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德树人成就最美师德征文
汉代学者杨雄说:“师才,人之模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做好教育者,当好学生的生活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呢?
一切教育都源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因此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去浸润学生的心灵。爱心是教好学生的必要条件。
有爱心,才能接受、包容学生。我们一接班,就会发现,有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身上脏兮兮的,像丑小鸭,有的任性,有的孤僻;有的娇生惯养,自己说了算,不听话,不合;有的是父母在外打工,小孩跟爷爷奶奶过的,他们古板,不合时。加之心脏病、癫痫、脑瘫的,真实状况时时有,就看你有没有爱心。有爱心,就会包容、接纳他们,对他们循循诱导,像园丁那样,修枝剪叶,尽善尽美的展示他们的美,你的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爱心,才能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我们要俯下身来和孩子说话,千方百计的接近他们,接近
童心,接近孩子的思维。把它们的问题当着自己工作的突破口。有爱心,我们多了些欢笑,少了些误解;有爱心,孩子们多了些信任,少了些冷视;有爱心,家长多了些放心,少了些担心。
师德征文 爱心是爱岗敬业的最好诠释。我说过“我们的工作有别于工人,工人少生产几个零件,少拿一点工资;而我们面对的是一班学生,不认真工作,误的是一代人”。有爱心,就有责任心。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人生是花,而爱是花蜜”我们在鲜花盛开的时节,用博爱从事着阳光下伟大的教育事业。“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在教育的天地里,爱心滋生着工作的责任心,润滑着师生的甜美关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师爱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师爱是学生成才的摇篮,让我们用师爱去点燃火种,让我们用师爱伴学生健康成长,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学校的目标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而我,就是用我的知识和经验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努力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是上一学年第二学期刚开始,第一节
课一个看上去50来岁的老师(老范),他第一次上课的开场白。初听此话时有个别学生私下跟我讲了:“觉得很可笑,他用什么点燃我们学习智慧火花?怎么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因为我们觉得这压根不可能。”到后来慢慢接触才开始了解到他是一位资历很深的高级工程师,但令我很惊讶的是他却和学生没代沟,也不会因为资历深而不怎么搭理学生,脸上总是挂着很和蔼的笑容,让人觉得很亲切。他从事建筑行业30余年,在这方面有着权威又深厚的经验与知识,专业知识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企业教学与学校教学明显有着不一样的地方,从企业工作出来的人对工地都有很多了解,对一些工地上基本性的知识都很了解,但对在校大学生不同,在校大学生对工地认知很少。
起初他没注意到这一点,很多基础的东西没讲到,却讲得让学生们觉得有点深,当学生向他反映这一情况后,他果断改变了他的教学方法,从基础抓起,让学生学得明,学得通,并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私底下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不懂的地方不断完善,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好学生,所以赢的同学们的欢迎和尊重。同学们乐意称其为“范工”或“老范”。他实打实在建筑行业从事过各种各样的职务,有着辉煌的行业经历和几十年累积的经验。而现在,他的唯一乐趣就是可以转身投入教育行业,以身作则地培养社会未来的实用型人才。教师就是要爱岗、敬业、肯于奉献,爱岗是敬业、奉献的根本。爱岗敬业,在老范身上体现得淋漓
尽致,我觉得他绝对对得起这四个字。
“不单单书本上的知识才是知识,知识还应包括实践型的知识和应用型的知识,而书本教材更多的是提供了理论型的知识”。把学生的学习引向广阔的领域,带给学生的,绝不仅仅是书本上硬生生的文字,而是他亲身经历,多年累积的经验。他昨天的积蕴,是为了学生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他值得欣慰的呢?正是他这种理念,让学生们不再是“填鸭式”的接受书本生硬的内容,而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到每一个细节,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
老范常常对他的学生说:“没有不会学习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考试考的不是学生,而是考老师。学生的成功,那是因为学生自身的努力和奋斗;学生的失败,是因为老师自身知识的缺失,没有尽到一个教师授业解惑的职责”。因此,他总是竭尽所能,将他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学生,课本上没有的,他就率领学生到附近工地去感受现场施工,一一详细地给学生们介绍,坚持项目驱动、案例引导、全过程教学理念。
培训学生参加全国学生“鲁班杯”建筑工程识图技能大赛并取得全国大奖的经历,更是对他教学成绩的又一肯定。从选拔团队开始到选拨出题,以及之后对前十二名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
面试提问,都看得出他对教育工作的认真态度;对于选拔出的五个参赛培训同学,又制定培训计划,查准备资料,凡事他都亲力亲为,为参加比赛获奖打下坚实的基础。
他坚持启发式教学,避免注入式教学。主张不在于教学生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学生有爱好学问的兴趣。所以在培训过程中,不是为了比赛来猜题,而是从现行国家“制图标准”人手,狠抓基础知识及电脑操作的培训,各种各样的习题,让学生自己做,然后自己从中发掘问题,出自己缺失点,再一起研究讨论加深记忆,从而达到强化训练弥补学识不足的目的。由于教学课程的设置和竞赛的内容对不上号,课堂教授的知识远远不足,所以学生们就要挤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这就等于除了上课时间,基本就是要到培训的办公室集中。老范因为自身实力强,学校为他开设的课程也很多,每天除了备课上课,有时还得例行出差,剩余的就是得辅导学生。培训的时间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有时晚上培训到十一点多,老范还得去操场独自走走,拉拉肩膀,缓解下工作带来压力。“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确实,他的为人处世,教学观念,不无让学生们尊敬和爱戴。
参赛培训团队的五个人在长达两个月的培训中各自成长,而最后参赛的队伍只有三个同学代表学校出征,这就意味着要从日夜陪伴的爱徒之中选中三个,其他两人就要无情的被淘汰,
这无疑是最残忍的事。这对建立起深厚感情的学子们,必定是很难抉择的。在三次公平的考试过后,范老师力求精益求精,在各自的优点之下寻爱徒们的不足,优秀的老师必定有自己的远见,即使不舍,也得承受。老范还是在五人中挑选了三个发挥正常的人,敲定最后的参赛队伍。一个好的教师,也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在其他两个女导师都不忍心宣布最终结果时,范老师果断承担起重任,以慈祥平和的态度,让爱徒们都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最终的结果。这之后终于迎来了参赛准备阶段,这期间他们不再是紧张压迫的培训,而是要缓解那种对于日渐趋近比赛的紧张感。老范也从之前的严格要求转变成慈祥交谈。由于对学生的信任,他也常常对他们说:“这次比赛,是对我们培训教师的一次考试,也是对你们培训效果的检验,无论实力还是临时应对力,学子们都在培训中得到了充分的提炼。这次比赛,就是让别人知道你们的强大的,你们就是来拿奖的!”从比赛前一天到比赛颁奖结束,老范都跟随在学生的左右,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他的身份从教师又转变为一个无微不至慈父,从比赛前准备、考试注意事项到饮食,休息都那么细腻。比赛中,他在考场外面守候着,寸步不离。比赛结束后,也没有问及学生的考试内容,而是带着学生们去游走散心,把学子们积累的压力释放掉。让学子们感觉到充分的被尊重,被爱戴的感觉。
当他在获知比赛结果的第一时间的时候,不是表现长辈那种教育后辈要胜不骄,败不馁的
气势,而是一种比自己获奖了还要高兴的对学子们给予充分的肯定,表现出以学子们为豪的姿态,“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思路是正确的!”他一直重复的这句话,他又在考虑下一步的教学思路。这一切,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范老师就是一个高超的德行、持重、明达、和善的人,同时又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本领的人。
此次大赛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的支持下,由土建教指委土建施工类专业分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的土建类专业国家级学生技能大赛,全国168所高职院校的504名学生参加了总决赛,最终学生们也在老范的带领下,获得了全国高职院校土建施工类专业学生第二届“鲁班杯”建筑工程识图技能竞赛的最高奖项“团体特等奖”,三名学生分获两个“个人特等奖”和一个“个人一等奖,导师们也各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力挫全国众多知名纯建筑专业院校,展现我校建工学院力举“以赛促改、促教、促学”培养人才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实践成效。同时也对当前学校国家骨干校建设工作的推进产生良好效应。
就在这次鲁班杯他带队回来的那天晚上,刚刚好遇到了广州雷暴,飞机延误几个小时,他到达广州校区的时候已是凌晨的5点多钟,他不思疲惫开车2小时赶回珠海,直接到课室给学生上课,想想一个50多岁的老师一昼夜的奔波,还要给学生上课,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
是什么让他这样执着?事后我问他为什么不调课,跟学生说明情况,改日再补这几节课,学生们和学院绝对不会有意见。他只简单朴素的回答了我一句:“我答应学生今天早上给他们上课了,答应学生要上的课一定要去上”。这是一个老师应该有的责任,也是老师对诚信的具体体现。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是爱岗敬业最完美的答卷,我想这也是他之所以能赢得那么多学生的尊重的原因吧!
“老范,这道题怎么做;老范,有空过来我宿舍喝茶啊;老范……”。学生们很少叫他范老师,而是很亲切的叫老范。在课堂上他是学生尊敬的老师,教会了学生许多专业知识;在平常生活中他却是学生们的好朋友,让学生们学会怎样更好的为人处事;更像是学生的亲人、长辈,在学生迷茫的时候总会给他们一个适当的提醒,让他们重新回前进的方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