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教学中的“三个走向”人教版新课标
一、走向母语家园的深处
母语是民族的文化载体,是裹挟着一个民族文明史的全部原文化的传递者和散发者。我们这些从事母语教育的人,也就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薪火相传者,我们从前人那里盗来火种,然后,努力把光明带给后者。我们所从事的是“花”的事业和“根”的工程,通过母语教学,催开新生命的语言之花、精神之花、文化之花——让民族的文化,从孩子们的心灵中经过和穿越,并带去持久的震撼和精神的馈赠,让孩子们在体验中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照亮。
每位从事母语教育的老师,都有责任以合适的方式,让儿童在母语的照耀下快乐成长。小鸭主要内容
1、字词——语言的推敲
现在母语教学被大量挤压,以致形销骨立。于漪老师就曾痛心疾首的说,“语文,早已沦为小三子,小四子了。”好好写字、积累语词常常被看作落伍的做法。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是姓“分”不姓“语”,讲解课文往往只停留在文章写了什么故事。怎么写的,为什么写,为什么这么写,不那么写。这么写的这个故事背后的意蕴是什么,我们却很少去关注。
也许孩子读过删节版的《丑小鸭》后,以为这就是安徒生童话,有些老师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细读安徒生的原著。一部伟大的经典就这样被糟蹋了,被庸俗化、浅薄化了。又有多少老师教这一课,会想到孩子的一生,有意识地结合安徒生的人生经历、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引导孩子走进名篇、走进原汁原味的名著?
举个简单的例子,课文中关于丑小鸭的描写“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羽毛灰灰的……”就有许多老师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用它和丑小鸭变天鹅后的美丽进行对比。但实际上,安徒生本人在此惜墨如金,只用了一个词——“又大又丑”。他那么爱小鸭,小鸭在他眼中仅仅是特别而已,所谓的大和丑,是世俗世界里人们的评价。课文中的细致描写,根本不符合原译文的初衷。那么,教师怎么能将此处设置为讲读训练的重点呢?
再比如“只有鸭妈妈疼爱丑小鸭”,这句是课文中一句概括的话,那么其中的“疼爱”带给人的,究竟是怎样的具体感受?接下来“鸭儿们欺负小鸭”,这又是怎样的“欺负”?这一切,有的老师有慧眼,在此处做想象训练,对学生进行细致点拨,扩写。假如马上到精彩的原译文,让孩子们和安徒生直接对话,那该多么好啊。离开原译文的所谓训练,语词就成了空洞的言说,在学生心中泛不起一丝涟漪,成了空中楼阁。“疼爱”、“欺负”尚且如此,那就更别说天鹅
的“高贵”、小鸭的“惊奇”和“羡慕”了。要知道这些语词的背后,安徒生都进行了细腻的描绘。课文都用一个个语词抽象地概括了。
一直以来,我的课堂经常被评价为人文性过强。其实,我一直试着用母语“人文”的方式“咬文”,寻到文章的结构密码、情感密码、思想密码。《丑小鸭》一课,在“走近丑小鸭,走进丑小鸭,”“走近安徒生,走进安徒生”几近几进中,领悟安徒生的写作宗旨“我所描写的几乎全影射自己的人生,而所有登场的人物,也都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教材的主题挖掘指向“高贵”,我们在原译文中将其解析为“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怀存谦卑”——这难道不是母语文明,甚或人类文明所能带给我们的最醇美的礼物?
要说“嚼字”,寻语言的密码——教学环节几乎处处体现。品析原译文语言的味道的第一课时中,结合原译文中关于丑小鸭出生环境的描写,和学生们一起变换散文与诗歌的格式,体会安徒生语言的诗情和意境,那语言描绘的,一幅幅静态的花面与一幅幅动态画面组成的诗情画意中,那娓娓道来的温馨之感,不是感动,而是优美地打动。结合小鸭的“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那些形形的人物,野鸭的讽刺、大雁的调侃;公猫、母鸡的自以为是,小鸭的优雅,玩味安徒生的诗意语言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
如“能”与“不能”、“世界”与“广大的世界”,以及小鸭在世俗世界与天鹅世界两个“藏”为突破口重点推敲、品味,体会安徒生诗意的幽默语言中,那令人回味无穷的丰富性。继而,再透过小鸭成为天鹅后的心理描写的词句,揣摩小鸭那颗藏着、幸福而谦卑的心,让安徒生丰富语言中的含蓄内敛,缓缓流入我们的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果这一切的一切还不足以在人文的烙印之外,添上工具的滋味,那么我们不妨结合课堂实录,再看其中的一个片段。比如,第一课时当中的关于“啄”的推敲。
师:你发现没有,这三个片断描写鸭子对小鸭的欺负都用了一个——“啄”与课文中的“啄”相比之下,哪一个能让你感受的更具体些?
生:我觉得译文中的第二个啄更让人感觉小鸭的可怜,课文里只有公鸡啄他,而译文里不仅公鸡啄他,兄弟妹们也都啄它,正像课文里说的,这个世界除了妈妈疼爱它,谁都欺负它。
生:课文里只有一个啄,不能深刻地体会啄。译文里有四个啄,尤其是写他处处挨啄,让我们感受到啄在动物里是非常不好的行为,更能体现小鸭的可怜。
师:原文描写鸭妈妈也用了一个“啄”,这个“啄”和前面提到的“啄”一样吗?不用回答,把你要说的补充到下面的句式中去。
(1)于是马上就有一只鸭子飞过去,在他的颈上(    地)啄了一下。
(2)于是她在他的颈上(    地)啄了一下,把他的羽毛理了一理。
师:同一个啄的感受一样吗?
生:不一样。第一个让人疼痛。第二个,让人温暖。
师:同一个动作,就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也因而体会到了不同的感情。不过,人家安徒生可不是这样写在外面的,而是藏在“啄”里的。下面就把你感觉到的味道送到句子里去,再次感觉“啄”的不同。
两处颈上的“啄”,当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狠狠地)地啄”,与“(轻轻地)啄”区别的时候,老师又恢复原译文,通过朗读体会同一个啄中藏着的感觉与感情,于是安徒生语言的干净含蓄就这样轻松地走近了孩子的世界。
“为什么欺负是啄,疼爱也是啄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鸭子啊,是鸭子就只有啄!除了啄,鸭子还能有什么表达感情的方式呢?“为什么欺负和疼爱的时候啄的都是颈呢?”原因很
简单:最细最嫩最易疼痛的地方,也是最娇最敏最能感受到爱的地方啊!——不同的地方上这一课的时候,常常你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孩子们就是这样地以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拥抱与触摸安徒生的文字的,当真和善以如此美的形式呈现,谁还会拒绝呢?
人生聪明识字始,母语是人的精神起点。一个母语是汉语的孩子,如果没有体会过母语是炫目的先秦繁星,皎洁的汉宫秋月,不知道母语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没有感受过母语如妈妈的怀抱,温柔而富有力量;如爸爸的胸膛,宽广而又值得信赖,那将是多么大的悲哀和遗憾呀。为此,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成为母语的化身。让母语这个烙在我们灵魂的血脉发扬光大,奠定我们的学生一生的“精神底”。
2、文学——语言的艺术
如果说母语是人类精神之树上的王冠,那么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石,就是那些历经淘洗留下的经典文学作品。文学是人类真善美的语言呈现形式。童话大师安徒生通过语言,塑造形象,描绘意境,表达现实生活,传达生命的体验,它所带给儿童的不仅仅有优美的语言,更有情感的熏陶、精神的颐养。“事实证明,对文学的亲近,使他们(孩子)成了社会与人中容易亲近的人。文学使他们获得了那些远离文学的人所缺乏的种种迷人气质。而当他们发现这一
切之后,他们会像感谢上苍一样感谢文学。”(曹文轩)
然而近几十年来,小学语文不谈文学,只谈文字。文学在小学阶段甚至被有些专家定为超纲、超课标。于是,大江南北,不论在哪里听课,也不管教学内容是小说、诗歌,还是童话、美文,课文统统都按照统一的模式教学,千人一面、千课一面。失去了文学的语文,是干燥的、刻板的、僵死的,而语文应该是灵性的,湿润的,可感的,可握住的,像朋友的手,可看到的,像亮着爱怜的目光。当然,我们不必刻意一定要为语文教育贴上文学的标签。但重要的是,那些明明隶属文学作品范畴的文本,尤其针对高年级学生而言,为什么不可以给儿童播下文学的种子?然后,在岁月的风风雨雨中,期待它长成高大挺拔的树?
著名作家莫言曾经谈到,他到台湾与当地作家交流,明显感觉大陆的文学传统是断掉的,不仅如此,在对西方文学的了解和接收层面,我们也晚了整整三十年。与台湾的作家相比,我们既缺少严密的专业学术训练,又缺少典雅丰厚的文化积淀。我们把文学败坏得很厉害。
要知道,失去了文学的想象力,就失去了创造力,没有想象力的专业学术训练,也一定会不得其法。由此看来,小语教育当中,在保留语言文字优良传统的同时,应适当加入文学教育的元素。
那么,如何加入文学元素呢?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文学就是语言的艺术。如果说,小学阶段还跳不出“训练”的模式的话,那么,在我看来,文学就是语言训练的艺术,训练语言的艺术,特别重要的是,这些训练重在感悟,重在体验,重在情感和语感。我们常说,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那么,我们教学的内容,也应该既有科学的理性分析,也要有感性的艺术的匹配。如此,才能培育出健全加健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