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学习设计方案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学生对古诗学习的兴趣随年龄和年级的增高,呈递减趋势。越到高年级,“很有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越小,“没有兴趣”的比例相对升高。教师的兴趣则低于学生。学生对古诗文有兴趣的原因阐述基本上是感性的,较为笼统、模糊且单一,如“可以知道古代的人和事”或“古诗很有道理”等。影响兴趣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古诗文难理解、难背记,还有少数学生认为学古诗十分枯燥,无实用价值,有些学生根本说不上有无兴趣的原因。另外,我校地处城市新区,学生家庭还处于农村到城市的过渡之间,外围的学习环境缺少文化氛围,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学生对课内古诗学习的掌握情况较好,课外掌握量与年龄并未完全成正比,而是因班而异。五年级一个班人均掌握量比六年级人均高11.1首,且比六年级中人均最高的班级多2.3首/人。原因是该班语文老师平时对古诗文教学比较重视。每周都有学习要求。虽然各年级学生或
多或少都掌握了一定量的古诗文,但对照《课程标准》第二学段50篇(段),第三学段60篇(段),小学阶段共160篇的要求显然存在差距。
四、研究的问题、内容和方法(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采用什么研究方法来达成这一目标)
我们提出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地学习,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强调自我思考和探索,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把古诗以及自然、社会、自我等都作为学习的资源,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兴趣和情感,从而形成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方法与途径。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学习古诗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探求,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通过赏析,理解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达到会背诵;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对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受到爱国主义熏陶和美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宽学生学习空间,渗透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与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的能力与素质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教师通过指导,提高教师课堂内外指导能力,以及对古诗的鉴赏能力,形成该方面的指导策略,并努力提升到实践层面
思乡诗有哪些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