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新探 .
内容摘要:文本细读是诗歌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将《天净沙·秋思》从画面、韵律以及情感三个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在含义,充分地体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在阅读过程中欣赏诗歌所表现出来的美,从而近距离的感受诗歌的魅力。
关键词:画面美;韵律美;情感美
《天净沙·秋思》是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教读诗词。诗词的教学过程中遵循着一定的步骤,在通常的教学中,首先是对作者时代背景的解释,诗词中意象分析,翻译解释,而后总结。这使得诗歌教学停留在表面,只是字、词的浅层含义教学,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这与诗歌的审美教学相差甚远。如何让学生对诗歌形成具体的感知、正确的审美呢?其中一个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文本细读,我将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历来被人们推为小令中出类拔萃的杰作,被誉为“秋思之祖”,几百年来,它以其“深得唐人绝句妙境”﹝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艺术魅力而脍炙人口,久诵不衰。全词中没有一个秋字,却将秋天的那份孤独与凄凉写的跃然纸上。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天净沙·秋思》进行文本细读。
一、口中有诗,体会韵律美
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写道“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是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①这就足以说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是理解诗歌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的情感与基调,做到口中有诗。
诗词因为有了音乐的点缀,便有锦上添花之妙。富有思想和灵魂的音乐与文化的艺术结合,会给听众带来听觉上的极大享受,更会引起听者的共鸣。早在清代的《乐府传声》的音乐著作里就有五音、四呼、四声、十三辙等唱法的叙述,尤其是戏曲界常用的十三辙,如发花辙、波梭辙、姑苏辙、一七辙、怀来辙、灰堆辙、言前辙等等,注重演唱时将咬字、吐字、归韵收声合为一体,这对于文本的解读也很有一定的帮助。“鸦”“家”“人”“马”“下”“涯”在发音时,要运用十三辙中的发花辙,都是以“a”韵结尾,此时舌位在最低、最前、开口度大,发音更为响亮,气息更加流畅,毫无阻挡,更能将内心的呼喊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来,此时作者内心的不满、激动的心情也随着气息得到释放。在杜牧的《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隔江犹唱后庭花。”整首诗也是押“a”的韵,气息通畅自然,使得全诗情感抒发更加浓烈,对权贵的鞭笞与讽刺书写得淋漓尽致。再读《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的“三美”初探
吴晓凡   陈志平
. 65 .
|  最小说·读写大视野
思》时,发花辙所带来的那份激昂之情,让思家之感更加浓郁,整首小令也在音乐上更加饱满。
促进睡眠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把握好小令的节奏与重音,将节奏、重音和押韵三者相结合读出情感,做到口中有诗,对诗歌形成初步感知。
二、眼中有画,体会意境美
孙绍振教授认为“中学课堂要的是货真价值的、系统的分析,而不是玄妙的、空洞的赞美”。②同时,王崧舟老师在《文本细读:徜徉在言语之途》一文中指出:“文本细读就是详细阅读,要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③因此,对文本进行细致而又准确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与感知诗歌之美。
“枯藤老树昏鸦”一句中作者选取“枯藤”“老树”“昏鸦”三个意象并列铺开,“枯”“老”“昏”在情感基调上是一致的,都传递给读者破旧、衰败的感觉,没有刻意的渲染,没有死板的抒情,仅仅六个字却将凄凉的
秋景图刻入脑海。不知是枯藤缠绕老树,昏鸦停留枝头;还是昏鸦衔枯藤,老树等鸦归。总之,最终的故事都留给了读者,言有尽而意无穷是诗歌语言带给学生最真切的 感受,这也就是诗人所追求和想要表达的含蓄美,对于学生们来说,更能激发他们无限的想象,在想象中感受诗歌的那份含蓄之美。
如果说“枯藤老树昏鸦”带给读者的是凄凉之感,那“小桥流水人家”带给读者的则是温暖之情。潺潺流动的溪水,忙碌的农家,静谧而又温馨。与第一句的三个意象相比,这句的三个意象舒适而又温馨,与第一句的凄凉之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流动的溪水,安静的小桥,一动一静将家的那份静谧与温馨体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给整首词带来了一丝的烟火气,不再是简单的意象之和。“昏鸦”将故事开始时间定格在了黄昏,看着动物归巢,勾起了作者想家的思绪,远处的流水人家也是自然而然在大脑中呈现出来的画面,这就使得诗歌充满了美感,也充满了画面感。
“古道西风瘦马”作者再次将三个独立的意象并列铺开,“古道”“西风”“瘦马”三个意象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但与第一句中“枯
藤”“老树”“昏鸦”在情感上有了共鸣,在静止的画面中出现了动态的事物,这时画面里出现了行人和马,还有一条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和岁月沧桑变化的狭长古道,更不知又有多少他乡游子和作者一样也曾亲眼见过这条古道,无形中带给人一种悠远孤寂之感。“西风”这一意象出现,不仅点明了风的方向,也点明了词中的季节,更与“秋思”一题相呼应,“自古逢秋悲寂寥”,树叶凋落、万物衰败,秋便被
赋予了那份特有的悲凉与肃杀,“西风”的出现让整首曲的凄凉之感进一步加深。“马”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意象,此时也被一个“瘦”字所束缚,也许是一匹垂暮之年的老马,也许是一匹常年奔波的勤马,此时带给人都是无尽的凄凉。深秋的傍晚,作者身边也只有一匹瘦马相伴,进一步加深了远离家乡的漂泊之感。
“古道西风瘦马”整句中没有一个悲字,作者也从未正面表达过自己的孤寂,却将悲凉与凄惨之感以及秋季的肃杀展现得淋漓尽致,“古道”“西风”“瘦马”三者组合在一起,让情感表达更加完整充分,同时,又带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让画面感在脑海里得到无限的延伸。
从“枯藤老树昏鸦”到“小桥流水人家”再到“古道西风瘦马”的意象转移,也是从孤寂到温馨再到悲凉的情感诉说,从枯藤老树昏鸦的孤寂中,看到了一丝丝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但最终还是回到仅仅一匹瘦马相伴的现实,“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④,终归是作者的哀情的表达与宣泄。
“夕阳西下”仅仅四个字,是全诗的统摄,画面的调也被落日余晖所笼罩。此时读者的目光转移到眼前,太阳慢慢地落下,作者却无力挽留,只能静静地看着时间的消逝,当夕阳出现时,所有的事物都被笼罩上了一层悲凉的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此时,作者的归处又该是何方。自己想家却不能回的悲伤,也在夕阳中拉扯得更加伤感。没有家人,没有朋友,唯一相伴的一匹老马也在西风显得愈发瘦弱,不知前路在何方,更不知归途在何处。
“断肠人在天涯”便是一个游子内心的呐喊,“断肠”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与“愁”是紧紧相连的——愁断肠,思家之情在此刻已经
. 66 .
.教材新探 .
是作者心头一抹无法排遣的哀愁。“天涯”一词又将目光再次拉远,一种离愁别绪无法诉说,连绵不绝的思家之情涌上心头。到此,所有的悲伤、孤寂与悲凉全部展现出来,“秋思”也在此时表达得酣畅淋漓。
科普故事袁行霈教授在《中国诗词艺术研究》中写道:“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虽然可以直接拼合,意象之间似乎没有关联,其实在深层上却相互钩连着,只是那起连接作用的纽带隐蔽着,并不显露出来。这就是前人所谓峰断云连,辞断意属。也就是说,从象的方面看去好像是孤立的,从意的方面寻却有一条纽带。这是一种内在的、深层的联系。意象之间似离实合,似断实续,给读者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和在进行创造的可能,因此读起来便有一种涵泳不尽的余味。”无论是“枯藤”“老树”“昏鸦”,还是“古道”“西风”“瘦马”,总是在意象铺列之余,留出空白,这些空白便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同时也充分地体现这古典诗词的含蓄美,发展着学生的想象力。总之,“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他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冲动的总和。”简单地说,意境就是带有作者
主观情感的境界,深邃悠远的意境美是诗歌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感悟意境也是鉴赏诗歌教学最突出的层面。
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画面感,有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做到眼中有画,对诗歌形成整体感知,体会这首小令中独特的意境美。
三、心中有情,体会情感美
整首曲在结构式上采用长短句交替,从“古道西风瘦马”到“断肠人在天涯”,作者用“夕阳西下”四字隔开,让内心情感与外界事物产生联系,在片刻的停顿中让情感得到最终的宣泄,长短句交错让情感表达更加自然流畅,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清楚地感知作者情感的宣泄,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理解诗歌的价值美。曲中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古典诗词的阅读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对古诗词进行细读,从整体到局部,从表层理解到深入感悟,从朗读初感到探究深思,从而准确具体地把握诗词。正如余映潮老师所说:“深入细致的课文研读,是阅读教学设计的开端与奠基。对课文研读的领悟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设计的质量,只有确有心得的阅读才能成就有质量的课。”⑤对诗词进行
有效的文本细读,可以让诗歌课堂生动起来,拉近古代文人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让诗歌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基本特点。”⑥文本细读从意象、韵律、结构多个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既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也更好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这不仅开拓了学生阅读诗词的视野,也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语文的魅力,既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从而让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傻瓜妈妈注释:
①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07.板栗如何快速去皮
②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20.
③王崧舟.文本细读:徜徉在言语之途[J].福建教育,2006(2):19-21.
④〔清〕王夫之著,戴鸿森笺注.姜斋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0.昆明市师训网
⑤余映潮.谈语文教师的“课文细读”[J].语文教学通讯,2014(6):71—73.
⑥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
吴晓凡,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研究生;陈志平,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
. 67 .
>句子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