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阅读———课外文言文积累
【考点】课外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主要考查疏通文意的能力,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要能读懂文言文,首先是对文言词语以及语句的理解。
【常见题型】
1 文言词语
课外文言文虽然考查的是对课外文言词语的理解,但是考点都在课内,它往往与已学过的课文中的文言词汇有联系,遵循的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所以,在复习时,要对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进行归类整理并识记。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即“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如“申子尝请仕其从兄”的“尝”,如果能联想到《卖油翁》中“尝射于家圃”的“尝”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尝”的意思为“曾经”。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上面题中“廷式尝坐小谴的“坐”,结合语境可知“坐”应为“定罪”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技巧四:古今对照法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之处。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
技巧五: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2内容理解与概括
这类题型常常会作以下题目要求:(1)概括选文内容;(2)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 (3)
结合选文,借助文中的语句或词语提出问题以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第一步:梳理结构,全面把握对文章内容有了全局性认识,才能对局部有明确的指导。对结构的梳理可以注意文题、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
第二步:锁定区域,准确筛选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在原文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准有效信息。
第三步:抓重点,准确翻译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发生分歧的地方准确翻译。
第四步:综合分析,理清因果对文意的分析必须综合全文,要结合主旨,注意是否倒置或混淆了因果关系。
3人物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是文言文中的重要考点。其中包括了对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形象意义的评价,还有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有:正面描写(通过描写主人公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其性格)、侧面描写(通过描写他人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主人公性格)、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衬托。分析人物形象要全面、多角度,
具体为:分析原文①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性格特点;②抓住肖像、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认真分析其性格特点;③注意侧面描写,常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倾向,为定位主人公性格起着重要作用;④结合人物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出人物性格特点。速记口诀:标题开头须关注,具体事件显性格,语言动作析特点,侧面描写起烘托。还有答题时,要看清楚题干是要求用原文中的话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课外文言文积累】
一 《师旷劝学》 (《孙权劝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刘向《说苑》)
〔注〕炳烛:点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盲臣。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1 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恐已暮矣:
(2)臣闻之:
(3)平公曰:“善哉!”
答案:(1) 迟,晚。(2)听说。(3)好。
易错点:第(1)题易错误理解成“晚上”。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答案: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主的呢?
难点:注意“安”的解释。此句中“安”意思是“怎么”,和“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中“安”意思相同。
(2)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答案:点燃火烛照明行走,和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哪个更好呢?
解析:该题的难点是对“孰与”的解释。孰:谁,哪一个。这和“卿言多务,孰若孤?”中的“孰”意思相同。孰与描写父亲的诗句:表示两者相比,择其一。另外,要注意利用好文本中已给的注释。
3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
译文:
晋平公问师旷:“我今年七十岁了,想学习,恐怕已经晚吧!”师旷说:“为什么不在晚上点燃火烛呢?”晋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他的君王的呢?”师旷说:“盲眼的臣子怎么敢戏弄他的君王啊!我听说:‘年少的时候好学,就如同日出时的阳光;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如同太阳在正午时的阳光;年老的时候好学,就如同点亮火烛时照明的光亮。’点燃火烛照明,和在黑暗中摸索哪个更好呢?”晋平公感叹:“说得好啊!”
二 (《木兰诗》)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选自《木兰从军》)
1 对加粗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少习射(少年时) B.市鞍马(买)
C.长而益精(更加) D.易男装(穿)
答案:D 正确意思为:改变,变化。现代汉语“移风易俗”中的“易”也是这个意思。平时注意把古汉语和现代汉语比较理解。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皆次当行( ) 数建奇功( )
答案:háng shuò
难点:当“数”表示“屡次”的意思时,读作shuò。
3 区别一词多义。
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 (因: )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因: )
答案: 因为 因而,所以
4 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答案:木兰是古代的一位民间女子。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答案: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就不能做。
5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
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
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
答案:C
难点:“十有二年”表示虚指,意思是“十来年”,这和“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中的“十年”、“军书十二卷”中的“十二卷”一样,都不是确指。 数:屡次。
6 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同类的句子是:
答案: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木兰是古时候的一名民间女子。她从小练习骑马,年龄长大后就更加精通于骑术了,正逢可汗征兵,她的父亲的名字也在名册上,和同村的许多年轻人都在此次出征中。因为她的父亲年老多病、不能行军,木兰便换上男装,买了骏马和马鞍,替父亲出征。她逆黄河而上,翻越黑山,骑马转战十多年,多次建立功勋。哈!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情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三《卖蒜老叟》--(《卖油翁》)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棒,观者如堵。
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墙砖,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劵。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