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扩写作文合集八篇
关于扩写作文合集八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扩写作文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扩写作文 篇1
近日,我总是烦闷不已。
我是一个喜欢诗词,并且有抱负有理想的年轻人。在不久前,我曾任过宰相,并制定主张推行新法。但是在却遭到那些地主、守旧派们的强烈反对,皇上听从了守旧派的话。我被迫离职,回到家乡钟山,本以为日子会这么过下去,但皇上刚刚来信要求我重新上任,我虽然再三推辞,可皇上却依然坚持。
圣命难违,再过两天我就要出发了。我想,这次回去,重新推行新法,肯定又要会受到守旧派们的反对。皇上又喜怒无常,恐怕是凶多吉少啊!想到这儿,我的心情越发沉重起来。
我开始出发去北京,走到瓜洲时天彻底黑了下来。于是我便借宿在城里,我坐在长江岸边,想到自己所在的瓜洲与京口仅是一江之隔。看着月光笼罩下平静的江面,我的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
离开家乡时正值春天,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小草会慢慢的从地面探出头来,枝条也会被嫩嫩的绿芽覆盖,枯萎的花儿也会绽开笑脸,过冬的燕会再次飞回来。而我此次回京,便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回到家乡。想到这儿,我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天空中那皎洁的明月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我仿佛从明月中看见了家乡的影子。是啊,明月代表着团圆,而我却好像只是那月亮弯弯时被覆盖住的那些地方罢了。
于是,我回到客栈,拿起笔写下了自己的心情——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扩写作文 篇2
廉颇看到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非得给他难堪不可!廉颇握
紧拳头,捶了几下桌子:蔺相如呀。蔺相如呀你到底哪比我强?以没能耐,二没本事怎么就爬到我头上去,我和你势不两立!
这话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廉将军要与我为地敌,这样必定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所以我要避免简练将军。我还是……蔺相如请病假。这样就不能与廉将军见面了。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将军起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认可看不下去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过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两个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就要乘机攻打我们了。我所以避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 这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为了争地位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是不应该。他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迎接。蔺兄,我对不起你;对不起身上的战袍;更对不起赵国。我负荆请罪,希望您能原谅我,蔺相如扶起廉颇,说:你知错就改,知道要以国家利益为重那就好!从此以后,他们两个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扩写作文 篇3
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永昼”指漫长的白天,“永”字便可见词人内心的无聊愁苦。本来,“每逢佳节倍思亲”,可是丈夫又远在他乡,值此沉闷的天气,不由得使人心情郁闷、愁肠百结,不知什么时候天气能好起来,心情何时能好转起来。外面天气不佳,就留在室内吧!可是室内的空气却又让人感到空虚寂寞难捱,“瑞脑销金兽”写的就是这种境界。[1]“瑞脑”,香料名,又叫龙脑香。“金兽”,铜制的兽形熏香炉。这两句的意思是:从清晨稀薄的雾气到傍晚浓厚的云层,这漫长的白昼,阴沉沉的天气真使人愁闷。那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了,可心中的愁思为何总缕缕不绝呢?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玉枕”,瓷枕。“纱厨”,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轻纱,内可置榻,用以避蚊。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句中的“又”字饱含深沉的情感。它暗含着昔盛今衰、今非昔比之叹。比较出名的南唐后主李煜词《虞美人》中有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即是表达了这样一种情景。这一句表明,先前的重阳节,夫妻团聚,携手登高赏菊饮酒赋诗,两情依依。今又重阳,恩爱夫妻却天各一方,两相侯望,怎么不叫人感伤?“佳节又重阳”,此句从王维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化来,毫无斧凿之痕。前两句描画白昼思亲,以至百无聊赖,悄然而卧,不能成眠,时至夜半。那种无法排遣的寂寞孤独,层层深入地呈现在读者眼前。[1]显然,这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独酌的离愁别绪。“东篱”,是菊圃的代称,语出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暗香”,菊花的幽香。“盈袖”,因饮酒时衣袖挥动,带来的香气充盈衣袖。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消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赏这“暗香浮动”的菊花呢?----此处引自《古诗
十九首·庭中有奇树》“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一句。在原诗中“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这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一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了。 所以在李清照这首诗里运用这个典故也用来表达深切的思念与美好的爱情。但是因为丈夫不在,所以这份思念便变成了孤苦。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出一个“瘦”字。在这里,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
扩写作文 篇4
风和日丽的早上,我梳洗完毕,穿带整齐,来到虞山北边的破山寺。这座寺庙已经有百余年
的历史了,有许多得道的高僧在这里修行。我对它慕名已久,今天正好有时间,于是来这里参观一下。我走到山角下,抬头望去,只见初升的红日将金的阳光洒向寺院,洒向虞山之中的林木,使寺院变得更加绚丽明亮,高耸入空的山林也变得更加翠绿葱茏,令人心旷神怡。
我沿着石阶走入寺院,沿着弯曲幽深的小路向后禅院走去。到了后禅院我不觉心神一爽,看到花木繁茂清香扑鼻,僧房深藏在花木丛中,香气馥郁景幽静迷人。举目四望,只见艳阳高照,天地生辉,翠竹幽林沐浴在阳光灿烂之中熠熠生辉,眩人眼目;活泼小鸟欢飞在茂林修竹之间自由自在,惹人羡慕。禅房前面是一池清澈见底的水潭,蓝天白云、茂林修竹倒映其间,给人以洁净空明、心旷神怡之感。让人涤除尘念,心境空灵。世上一切的声音在都变得寂静了,只有那清脆悦耳的钟鼓之声有节奏的响着,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萦绕在禅院上空,与那日光相融,与那紫烟相缭,仿佛梵音入耳,涤荡尽胸间尘垢,悠远悠长,回味无穷。这景使我如痴如醉,仿佛到了仙境一般。
扩写作文 篇5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扩写作文
窗外,晨光熹微,晓雾还未消散,江面上只是稀稀疏疏的一两点白帆,仍未破晓。
屋中的妇人早已洗漱完毕,端坐在梳妆台前,铜镜中映照的是她憔悴的面容,但仍然掩不住她的期待与欣喜。一日,两日,三日……日子在她眼中就是一个个枯燥而又乏味的数字。丈夫临走前,告诉她,征兵时期一年,一年后,他会如期而至。今日,就是第三百六十五日。一年,一年有多长?是否比她的`相思之情更加绵长?日子一天天消磨,原来光滑柔亮的发丝间竟生了几缕白发,妇人的手灵巧地将白发掩于青丝之下,挽了一个发髻。苏轼曾梦忆自己的亡妻在镜前梳妆画眉。想当初,又是谁将她长于腰际的长发盘起?一年未相见,想必丈夫也因沧桑历尽而被风霜染白了发鬓吧!无人为他照料起居,他是否也消瘦许多?想到此处,便是一刻也不能等待,匆匆地登上望江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