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弥留之际》是美国著名作家威廉·福克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本德仑一家在母亲艾迪去世后将其遗体运到杰弗森镇安葬的全过程。长期以来,小说中最悲情的次子达尔因其在送葬过程中的疯狂举动而备受争议。本文将立足存在主义哲学,从荒诞的存在、异化的人际关系以及自由选择三个方面来解读达尔的形象。达尔身上体现出来的孤独个体存在的荒诞性、异化的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生存方式的自由选择等特点使其成为了一个十足的“存在主义者”。
关键词:存在;异化;自由选择
一、引言
《我弥留之际》是美国南方文艺复兴代表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第七部长篇小说,福克纳本人曾一度将其视为自己“最好的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美国南方佃农本德仑一家在母亲艾迪去
世之后,将其遗体运回娘家杰弗森镇安葬的过程。福克纳学者李文俊认为小说写出了“社会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及人心的丑恶”[1]5。国外的评论家则认为该小说是一部让人“啼笑皆非”的荒诞剧[1]5。在送葬途中,本德仑一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大儿子卡什失去了一条腿,三儿子朱厄尔失去了自己心爱的马,打胎未果的女儿杜威·德尔被药店伙计,小儿子瓦达曼未能如愿得到他渴望的小火车。而小说中最悲情的次子达尔更是遭受了命运最残酷的打击。在家庭成员的集体背叛下,达尔最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一直以来达尔的形象颇具争议。有评论家认为他的形象属于西方文学里的“疯子-先知”的典型。有人认为他具有现代文学中“畸零人”的特点。福克纳评论家肖明翰认为“达尔的‘疯’是加缪的陌生人的‘疯’”[2]301。而著名评论家布鲁克斯则认为他是“一个怀疑主义者和半个存在主义者”[3]87。总的来说,布鲁克斯对达尔形象的界定比较中肯。之所以认为他是存在主义者,是因为达尔穷其一身都在探寻自己是谁,自己存不存在的问题。达尔身上体现出来的孤独个体存在的荒诞性、对虚无与焦虑的体验、异化的人际关系以及人的生存方式的自由选择等特点都符合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思想。
二、荒诞的存在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和海德格尔都认为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荒诞的。在萨特眼中,“这个世界是不透明的,昏暗的。人们无法凭借感觉经验或理性思维去认识。人们在他面前茫然不知所措。……它使人感到苦闷、烦躁、孤寂、厌倦甚至绝望”[4]42。人是被抛到这个荒诞的世界上来的,人是被遗弃的、孤独的。作为还未出生便被母亲否定的孩子,达尔从小便体验到这个世界的荒诞。这个世界于达尔是陌生、恐惧、无法理解的。达尔感到自己是多余的,他在家庭里和世界上都不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在母亲艾迪眼里,达尔是自己受到丈夫欺骗的后果,是自己“并没有想要得到的孩子”[1]129。正是在知晓自己怀上达尔之后,母亲艾迪才决定对丈夫安斯“采取报复行为”[1]128。母亲的冷漠和排斥使达尔产生了深深的“异己感”,即被遗弃于世界的感觉。这种“异己感”使达尔时时刻刻都处于对自我身份的忧虑之中。
达尔总是执着地寻求自我,总是在自我的“存在”与“非存在”之间徘徊。他说:“我并不知道我是什么。我并不知道我是还是不是。朱厄尔知道他是,因为他所不知道的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还是不是”[1]59。在与弟弟瓦达曼讨论母亲是什么时,他表示自己“根本没有妈妈”,因此“这正是我不是(存在)的原因”[1]73。由于感到自己没有妈妈,达尔在自己的叙述中常常都对母亲艾迪直呼其名。同时,母亲对达尔抗拒的态度也使他不敢靠近她。就连母亲病危时,他也“仅仅是看着她,甚至都没有走进房间”[1]16。母亲死后,本就对自我身份和存
在感到忧虑的达尔陷入深深的迷茫之中。他怀疑在创造自己的母亲去世之后,自己是否能夠继续存在。
三、异化的人际关系
达尔出生在一个情感冷漠的家庭。母亲的失职和父亲的软弱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最基本的理解和尊重。本德仑家庭成员之间很少进行直接对话,每个成员都被困在孤立的自我之中。从表面上看,达尔似乎是整个家庭中最雄辩的人。整部小说由五十九节构成,其中有十九节都是从达尔的视角进行叙述的。然而,现实生活中的达尔却沉默寡言。乡邻塔尔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达尔“真正的毛病…正是独自思忖得太多了”[1]52。塔尔的妻子科拉也说“他心里的话太多了”[1]17。从小被母亲拒之于外的达尔养成了异常孤僻、敏感、偏执的性格。虽然家人频繁地出现在他的内心独白里,他却很少与他们进行正面交流。达尔习惯在暗中关注其他家人的一举一动。在小说中,达尔被赋予了“神经不正常的人才有的那种超人的想象力和洞察力”[2]300。这种“超自然的感受力”使达尔能够轻而易举地看穿别人的隐私,因此也招致了各方的仇视和憎恨,加剧了他和其他人的距离感。
整部小说中,达尔和弟弟朱厄尔以及妹妹杜威·德尔的矛盾最为激化。达尔是小说中唯
一知晓弟弟朱厄尔私生子身份以及妹妹怀孕事实的人。知晓这些秘密的达尔常常有意无意地刺伤他们,引起了他们的极度反感并最终对达尔采取了报复行为。朱厄尔是母亲艾迪和牧师惠特菲尔德的私生子。母亲对朱厄尔的独宠使本就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变得异常紧张。达尔也因此对朱厄尔怀恨在心。在母亲病危时,达尔怂恿父亲安斯同意自己和朱厄尔外出拉一车木料。为的就是让母亲临终之前无法见到自己心爱的儿子。此外,他还时不时地拿私生子的身份来挑衅朱厄尔。在小说的第五十二节,达尔一直不停地追问朱厄尔的父亲是谁,“朱厄尔……你是谁的儿子?”,“你妈是一匹马,不过你爹又是谁呢,朱厄尔?”[1]159母亲儿子。这一系列的问题惹得朱厄尔对其破口大骂,直称他是“天杀的满嘴胡言的浑蛋。”[1]159
自从达尔知晓妹妹怀孕的事实后,两个人的关系也开始极度恶化。达尔质疑妹妹着急进城的动机,“你盼她死,这样你就可以进城了对不对?”[1]28。这句话表明他知道妹妹进城的真正目的是打胎。杜威·德尔害怕达尔将自己怀孕的事实告诉父亲,因此对其怀恨在心。由于达尔从小受到伤害,他无法对别人的伤害感同身受。反而习惯用伤害别人的方式去证明自己的存在。他不仅没有为身处困境的妹妹提供任何帮助,反而时刻威胁曝光妹妹的隐私。杜威·德尔感到自己在达尔的眼里是“赤条条地”[1]86。达尔仅凭一双眼睛就可以猜透她所有的心思。受到严重威胁的杜威·德尔挖空心思想要报复达尔。在杜威·德尔的想象世界中,她“拔出
刀子…杀死了达尔”[1]87。最终,也正是因为杜威·德尔的告密,才使得达尔被家人合谋关进了疯人院。
四、自由选择
存在主义哲学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遭受战争创伤的西方世界经历了价值体系的根本动摇。自从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之后,人感到自己被神抛弃,成了世界的“局外人”。上帝死了,说明宗教再也无法为人类提供任何先验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便“不是处在一个有价值照耀的光明世界里”[5]12-13。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在世界上涌现出来之后才能给自己下定义。[5]6因此,他否认任何的决定论,“决定论是没有的—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5]12。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寓于他的自由之中……在他的存在和自由之间没有什么区别”[5]13。既然人的本质寓于自由之中,那人就只能通过自由选择来确定其意义。同时,人也必须为自己的自由选择承担责任,“人要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5]13。
在整个送葬的过程中,唯有达尔一人意识到这趟旅程的荒诞性并决定采取实际行动来终止这场“闹剧”。一直以来,评论界普遍认为将母亲的遗体从洪水与火灾里拯救出来的朱厄尔是小说的道德中心。而达尔企图纵火烧掉母亲棺材的行为却是极端不道德的。与传统的道德
观不同,存在主义哲学认为“没有任何普遍的道德准则能指点人应该怎么做”,价值和道德是由人的主观性的自由选择决定的5[16]。从小说后期的发展来看,适时地阻止送葬之行对本德仑家是非常必要的。正是因为这场送葬之行持续的时间过长,才导致后期一系列悲剧的发生。艾迪的尸体在棺材里日益腐烂并发出恶臭难闻的味道,本德仑一家完全沦为了乡邻和镇上居民的嘲的对象。允许母亲艾迪在死亡中保有一定的尊严,这才是家庭义务的真正表现。从这个角度看,达尔纵火焚烧母亲尸体的举动是完全正确并合乎道德的选择。达尔唯一的疏忽就是在企图焚烧母亲尸体的同时烧掉了吉利斯皮家的马棚。最终贻人口实,被家人合谋关进了疯人院。
加缪认为“面对荒诞,人只有反抗才能保持对荒诞的清醒认识,以挑战的态度生活其中,承担悲剧的命运”。[6]78达尔是小说中唯一有勇气挑战世俗观念的人。通过自由选择,他实现了自我存在的意义并重塑了小说的道德中心。小说结尾时,未能成功阻止这场“闹剧”的达尔也必须要为自己的自由选择承担责任。被抓进疯人院时,看透家人虚伪嘴脸的达尔仅仅是“坐在地上笑了又笑”[1]181。在开往杰克逊的火车上,车厢里也一直回荡着达尔的“哈哈大笑”[1]192。表面上看,达尔仿佛真的疯了,但这笑声实际上是达尔对这个荒谬的世界所做的最后的反抗。正如卡什所说,“可我拿不定谁有权利说什么是疯,什么不是疯”[1]181。
事实上,真正疯狂的是本德仑一家人。他们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拉着一具恶臭难闻的尸体一路奔波,惹得行人侧目,乡邻咒骂。最终,在耗时十多天之后,成功地安葬了艾迪。此外,仅仅是因为害怕受到吉利斯皮的控告以及可能面临的高额赔偿,他们便可以亲手将自己的亲儿子、亲兄弟送进精神病院。于达尔而言,远离这个本就不属于自己的荒诞世界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五、结语
福克纳创作的时期恰好是存在主义哲学蓬勃兴起的时期。为了更好地体现人物与生存环境的冲突,他常常将主人公置于具有荒诞性冲突的局面。达尔从一出生便被置于极端化的生存处境中。他从小便感受到了自己是被遗弃到这个荒诞世界的孤独个体。他总是试图定义自己的存在。父母的失职使其处于极端异化的人际关系之中。母亲死后,面对现实的残酷性以及送葬事件本身的荒诞性,达尔选择通过纵火焚尸来反抗荒诞的存在。虽然达尔最终未能成功将自己从荒诞中解脱出来,但他通过自由选择使自我与世界发生关系,从而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价值、意义和尊严。
参考文献:
[1]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M].李文俊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6.
[2]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3]克林斯·布鲁克斯.威廉·福克纳浅介[M].纽黑文:耶鲁大学出版社,1983.
[4]徐崇温,刘放桐,王克千.萨特及其存在主义[M].人民出版社,1982.
[5]讓·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煦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6]李军.加缪的“荒诞哲学”及其“文学化”[D].济南: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