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12课 古诗三首
课前预习
1.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背诵课文。
2.把汉字与正确的读音用直线相连。
乃 熏 亥 恃 擞
xūn nài nǎi sǒu shì
3.拼读并在田字格中抄写生字。
祭 乃 熏 杭 亥 恃 哀 拘
注意:“祭”的左上角不是“夕”,里面有两点。“熏”中间的竖从第一笔撇下面起笔。
4.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画出下列词语,并抄写一遍。
九州 不拘一格 王师 万马齐 抖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借助课文注释,把词语和正确的解释连起来。
家祭 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万马齐喑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不拘一格 家庭举行祭祀,向先人表示哀悼。
6.《己亥杂诗》中作者为国家建设给皇帝提建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来补充诗句。
(1)王师北定中原日,_________。
(2)___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
(3)九州生气持风雷,_________。
8.通过认真阅读,我了解到:
A.为国尽忠 B.碧血丹心 C.忧国忧民 D.精忠报国
9.填空。
(1)《示儿》的作者是____ (朝代))诗人____。
(2)《题临安邸》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
(3)《己亥杂诗》的作者是____朝诗人____。
10.搜集并积累表达爱国之情的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作者简介 描写父亲的诗句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的熏陶。一生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世九干多首,内容极为丰富。其诗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批判当时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风格雄浑豪放,表现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关山月》《书愤》《农家叹》《示儿》等篇均为世所传诵。
林升 南宋诗人,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温州横阳亲仁乡荪湖里林坳(今属浙江省苍南县繁枝林坳)人。生活在南宋孝宗朝,擅长诗文。《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
龚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字璱人,号定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受佛教天台宗影响,所作诗文,提倡“更法”“改图”,批判清王朝腐朽,洋溢爱国热情。对后来思想界有较大影响。代表作有《尊隐》《明良论》《己亥杂诗》等。
多音字
降 | jiàng(降落) xiáng(投降) | 造句:我军连续从天而降(jiàng)的,迫使敌军全部投降(xiáng)。 |
近义词
但—只 休—停 哀—悲 重—再
反义词
死—生 暖—寒 哀—乐
词语积累
【示儿】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元】“原”,本来。
【但】只。
【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家祭】家庭举行祭祀,向先人表示哀悼。
【无忘】勿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们的父亲。
【题】写,写作。
【临安】在今浙江杭州,曾为南宋都城。
【邸】旅店。
【汴州】在今河南开封,曾为北宋都城。
【生气】活力;生命力。这里指朝气蓬勃的局面。
【恃】依靠。
【究】终究,毕竟。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喑,沉默。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拘,限制。格,规格,方式。
学法导读
学习《示儿》时,从“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和“北定中原”的愿望中理解诗人深厚真诚的爱国之情。学习《题临安邸》时,抓住“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反问句,感受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愤恨。学习《己亥杂诗》时,理解“九州”“风雷”“万马”“天公”这几个具有壮伟特征的主观意象,体会作者“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热烈希望。
句段详解 | 难点解析 |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句导读 诗歌首句,表明自己即将离开人世,并不感到恐惧和痛苦。次句意思一转,唯独一件事放心不下,那就是直到老死也未能见到祖国统一。前后两句的转折,“元知”与“但悲”的相对,构成极大的反衬作用,表现出诗人内心深深的遗恨。】 句意 虽然我知道,人死去以后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只是很悲伤不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句导读 写对孩儿们的嘱托和深切盼望。弥留之际,不以儿女情长为念,却以“北定中原”为最后遗愿,以“无忘告乃翁”为最后嘱托。教儿子“无忘”,正是自己的念念不“忘”。寥寥数笔,既饱含了诗人热切地盼望,也表达了坚定的信念,执着而强烈的爱国热忱令 人深为感动。】 句意 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那一天,家祭时不要忘记了告诉你们的父亲。 题临安邸 三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句导读 诗人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来描写祖国大好山河的美好,表现出一种乐景。接着写到面对国家的现实处境,触景伤情。这样美好的大好山河,却被 金人占有。诗句中一个“休”字,不但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诗人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偷安、一味纵情声、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 句意 山外有青山,楼外有高楼,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止?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句导读 “游人”在这里主要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暖风”一语双关,在诗歌中,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会上颓废之风。“熏”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醉”字,把那些纵情声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此时已为金侵占。诗人用“杭州”与宋都“汴州”对照,不仅揭露那些“游人们”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沉醉在醉生梦死、不顾国计民生的卑劣行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及对统治者只求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的愤怒之情。】 句意 暖洋洋的春风把人吹得醉醺醺的,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句导读 前两句运用生动形象地比喻,写出了当时死气沉沉的局面,以及改变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 句意 要使这么大的中国重新朝气蓬勃,靠的是像疾风迅雷般的改革。全国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实在是太可悲了。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句导读 后两句诗人祈求天公打破旧有的规格,选用有用的人才,指暗示当时统治者的昏庸无能,以及选拔人才上的黑暗腐朽。】 句意 我奉劝上天能重新振作精神,打破一切陈规去选拔任用人才。 | 1.“死去元知万事空”在全诗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答:这话看似平常,但在全诗中非常重要,不但表现了诗人豁达的生死观,同时对下面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 2.“但悲不见九州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来源:学.科.网] 答:表达了诗人心底的那种无法排遣的悲痛和深深的遗憾之情。 3.诗人念念不忘的是什么? 答:诗人念念不忘的是“北定中原”。陆游对收复失地寄予了无限的希望, 并殷切地叮嘱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这种执着而强烈的爱国热忱令人深为感动。 4.《示儿》《题临安邸》这两首诗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答:两首诗都有盼望南宋重振雄风,收复失地,恢复大好河山的期待,立意 相同,但表达的方式不同。《示儿》是以“悲”写情,诗人在临终时还在关心着国家的统一,希望儿子在家祭的时候把国家统一的消息告诉他。《题临安邸》以“怒”写情,通过对统治者沉迷于骄奢淫逸的生活,无所作为的讽刺,表达渴望国家统一的感情。 5.说一说《题临安邸》一诗的思想感情。 答:本诗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愤 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来源:Zxxk.Com] 6.提到“万马”,你想到了什么?看到“万马齐喑”这个词语,你又想 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提到“万马”,我会想到万马奔腾、万马齐鸣的热闹、壮观的场面。而“万马齐喑”则让人想到死气沉沉的景象。诗人用“万马齐喑”来写腐朽的统治下,人们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的现实状况,十分形象。 |
课文图解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