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的基本形式
1、自由朗读
自由朗读训练适用于新课文的初读阶段和学完课文的品读阶段。初学课文,安排学生自由朗读。让学生发现朗读难点,如字音、词义、断句等方面的问题。学完课文,对重点段落、语句有所侧重,安排自由朗读,重在“揣摩”。理解整体内容把握文章精要内容;二是体会语言特点,研习涵泳经典片段。
2、齐声朗读
这一训练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督促学生准确读出原文,尊重原文,不丢字、不加字,不倒读,不回读。训练学生眼到、口到的能力,看得要准确,读得更要准确,在朗朗书声中,促使自己专注于文章,达到准确读出文章的目的。但是极易造成大声喊读、唱读的现象,在教学中不要经常使用。
3、指名朗读
大部分教师都青睐这种朗读方式。“讨究完毕以后,学生对文章的细微曲折之处都弄清楚了,就不妨指名吟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指名朗读重要的是读得及时,读得精彩,读得恰到好处。“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起来”,“激昂处还于激昂,委婉处还于委婉”,这便是叶圣陶先生所推崇的“美读”,也就是说,在美读中,不仅理解了文章的意思,包括文章难以言传的韵味,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同类文章的阅读方法。另外,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教师、其他学生指出或朗读者自查等途径予以纠正,做到共同提高。
4、分角朗读
分角朗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朗读形式,这种读可以充分发挥其品味语言艺术、领悟作品内涵的作用。学生在朗读时一定是在揣摩、品味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再结合自己的理解的基础上,然后走进作品,扮演作品中的人物,把握人物形象,进行角朗读。这一训练方式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做示范,引导学生模仿,或看画面配音,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5、熟读背诵
篇幅较短的诗文,适合采用读背结合的方式教学,尤其是古诗文教学。在朗读中,学生要不
断品味诗文的韵致,达到背诵的目的,那么对作者的诗文风格的体会就会不待老师“讲”,学生就会自己“悟”出。
6、配乐朗诵
散文诗朗诵现、当代散文、诗歌教学,选择与作品格调谐调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读训练,让学生尝试与乐曲相融合,在审美追求中提升对作品的理解和演绎,陶冶性情,升华思想。可以先范读或采用朗诵录音带,让学生模仿,再朗读。倾听高水平的朗诵,是理解作品的又一种方式,再对照朗诵,则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好方法。
7、范读
范读是教师引导学生突破朗读难点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以下几种情况教师要适当安排范读:对难于把握朗读要领、又需要通过朗读达到训练目的的文章,要通过范读把学生引入作品的境界当中,以便于
学生克服朗读困难,达到训练目的;对精彩的片段进行研读、却又朗读不好时,要通过范读引导学生达到朗读要求;对难以把握朗读节拍、容易读破句子的文言文,要通过范读带领学生达
到朗读要求,完成学习的任务。当然,可以由教师来范读,也可以由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范读。范读是高水平的朗读,必须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 8、交互读
甲组读第一句,乙组读第二句,甲组再读第三句,乙组再读第四句,依次轮流,周而复始。
9、接读
就是一篇课文教师可指名一个学生读,读到中途没有到一段,再指另一名学生接着读下去。这种读法可随时唤起儿童的注意力,同时充满趣味性。
10、引读
教师可以朗读课文每段落或句子的开头部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提示语句,以引导学生朗读。
11、角假想读
小学生自我表现欲极强,让他们体悟到自己亲身参与表演的乐趣,有利于对文中情感的体验。如:让朗读的同学把自己假想成播音员,在朗读前,先说一句话:“下面请欣赏课文《XXX》
,朗诵人XXX。”促其全身心投入到朗读中去。又如:在读写人记事的课文时。让学生把自己假想成当事人之一,在读写景状物的课文时,则让学生把自己假想成导游,用介绍的口气读。
12、手势导读
教师范读后再让学生体会试读,这无疑是一种直接指导学生朗读的好办法。教师在学生仿读是时,挥动手臂,像指挥合唱打拍子一样引导学生入情朗读,教师示范读的基础上以手势导读,使学生不仅耳闻其声,而且目睹其形,进而入情入境地朗读,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推荐读
如:朗读《童年的泥巴》第三段时,我提出:“你们推荐班里读的最好的同学读。”被推荐者这时成了公认的朗读明星,他自然要格外投入,发挥最佳水平,不负众望。也可以让学生毛遂自荐。用激将法问:“谁敢说自己是班里读的最好的,”或者“谁能站起来,用最高水平的感情来朗读,”在我的“读的最好”、“最高水平”的悬赏下,有很多勇夫自荐朗读,争先恐后,这种形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