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安小学 谭朝阳
牟仁蓉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牟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
1、从学生年龄出发,以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师在选用教学素材时都选用了学生所熟悉的物体,如:长方体,球体入手,选用这些物体,激发了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建立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就能很容易地说出这些物体的侧面、上面和正面,同时学生也感到了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
2、以人为本,亲身实践,自主探索,体验知识与经验的形成过程。观察物体的课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这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活动为基础。牟老师 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活动的形式力求做到生动活泼,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每一次观察力求做到目的明确,反馈及时,并尽可能让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实实在在的体验。(1)
观察药箱,即从不同的方向观察长方体箱子,从而得出结论:不论站在哪个位置,都不能一次看完一个物体所有的面,但是至少能看到箱子的一个面,也可能看到两个面,最多一次能看到这个箱子的三个不同的面。(2)观察并画出所观察到的面的形状,体会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物体的面可能不一样。尤其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教师的温馨提示:你从哪个面去观察,就要正对着这个面;观察时,视线要垂直于物体的表面。这样的提示就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一些误差,值得我们借鉴。因为这其实的对于只能观察到一个面的最好方法。(3)观察立体图形中的圆柱和球,认识立体图形的正面、左右侧面、上面。这些不同层次观察,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印象深刻。(4)出示从一个角度所观察到的面,然后猜一猜可能是什么立体图形,比如从一个正方形可以想到时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从一个圆可以想到时球、圆柱、圆锥、圆台等等,这些活动可以进一步促进和完善学生空间观念。(5)两个立体图形放在一起的观察。通过观察组合物体,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注意让学生带着
疑问有目的地再次进行观察,并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连一连”,从注意观察到的整体形象转向注意局部变化。
3、立足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本课的设计,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细化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能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有目的
地调整教材。如:先观察无标识的长方体,再观察有标志的长方体的药箱,就是对教材作了进一步的处理,这样的处理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创造性地加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又在教材的基础上稍微增加点了难度,例如圆锥和圆台以及四棱锥的出现,丰富了学生的图形知识。
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上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刘老师通过提问:为什么同样是在观察同一个物体,他们三
个人却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呢?为什么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面,有的同学猜是长方体的,有的同学猜是正方体的呢?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五、板书设计简洁美观,高度概括了这节课所得出的结论。
下面我再讲一些自己的意见:
1、上课的节奏有点快,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有些学生不听课的就在那里闲聊。
2、在组织小组活动时,可能也是紧张,忘了先说活动要求再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而是先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再说活动要求,这时候学生的兴奋点全在玩具上,没谁听老师的活动要求了。所以这里的组织教学做得不太好。
评的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谢谢!篇二:《观察物》书面评课稿
《观察物体》书面评课稿
----庄四化
合肥润安公学实验部09~10学年第一学期,我和王锡述老师一起合作了一节公开课《观察物体》,并由王锡述老师进行执教。
本节《观察物体》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在学生已经能观察2~3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观察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在三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教学了由3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正视图、侧视图和上视图,学生初步学会了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本节内容继续教学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正确选择或描述出相应的视图;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能够依据同样的视图要求,摆出不同形状的物体。安排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纵观王锡述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1、从教学目标的制定上来看,较为全面、具体、适宜,重难点突出。能以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2、在本课的设计上,各个层次的活动基本上是按照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和活动线索而展开的,
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层次分明。但在活动的具体设计和组织安排上,又能对教材有所突破,作了一些
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细化处理,做到既尊重教材,又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加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在教学时间设计上,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比较恰当、合理。教师的讲授时间和学生动手操作活动的时间安排上,教师活动的时间多了一些,学生活动的时间相对少一些。如,在总结同一角度观察物体的特点时学生用的时间较少。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学生独立操作和同桌合作的教学形式。练习时采用竞赛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提高了教学效果。
5、板书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教态自然、明朗,富有感染力。教学语言准确清楚,精当简炼,生动形象。
6、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三年级观察日记,精设练习,拓展思维。教师设计了六题的知识技能训练。
既巩固了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然,课堂教学是不可能做到完美的。课后我和王老师对备课和上课进行了交流,并提出以下几点自己的想法:
1、应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训练
虽然学生曾经学过对由几个正方体拼成的物体的正视图、上视图和侧视图进行观察,但仍有少部分学生在观察时存在困难,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新授部分适量加一些观察方面的训练。
2、增加学生活动的时间,在总结知识点和提问时多一些学生去说。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言。篇三:人教版+语文+第三单元+《观察日记》+《我喜爱的水果》说课稿
观察日记—我喜爱的水果
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既是低年级看图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作文训练的准备。起着承上启下
的作用。观察日记应该是让学生明白状物类的文章一定要按顺序仔细观察,才能写出好文章。所以选择孩子熟悉的水果来进行启发教学。据此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按一定的顺序从几个方面抓住特点来介绍自己爱吃的水果;
2、运用好词佳句在习作中,做到用词准确,语句通畅与连贯。
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把水果的几个方面说清楚。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并具有仔细观察愿望。 重难点:能够按照一定得顺序抓住事物的特点介绍水果
教学准备:谜语图片 香蕉一根 学生每人带一种爱吃的水果
教学过程:
教学情景一:激趣导入
首先进行猜水果谜语的游戏,通过问学生有没有自己爱吃的水果?是什么?引出课题《我爱吃的水果》,并板书下来。
教学情景二:指导观察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问该如何去了解它。老师边引说边板书 ,1.用眼睛(看),看什么 ?(形状、颜 )2.用手(摸),摸什么?(表面)3.用鼻子(闻),闻什么?(气味) 4.用口(尝),尝什么?(味道)
老师出示自己喜欢的香蕉让大家用以上方法边引导边说。接着让学生自由说,指名说。然后由老师组织一段话:“瞧,香蕉弯弯的,像月牙,又像小船。它穿着淡黄的外衣,顶端的枝柄就像绑了一个小辫子,显得十分可爱。我用手摸一摸,它的皮非常光滑,把它靠近鼻子闻一闻,一股淡淡的香气扑鼻而来。再把它的外皮剥下来,露出奶黄的果肉,我忍不住轻轻地咬上一口,软乎乎,甜滋滋的,叫人吃了还想再吃。”并说说这段话有哪些写得好的地方。(按顺序、比喻、拟人,好词)
教学情景三:创设情景,从说到写
创设一个“水果超市“的情境,先让学生自己小组讨论要怎样把喜欢的水果介绍给顾客。然后由同学上台当售货员,老师当顾客。再请同学之间扮演顾客与售货员。介绍好的就评为“优秀营业员”。说完之后让他们写下来写具体,写的好的稿子将在其他班的水果超市展示出来。学生自由写,教师巡视。 教学情景四:课堂评讲,集体修改
出示学生文稿评议,让大家分别指出写的好的地方与写的不足的地方。这样的修改能更好的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教学情境五:丰富内容,完成习作
分析例文,从例文中得出:我们要把水果写全面还可以从它的营养价值及各种吃法来介绍。同时还要注意开头和结尾,这样才能更具体完整。
布置作业:
写一篇《我喜欢的水果》,如果想写的更有趣,也可用第一人称的形式来做自我介绍。
板书设计: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课的教学内容。
观察日记—我喜欢的水果 眼看 形状、颜 手摸 表面 鼻闻 气味 口尝 味道 以“香蕉”为例 弯弯的、黄黄的 滑滑的 香香的 甜甜的篇四:称赞评课稿
《称赞》评课
天桥区实验小学
王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她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读为主,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所带来的效果。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王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刺猬”和“小獾”对话的特点,采用听读、范读、自由读、个别读、集体读、选择读、分角读、扮演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朗读,把学习的
主动权交给学生。指导学生加表情、动作来朗读课文,让学生读中感悟,从而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二、品读感悟、深化理解
在品读的教学环节中,王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出小刺猬和小獾互相称赞的句子,然后重点指导朗读。如“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抓住称赞的话,老师通过范读,特别注意读好“真”“一个比一个好”这些重点词,读出感情,然后让学生动作示意读、指名读、集体读,老师在评价中称赞和表扬学生,给学生带来了好心情,师生起到互动的作用,课堂氛围融洽,使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另外,老师及时进行拓展,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观察当时礼堂的环境,说一说“一个比一个( )”,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可以看出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