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古诗词古文翻译赏析、日积月累翻译赏析、阅读链接翻译
---------第1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单元导读: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翻译】风:指流行的事物。  俗:指风俗习惯等。
在十里的范围之内,可能风是一样的,出了十里,这个风就不同了,如果出了一百里,俗也不同了。形容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
-------------第3课《古诗三首》-------------
(1)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马的诗
【作者简介】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酬赠送别之作。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赏识,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译文】
春天的京城花絮到处飘散,寒食节皇城里的柳树枝条在春风中飘拂。日落天黑,皇宫里传赐新火,新火升起的轻烟飘入了权贵豪门之家。
【赏析】
《寒食》一诗,诗人借汉讽唐,描写了寒食节京城花絮纷飞,家家禁火,宫廷中却忙着传点蜡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王公贵族特权现象的不满和讽刺。
(2)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作者简介】
《古诗十九首》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彷徨失意。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
【译文】
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整日整日的织,却织不成一整幅的布帛,哭泣的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那两岸又相隔有多远呢?
虽只隔一条清澈的银河,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赏析】
《迢迢牵牛星》借描写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不能诉说相思之苦的故事,抒发了诗人的愁苦之情和别离之感。
(3)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约830),字仲初,许州(治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其诗题材广泛,反映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
【译文】
庭院的地面在月光的照耀下,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上栖息的乌鸦,清冷的露水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在仰望赏月,不知道这秋日的情思会落在谁家?
【赏析】
《十五夜望月》通过描写诗人于寂寥清冷的中秋之夜在庭院中仰望明月的情景,表达了诗人的思乡怀亲之情。
第一单元日积月累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
菜园中生长着青翠的葵菜,叶上的晨露等着被阳光晒干。春天的太阳散布恩惠,万物焕发生命的光辉。我常担心秋天到来,草木凋落枯黄,花叶衰败。滔滔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回头西归呢?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只能悲伤叹息了!
【赏析】
这是汉乐府诗歌中的一首名作。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图,接着用"常恐秋节至"感慨春光稍纵即逝。七、八两句比喻时光不可逆、年华不可留的人生规律,揭示了珍惜时光的主旨。最后两句劝诫青少年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图强,情真意切,发人深省。
---------第2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释义:读书的时候要专心致志,肯下功夫,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文辞精妙,一字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释义:别说你出发的早,还有比你更早的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释义:听了你的一席话,比读很多年书还有用,形容受益很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释义: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能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释义:临近水边,时间长了,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分辨林中鸟儿的声音。
---------第4单元古诗词、日积月累、阅读链接翻译---------
单元导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翻译】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第10课《古诗三首》-------------
(1)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唐代诗人,有“诗鬼”之称。他写下了一组以马为题材的组诗,共23首。课文中的《马诗》是其中的第5首。他作诗善于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新奇瑰丽的诗境。主要作品有《马诗》《雁门太守行》等。
【译文】
茫茫旷野,砂石在月光下像雪一样晶莹洁白,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金钩似的月亮高高挂在空中。
骏马啊,什么时候能够套上黄金装饰的笼头,任意驰骋在秋高气爽的辽阔原野上。
【赏析】
《马诗》中诗人以马自喻,表达诗人的雄心壮志及怀才不遇的愤慨,吐露出诗人渴望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心声。
(2)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简介】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治今杭州)人,明朝名臣。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从他的名言“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中,即可看出其爱国尚节的高贵品质。主要作品有《石灰吟》《岳忠武王祠》《北风吹》等。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纵然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能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赏析】
《石灰吟》托物言志,通过写石灰的锤炼过程,表达了诗人不避千难万险、不怕牺牲、坚守高尚情操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