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关于民俗民风的作文(共三篇)
  篇一:  元宵节也称灯节。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害人,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下令让天兵在正月十五这天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通通烧死。有个老人想出个办法,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天帝看了非常高兴。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人们都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20015年的正月十五,我们一家来到上海参观豫园灯会。灯会入口处,一眼看去,满街挂的都是彩鲜艳的各式彩灯,非常漂亮。整个豫园就像灯的海洋。各种各样的彩灯,大的从几米到十几米的都有,小到星光闪闪的小星星,造型奇特,形象逼真,彩斑斓,活灵活现,真像来到了童话世界。
  我喜欢这流光溢彩、令人沉醉的灯会!
  篇二:民俗民风作文
  踏上苗族人居住的土地,那里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你仿佛走进了五
彩缤纷的世界。在苗族人的生活里,到处都是彩,充满了美的生机,今天我——牛通社的小记者,就要来采访苗族姑娘。
  “你好!苗族,请问你们苗族有多少种服装?”我疑惑不解地问。
  “你好,我们苗族服装不下200种,是世界上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呢!” 苗族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我不禁发出慨叹:“啊,真是服饰最多的民族啊!件件都是清新素雅、做工精致、古朴端庄。那你们的服装是怎么做的呢?”
  “苗族服装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主要体现在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我们民族艺术特。”
  “说到‘服’,让我不得不想到‘饰’。那你们苗族的银饰有什么特点呢?”
  “这让我好好给你讲讲:苗族妇女的银饰民族风情浓郁,分为粗细两类:精件为实心的项圈、项链、手镯等,用银料多,加工简单;细件为银花、银冠、银锁、银角等,用银料少,制作精细,工艺讲究。银衣则是把几百个饰有龙、鸟、花卉等浮雕的银片、银泡,钉在衣服的袖套、后摆、披肩上;银角有大小两种,小银角高1尺左右,大银角高3尺有余,其正面饰有“
二龙抢宝”、“双凤朝阳”等吉祥图案。青年妇女平时均戴银质手镯、戒指、耳环和插花;儿童喜戴银帽;姑娘的盛装从头到颈,到胸前及后背,都戴满了各种银佩饰,银光闪闪,银佩叮当,情趣十足。”
  “哇,多美的银饰,让我忍不住也想戴一戴!苗家银饰的工艺,华丽考究、巧夺天工,充分显示了你们苗族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谢谢夸奖!”苗族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这就是苗族,一个独特的民族,听了我的采访后,你熟悉它了吗?多姿多彩的苗族服装是我们少数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勤劳的少数民族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灿烂的服饰文化。
  篇三:
  瑶族人民饶有风趣的民俗有“挂袋子”。客人到了瑶族的人的人家中,只要把随身带的包或袋子往堂屋的正柱上一挂,主人就知道客人要留下来用餐,都不用事先说明,主人自然会把客人留下了就餐,如果不懂这个规矩,老把包或袋子放在身边,主人就认为你还要去别的地方,吃饭往往落空。
  在达山瑶中,去别人家吃饭,主人家会敬客人三杯酒名曰:“一碗疏,二碗亲,三碗见真心”。
  客人一般到主人家做客时,主人家就会把金黄厚实的腊肉为上品,吃饭时主人会把大块大块的腊肉往客人的碗里夹。
  瑶族普遍禁食狗肉,猫肉,蛙肉。凡是生产过的妇女头几天是不能吃猪油的。
  到瑶族人家做客,吃饭时桌位也很讲究,一般是老人和客人坐头几位,一些瑶族人还会把鸡冠给客人,老人给客人敬酒,其实是一种尊贵。
  到瑶族还要懂当地的禁忌,否则得不了主人的好感还会引起主人家的反感。不能用脚踏火炉撑架;不能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条;不能在瑶族里穿白鞋和戴白帽,这样意味着家里要出丧事;不能坐门槛上;不能坐主妇烧火坐的凳子椅子;遇人伐木时不能说“吃肉”“死”等词象征着不吉利;穿草鞋不能上楼。
  瑶族不生产盐,但同时又不能缺少盐。盐在瑶族是请最公道,至亲的人主持的,这叫做“盐信”,凡是接到“盐信”者无论多么重要的事都会丢下,按时赴约。
  瑶族人的民风民俗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走一走,看一看,瑶族人天性好客会热情接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