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B ·
(理论)
——特级教师盛新凤《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赏析
田述蓉
【摘要】语文教学只有紧紧依靠语文要素,才能真正达成人文主题的育人目的。在教学《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时,特级教师盛新凤有效提取语文要素,在教学设计上站位高、教学提问契机巧、读写结合点位准,再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要素人文主题教学设计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1910(2019)11B-0028-02
语文教学无论怎么改,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那就是语文课必须是语文课,要有强烈的语文味。以今天的
话来说,语文课要承载语文要素。在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带领学生深入语言文字内部,进行言语实践和语文实践,真正做到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又帮助学生掌握语文要素。关于这一点,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或许能够给我们些许启示。
【案例描述】
课前,盛老师有一个几分钟谈话,从主持人介绍自己说起,让学生说出主持人介绍的有关信息,并让学生说出观察自己后的信息,既缓解了师生的陌生感,又奠定了学习人物类文章要观察人物外貌的这一常识基础。
课始,盛老师直接出示居里夫人画像,以“这是谁?你对她了解多少”来让学生说出关于居里夫人的已有信息。学生的回答由居里夫人取得的成就等信息渐及看画描述人物外貌,自此,完成“说‘画像中的居里夫人’”环节。
接着,盛老师展开“读‘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环节:先出示语段、自由朗读,指名读,然后引导学生齐读“居里夫人的形象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这个总括性句子,然后分别引导学生读课文中
描写人物衣着、脸庞、眼睛、神情的句子,接着盛老师话锋一转,“我们发现居里夫人的神情是略显疲倦,略带淡泊,有什么问题”,并随即追问“当时的情况下应该是怎样的神情——神采奕奕。这样伟大的发现就该是神采飞扬,可这里为什么是略显淡泊”,引导学生
在文字中产生质疑,然后让学生回到课文,以疑导读。
接下来,盛老师展开第三个环节“写‘实验室中的居里夫人’”。盛老师先引导学生默读第三段,读懂略显疲倦的原因,然后出示PPT “教师的批注:工作量大”,然后让学生自己批注课文。批注之后,盛老师展示学生的批注成果,有“时间长、工作量大、过程复杂、危险”等,引导大家结合批注逐一用朗读表达出来,之后,配乐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想象在实验室中的居里夫人的形象”,在教师“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集到居里夫人一个人身上,用我们手中的笔来描绘居里夫人的形象——写一写实验室里居里夫人的形象,抓住居里夫人的衣着、长相、神情”的提示下,学生练笔,最后交流练笔成果。最后,教师小结:“画像中的居里夫人、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实验室里的居里夫人,不管哪个形象,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
第二课时的学习内容是几段议论文字,聚集人物的“神”,读懂文章的抒情议论,迁移练笔。
课始,盛老师以“这一节课,我们要去感受她的品质,她的魅力”开宗明义,然后,抓住人物“淡泊名利”,让学生读批结合,出人物品质的事例,完成第一个环节——抓淡泊,读出人格之美。
第二个环节“抓爱因斯坦的评价”引出“像这样直接发表看法的就叫——议论”这一语文常识,然后让学生出课文中类似评价、议论的句子,然后阅读。顺着别人对居里夫人的评价,盛老师引导学生逐渐掌握作者的议论语言,从而把握人物描写文章夹叙夹议的写法。随即,盛老师以“其实在原文中,作者还记叙了居里在巴黎求学的小细节”引出补充资料,逐条出现,引导学生以不同形式朗读。
第三环节是“写下‘我的议论’”。盛老师通过“读
28
2019.11B ·(理论)
·了课文,读了这些细节,再看到这幅画像,你肯定有自己的话想说,自己的议论要说”来引导学生练笔,之后是交流。
最后环节是“回环前文,形神融合”。在引读基础上,盛老师引导大家齐读开文第一段,在盛老师“让这一份美丽,也定格在我们的心中”总结后,学生齐读课题结课。
【启示】紧扣表达特点,见人形象更要见人精神语文要素实际上主要体现在语言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和
文体体制规范等方面。从文体上讲,本课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写人的记叙文以事件塑造人物,同时兼具写出人物的外貌和内在精神,以之突出人文主题;从方法上讲,课文以展现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叙述取得科学成就的过程,在方法上采取倒叙和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从思想方面讲,本课以表现居里夫人的美来统摄全文,先以具体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外表美,然后以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美、心灵美和人格美,以此揭示课文题目《跨越百年的美丽》中的“美丽”,从而实现对读者思想方面的激励。在本课的教学中,盛老师在深入研究课文特点基础上,有效提取语文要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轻松把握语文要素,可谓“教语文而非教课文”的典范。
1.教学设计的站位高。从某种角度讲,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充分解读文本之后,将课文蕴藏的教学价值分解在课堂中的过程。本课的教学价值是什么?这是执教者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按照语文素养和人文主题来圈定教学价值,本课的语文要素就是写人记叙文如何在有效的事件中刻画人物的形象和精神,而人文主题就是人物蕴藏的精神对学生品格塑造的激励。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解,盛老师设计了2个课时,分别解决写人记叙文的两个基本内容:人物形象之“形”和人物形象之“神”,紧贴文本文体特点,让学习过程扣住文本语言组织,有效提取语文要素,并在读写结合的连续性活动中,自然触及人文主题。这样的设计,真正做到了将课文当作“例子”,让学生有学“一”而知“三”,得“此”化“类”,并内化为“举三”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将语文要素转化为语
文能力,这就是教语文,而非教课文。由此可见,盛老师此课站位高。
2.教学提问契机巧。本课课外语言朴实,学生学习语言没有多大障碍。但课外的内在意蕴丰富,尤其是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都很婉曲,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思考并由质疑到依据文本解疑,来实现思想的颖悟。教师设问常常是最直接的思考导向。在什么时候提问,提什么样的问,这就是教学的智慧。在展开“读‘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环节时,盛老师让学生抓住“居里夫人的形象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这个总括性句子,从人物衣着、脸庞、眼睛、神情感受了人物外在形象后发问“我们发现居里夫人的神情是略显疲倦,略带淡泊,有什么问题”,并随即追问“当时的情况下应该是怎样的神情——神采奕奕。这样伟大的发现就该是神采飞扬,可这里为什么是略显淡泊”。于是,学生沿着问题,以疑导读,以疑生思,以思启智,可谓提问契机巧妙。首先,这一提问有充分的阅读基础。提问是下一环节学习的导向,如果没有阅读基础,贸然提问,就不可能起到导向作用,也不能真正引发思考。其次,由于课文在写法上采取的是倒叙法,在即将进行的“读‘报告会上的居里夫人’”教学环节,需要一个整体感知课文脉络这个基础,此文恰好起到了这个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盛老师这样有质量的提问还很多,充分体现了盛老师处理课堂细节的娴熟与艺术。可以说,盛老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教学艺术的精微。
3.读写结合点位准。语文要素要依靠听、说、读、写这些语文手段来实现。朗读是读,交流是说和听,写则需要有依据;或在读的基础上发现空白,以写补白;或在读的基础上有所感悟,以写来明朗感悟之升华。说到底,读写结合要有真正的结合点。
本课,盛老师都在引导学生充分读,并在完成对人物的“形”“神”感知的基础上练笔,以写来完善学生个体在读的时候,对人物“形”“神”的理解、感悟,可谓读写结合得更为巧妙,使读与写成为不可分割的部分。
(作者单位:巴中市巴州区第六小学)
老师画像2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