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格律很难吗?
吟诗
表面端庄的妈妈⼀点也不。其实⼈在正常说话中,有意⽆意地都会遵守平仄。⼀句话说出来,朗朗上⼝,清爽不拖泥带⽔,不让⼈产⽣歧义,必然是平仄规整的。所以在长年累⽉的淘汰中,我们平时使⽤的成语,以及各种歇后语,顺⼝溜,⼉歌,快板唱词,都是平仄有致的。因为不合平仄的,说得⼏遍不顺⼝,就被⼤家抛
弃了啊。
唐宋诗⼈在前⼈诗歌的基础上整理出来平仄规律,⽤于⼀种全新诗体格律诗,也就是近体诗的创作,是为了帮助后学者通过学习平仄快速达到诗歌通顺,上⼝即诵的效果。综合排除了⼀些容易发⽣误读的错误,⽐如“三平尾”,“孤平”之类的。我们在学会使⽤平仄后就会⾃动避开这些错误。这是⼀种省事的⼯具,并不是什么拦路虎。只要是中国⼈,有⼀定的古⽂基础,都可以学会的。
⾄于押韵,分为唐⼈的“平⽔韵”,和今⼈的“中华新韵”,咱们现在学写诗是基于普通话的,押“中华新韵”更通俗易懂,毕竟都学过汉语拼⾳,同韵母压起来实在是太简单了。有些好古的⼈推崇“平⽔韵”为正宗,⼀定要按古韵来,这是个⼈追求。各取所好吧。⽂学创作,没有定数也并不互相排斥。就好像古诗和现代诗,都并存发展得挺好。
我们以五绝来详细讲解⼀下如何掌握平仄规律。因为五绝字数少,看得更清楚。格律诗的基本格律只有四种,“仄起不押韵”,“仄起押
韵”,“平起不押韵”,“仄起不押韵”。然后格律诗体分为七绝,七律,五绝,五律,四乘四的组合,⼤家可以⾃⾏推演,我们重点讲⼀种。学会推演平仄关系是最重要的,可以根据四种基本格式推出所以格式,并不需要死记硬背。
我们举个例⼦说明。
中秋⽉
《中秋⽉》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四海同。
安知千⾥外,不有⾬兼风。
我们要学平仄,读诗先看⾸句。记住⼀点所谓“平起”,“仄起”是以⾸句的第⼆个字为准。⾸字⼀般可平可仄,对格律没有影响。“圆魄上寒空”,“魄”,四声,所以这⾸诗是仄起。然后看⾸句是否押韵?格律诗的韵脚⼀般是平⾳,⽽且“空”,“同”,“风”都属于平⽔韵中的“⼀东”韵脚。显然这⾸诗是“仄起押韵”的起势。那么我们就可以依照格律诗的平仄规律来推出整⾸诗的平仄。
格律诗的平仄推导规律是什么?两个字,“对”,“粘”。“对”就是⼀⼆句的平仄完全相反,三四句的平仄完全相反。“粘”就是⼆三句的平仄相似。其实就是⾳调相反和相似。
贫困申请书范文800字⾸句仄起押韵:“圆魄上寒空”——“仄仄仄平平”。根据“对”的原则,第⼆句该如何?“平平平仄仄”?但是偶数句必须要押韵,所以只能收平,改成“平平仄仄平”。第⼆句的平仄就出来了。织女传奇
再根据“粘”的原则,第三句的发⾳要和第⼆句相似,但是第三句话没说完,⼀般仄⾳收,所以只能是“平平平仄仄”,再根据“对”的原则,直接推出第四句的平仄关系:“仄仄仄平平”。得出整⾸诗的平仄,⼤家对应看⼀下:
圆魄上寒空, 仄仄仄平平
皆⾔四海同。 平平仄仄平
昭昭若日月安知千⾥外, 平平平仄仄
不有⾬兼风。 仄仄仄平平
不但合律,还实现了⾳韵上的起承转合,回到了⾸句的发⾳,完美联结。
七绝就是在五绝前⾯加上连个字,平仄关系也⼀样。律诗呢,则是多四句⽽已,⼀样的可以使⽤这种规则推导,回答篇幅不宜太长,就不⼀⼀讲了。死果
要注意的是我们这是选了⼀⾸特别合规的五绝来分析,所以才这么完美,这⼀推导规则是通⽤规则,不排除有异同。但是如果差别太⼤的话,就不是五绝了,会划⼊不守格律的古风。
韵律美
实际上⼤家如果⾃⼰写诗的话,⾸先是意境构筑,确定好⾸句,或者说想好了整⾸诗,再根据平仄关系校验⼀下,完美合律固然好,偶有不和,只要意境在,不是⼤问题。向日葵的花语是什么
毕竟古⼈早就说过“不以词害意”。
当然能在格律中挥洒⾃如,才是真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