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教学设计与反思
1)情景导入,温故知新
首先进行第一个活动,活动主题为“《诗经》源头探爱情”。
活动任务:让同学们回顾初中时所学过的或知道的《诗经》中优美的诗句, 进入情景导入。
然后进行第二个活动,活动主题为“众说纷坛知《诗经》”
活动任务1、请你们在回忆初中所学的基础上说说《诗经》是什么?
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
2、按表现内容诗经可分为哪几部分?
3、《诗经》有哪些表现手法?
4、这些诗歌开创了我国诗歌的什么主义传统?
意图通过以上四个任务让学生对初中时所学的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能进一步的巩固,温故知新。
2)诵读感知,领会诗意
接着进行第三个活动,活动主题为“形式多样读《静女》”
活动任务:
(一)、检查预习,朗读正音。
(二)、学生诵读。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古诗词的学习读是关键,所以在这一环节让学生进行诵读环节,指导学生掌握四言诗节奏,读准字音,读出通假字,读出语调,读出节奏韵律,读出感情的效果。
设计意图:通过先播放视频朗读,再跟读,练习读等环节,有利于学生获得对诗歌的最直观的印象和认识,激发起自己诵读的欲望。也能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尽量让基础差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3)研读分析,合作探讨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进行以下这四个内容:
1、学生质疑教师或学生 解疑课件展示疑难生字词。
2、根据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并请同学翻译。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3、男女生分别朗读诗歌 要求:读出重音,读出两情相悦的意味。
4、教师总结诗文内容。展示诗文内容。
然后进行第四个活动,活动主题为“满怀深情赏《静女》”
诗经 爱情
1、根据诗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对静女进行分镜头描写。
2、怎样看待“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这句话?
3、诗中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4、诗中男女主人公各是怎样的形象?
5、为什么青年最喜欢变通的荑草?
以上五个活动任务从难度设置上做到了层层深入,这样能让学生深化对诗歌的理解,教学重点难点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和突破。
4)表达交流,总结延伸
进行第五个活动,活动主题为“简简单单悟爱情”
通过下面两个活动任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1、说说你心中追求的爱情是怎样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诗中的爱情
是甜美的,令人羡慕的,但高中生青涩之果不可摘,早恋不可取)
2、多媒体展示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
5)、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以小组为单位请根据《诗经》中的“爱而不现”及睹目思情的典型情节进行大胆想象,改写成情景剧, 注意抓住特定的情景进行合理想象。每小组推选一篇佳作,课外排练,下节课进行创作表演。
点在这里得到了有效的落实和突破。
4)表达交流,总结延伸
进行第五个活动,活动主题为“简简单单悟爱情”
通过下面两个活动任务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1、说说你心中追求的爱情是怎样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诗中的爱情
是甜美的,令人羡慕的,但高中生青涩之果不可摘,早恋不可取)
2、多媒体展示三毛的《梦里花落知多少》,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
5)、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
2、以小组为单位请根据《诗经》中的“爱而不现”及睹目思情的典型情节进行大胆想象,改写成情景剧, 注意抓住特定的情景进行合理想象。每小组推选一篇佳作,课外排练,下节课进行创作表演。
6)、教学反思
《静女》是出自《诗经》的一首爱情诗歌,轻松活泼,因此在设计此节课时,我就打算以它为跳板,在初中学习过的《蒹葭》和《关雎》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诗经》有更深入的了解,开阔学生视野。整体思路是由点带面、由古及今。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在设计教案时,增加了一个学生展示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课下主动搜集资料,获得对《诗经》的更多的感性认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风、雅、颂、赋、比、兴”的抽象认识上。学生大部分都知道学习,布置的任务很快完成,在正式上课之前,他们就分别将《采葛》、《子衿》、《桃夭》、《君子于役》、《木瓜》交了上来,组长将诗歌的读、译、赏析布置下去。但在上课时,由于时间关系,只展示了三组,其它两组没来得及展示。由于展示占用了较多的时间,导致后面欣赏歌曲《童话》的环节被省去了。如果再讲时,课堂上可以只展示最有代表性的
《采葛》和《子衿》,由此就可以归纳出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又避免了课堂上冗长的展示,节约了时间。在上课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静女》的翻译就是由学生自主合作完成的。但在学生展示完以后,我在归纳总结时,没有强调“俟我于城隅”这一特殊句式,导致有的学生对谁在等谁产生了疑问。在“深入理解诗歌”这一环节,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人物形象更丰满,但没有对人物性格进行归纳可以说是一大遗憾。
《静女》是中专语文课本中的第一篇文言文,题材也比较生动、语言活泼。一直以来,我就觉得古诗是很难上的,短短的几句诗要深入的挖掘、拓展开来,让学生去体会、感悟,实在是太难了。平时也很少听到古诗这样的公开课,只知道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古诗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新课程下的古诗课堂,不提倡原本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要求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去自主感悟,达到一种无痕的教学效果。说归说,可做起来实在是难。
古诗重在读,特别是对于中专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具备一下子就能分析诗意的能力。所以先要让学生知道古诗的节奏。在多读的基础上再去悟情,而学生只有在真正悟情了才会
读出诗中的情感,古诗的韵味。我想“ 熟读百遍,其义自见” 也就是这个道理吧。还有对于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修养。路还很长,我们应该在走的过程中有所收获,不断总结提高,努力使教学改革能有更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