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强调诗言志,而实际上,诗更是情感之物,愤怒出诗人悲伤出诗人,此之谓也。
北宋时期的两位顶级文学大师苏轼和王安石,都曾经历过痛失子女的哀痛,作为诗人,他们都留下了一首诗。苏轼痛失爱子,留下一首长诗,王安石痛失爱女,留下一首只有4句的短诗,却一样催人泪下。故,诗不在长短,而在情真。
苏轼痛哭爱子诗
苏轼结束第一次被贬,去汝州就任途中,到金陵拜访了罢相的王安石,谁知却遭遇惨事,未满周岁的儿子苏遁夭折于船中。爱妾王朝云哭得昏天黑地死去活来。苏轼写诗哀号: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未期观所好,蹁跹逐书史。摇头却梨栗,似识非分耻。吾老常鲜欢,赖此一笑喜。忽然遭夺去,恶业我累尔。衣薪那免俗,变灭须臾耳。归来怀抱空,老泪如泻水。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涨乳已流床。感此欲忘生,一卧终日僵。中年忝闻道,梦幻讲已详。储药如丘山,临病更求方。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知迷欲自反,一恸送余伤。
痛失爱子这一年,苏轼已经49岁了,晚年丧子,人之巨痛。而孩子的母亲王朝云才24岁,其悲痛到了极点。王朝云算是苏轼的第三任妻子,原来是一个艺伎,小时候被苏轼赎回,16岁时收为小妾,跟苏轼生死相随。苏轼第二任妻子王润之去世后,只有王朝云跟随他。
苏轼这首诗写了儿子的可爱与聪慧,写了王朝云的悲痛,写了自己的悲痛,写得很具体,用这些生活中的事,表达失去爱子的痛。
写儿子,外貌是“眉角生已似”,长得特别像自己。虽然未满周岁,却有着“蹁跹逐书史”,苏轼从这个孩子“一笑喜”中,获得了无限的欢乐。可是,如今竟然去了,这是何等的悲伤!
写王朝云,“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这是一个失去爱子的母亲的悲痛,想死的心都有了,简直不忍下笔写出。而为了儿子治病,“储药如丘山”。越是这样写的具体,就越令人感伤悲痛。
王安石痛哭爱女诗
1050年,王安石鄞县知县任期已满,准备归都城,没想到的是,其不到2岁的爱女夭折了。王安石就要离开鄞县了,而爱女永远地留在了鄞县,这种痛楚,令王安石心如刀绞。全诗只
有4句,读来令人泪水禁不住夺眶而出。
行年三十已衰翁,满眼忧伤只自攻。今夜扁舟来决汝,死生从此各西东。
才三十岁,正值壮年,可是,王安石已经头上生出白发,容颜苍老如老翁了。这是因为,爱女夭折了,他的内心太悲痛了。失去爱女的悲痛,令他一下子苍老了许多。
在这个冷清清的夜晚,王安石乘着小船,来到了女儿的坟前,来跟女儿告别。本来就已经阴阳相隔,如今更是要各奔东西了。因为王命在身,必须离开鄞县,奔赴新的岗位,这份诀别,已经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
读这首诗时,我的内心受到强烈的撞击,王安石并没有写女儿的去世,也没有写跟女儿诀别的过程和场景。而只是写乘小船去女儿坟前的这一个片段,却能令人一下子对一个父亲的悲痛欲绝感同身受。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 笔者在读这首诗时,似乎听到了王安石在对着坟墓诉说着一个父亲的思念,仿佛看到一个坚强的父亲,在此刻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的模样。读着读着,笔者的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怎么也遏制不了。
擦干泪水,我才感受到了这首诗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虽然王安石的时代离我们近千年之久,但是这种情感是相通的。
苏诗和王诗的比较
苏诗和王安石这两首诗,表现手法是完全不同的。苏诗是具体铺排,儿子、自己和王朝云都写到了,用具体的场景、事实来抒写悲伤。但由于他在诗中把悲伤写到了极点,读者反而不怎么太悲痛。
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就如鲁迅写的祥林嫂,她的悲痛是无以复加的,她开始诉说时,别人都跟着悲痛,但随着她的诉说变成了絮烦的唠叨时,别人反而不再感同身受了。
而王诗只是写自己外貌上的衰老,令人感受到他因为痛失爱女的强烈巨痛,而通过乘小舟夜晚诀别这个特定的动作,来表达对爱女的不舍。这其间,大量留白,过程一概不写,留给读者想象,反而有了让人受到强烈的震撼,不由泪目。
当然,品读诗文是个性化的主观感受,一千个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于相同的诗文,感受也是不同的。笔者所说,只是自己感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