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并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地球大气共分哪几层?
2.在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3.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如何随高度而变化?原因是什么?
4.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大气运动的特点是什么?
5.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与人类有何关系?
6.为什么说平流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每组代表讲述一个问题。
教师小结:
1.地球大气自下至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
2.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不一样。
这是因为:低纬地区,地面受热多,对流活动旺盛,因此,对流层的高度高;而高纬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活动较弱,所以,对流层的高度低;中纬地区则适中。
3.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递增。
这是因为两层的热源有所不同。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因此,离地面越高的大气,受热越少,气温越低,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100米;而平流层大气中,由于含有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4.在对流层中,由于空气上冷下暖,使得热的地方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容易产生空气的上升运动,冷的地方因有空气流向热的地方,从而产生下沉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大气的对流运动,所以,对流层是以对流运动为主;而平流层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因此以水平运动为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