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
一、 易错字
二、 文常
三、 重要注释及翻译易错句
四、 主旨
五、 手法
一、整体感知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有职无权,过了几年闲居生活。《记承天寺夜游》这篇平淡自然的小品文,就写于作者被贬黄州的第四年文章仅80余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文章篇幅短小,却熔叙事、写景、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
“元丰六年十月十ニ日夜,解衣欲睡,月入户,欣然起行”时值秋末冬初,寒意将浓,百无聊赖,正“解衣欲睡”之时,月悄然入户,于是作者“欣然起行”。“欣然”,写其兴奋喜悦之情,又似心有无奈:既然无法入睡,不如去欣赏这美妙月吧!既已“起行”,又要寻同游者。“念无与为乐者”,“念”由“行”而起,“行”因“念”而延宕,文情也显得摇曳起伏。作者也许在想:究竟与谁一起赏月,不致辜负如此良夜?在这贬居的寂寞中,谁又能与我共同赏月呢?“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念”已定,似无迟疑,径直到承天寺张怀民。下笔十分轻淡,实则意味深长,又为下文张本。“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相同遭际,相似处境,想来也是一样无眠,于是,一起到院中散步赏月。以上为叙事部分,自然写来,虽短短三句,却起伏跌宕,蕴含微妙。
接下来是写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庭院,清澈透明。竹柏的影子,映于地上,如水藻、荇菜纵横交错。“积水空明”写月光的空灵清澈,“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庭中景物,浑然一体,不知月光化为积水,还是积水反射月光了。作者仅用18个学,就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这空灵的境界,也许正是作者彼时心境的写照。
最后是议论抒怀。“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月夜常有,竹柏投影也是寻常景物,为何此次夜游令人印象深刻?只因为有我们两个“闲人”在欣赏啊。“境由心生”,景因人异,正是审美的普遍心理。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旷达、豁达的心境
二、素养提升
这一课两篇古文的学习,有两方面的价值:
其一、学习比较阅读。两篇短文,均为写景散文,其中也都有“值得与言”的朋友,题材相似,但语言风格、情感表达都有很大差别。在分别赏读、深入理解每篇文章的基础上,从一些具体的点出发,做些比较阅读,有利于领略不同的审美风格,理解美感与个人心境的关联,学习不同的景物描写技巧。
其二,学习不同的表达方式。两篇短文,虽然篇幅短小,但综合运用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答谢中书书》以感慨发端,为总起;接下来具体描绘景物,写总体风貌,写四时朝夕景物之不同,层次清晰;最后,以赞美和感慨收束。
《记承天寺夜游》如一篇短小的日记,有时间、地点、人物,先叙事,再写景,最后以议论点题。梳理两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有利于了解作者综合使用不同表达方式的写作技巧,积累内化,供写作时借鉴。
三、品味语言
怎样从语言的细微之处赏析这两篇短文?
《答谢中书书》中的“共”与“未复”,前后呼应,形成对比。既显古人的雅量深致,也感叹今人的粗陋无文,隐含自矜自得之意,犹言自己不仅能方驾康乐,直可追比古人。文中写景部分的词语使用极为精妙。“将”“欲”二字,赋景物以动态,而动中自然有静:“乱”“竞”极写动态,打破清晨傍晚的宁静,使得景物极具生命力。岩壁五斑斓,着一“交”字则有目眩神迷之意;竹树青翠欲滴,用一“俱”则现终年常绿之。前者绚烂已极,然繁华易落;后者素朴已极,然终岁不改,自然之趣,万物之理,不正在此?
《记承天寺夜游》中很值得品味,也容易被忽视的词是“遂”“亦”“但”。苏轼夜深不寐,欲寻人赏月为乐,几乎不假思索,就到承天寺张怀民,一个“遂”字就点出了二人的趣味相投。“亦”
字看似简单叙述张怀民也没有睡的事实,其实饱含感情。这里的感情可以理解为惊喜:怀民竟然也没有睡!看来他不愧是我的知音,也打算赏月,甚至正等着我来他赏月。当然,这种感情也可以理解为意料之中:怀民也没有睡,他当然不会睡,这样的月,他和我都不会睡的。无论做何种理解,二人的知音关系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的“但”字将笔触从眼前景物转向观景之人,非常自然地将“闲人”引出。前面的两个“何”,点明眼前之景其实寻常,“但”字转折,表明观景的“闲人”并不寻常。从词义的角度来看,“但”是“只不过”的意思,转折语气本来很平缓,然而在两个“何”的映衬下,却于平缓之中寓有超拔不、迥异流俗之意。“闲人”固然是全文主脑,“但”字却并非可有可无,它为“闲人”增加了不少情感彩,显示了苏轼在逆境中的旷达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全文与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自得和坚守。
四、比较行文风格
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人,作品有骈文的特点,多用四字句构成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较强;间用散句,参差错落,于整齐中有变化。多用寻常词汇,浅显易懂,但为了形式的整齐,选词用字颇多斟酌。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自然成文,涉笔成趣,不事雕饰,天然中见真章。文章所用散句,
四言至十言均有,间用整齐句式,节奏舒缓,不求统一。读此文,带给读者一种散淡自然的感觉。
五、思考探究
1.《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
《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ー“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2.细读《记承天寺夜游》,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写作背景和你对苏轼生平、思想的认识,谈谈对“闲人”的理解。
《记承天寺夜游》中,“我”的心境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闲人”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即作为贬谪之人,无/有职无权,
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可诉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一一不能修齐治平,只好夜游赏月;又颇有自许的意味一一此等美景,如果不是我们两个富有雅趣之人欣赏,岂不浪费?这又表现出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苏轼的思想兼受儒、道、佛三家的影响,所以往往能在逆境中自解自适,将人生的挫折化为审美的机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