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长辈的历史往事3000字
长辈的故事作文(一):
每当我与爷爷一同出去玩时,走在宽阔的水泥马路上,爷爷总是无比感慨地说:过去和此刻就是不能比呀,我那时候,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此刻连这么宽阔的水泥马路都不稀奇了。回到家,我坐下来听爷爷讲起了过去的故事。
我出生时,我的妈妈还下得劳动,衣服几年才给我们做一套。很早就能自理,三四岁时就一人呆在家里。我不禁想到了我们这个年代的孩子,就像生活在蜜罐里一样,从我们出生到抚养我们长大,每一天都是细心翼翼,几乎要什么买什么,衣服、文具、用品等,家里堆了一大堆。父母每一天要问好次:热不热,冷不冷,渴不渴等。如果父母有急事,我们一个人呆在家里,也要打很多次电话问这问那,就连一人去奶奶家都是每一天两个电话不间歇,奶奶、爷爷也把我们当宝贝,生怕碰着了或跌了一个跟头。
小时候,一个村子没几个人买自行车,富裕的人家买了电视,我们都会趴在门口争着看,虽然只是黑白电视机,没有几个台。电视机我们家已经换了好几个了,此刻用的是液晶超大彩电,
早就不骑自行车了,有辆新的,也只供我骑着玩。电瓶车也换了好几个,买汽车都不算新鲜事,电脑悄悄走进千家万户。在不愁吃、不愁喝的基础上,人们的精神生活丰富了。在大街上经常看到老年人跳舞,健身悄悄走进了千家万户。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渐变得富强起来,我们必须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长辈的故事作文(二):
以往,繁花似锦;此刻,落英缤纷。题记
奶奶的目光停留在一张新拍的照片上,照片上的人啊,红颜尽去,都已不复当年。背后的那座老房子,连同那棵正谢得纷纷扬扬的龙眼树,却不曾改变一丝一毫。当年如此,今年依旧。
奶奶出生时,正巧碰上了还算和平的年代。那时,女人结婚得早,奶奶也是如此,所以才早早地有了我的爸爸、叔叔和姑姑。奶奶小时候,或许也喜欢听她的奶奶讲故事吧,就像此刻我坐在奶奶身旁听她讲故事一般。听她的奶奶说,当时,由于奶奶家靠近那片与台湾相隔的
海,经常会遭到从台湾偷渡来的人抢家当。每当那片海起潮时,靠海的那一带便丢下了自我的房屋,跑到离海更远的地方。当时靠海一带的人家,都要把床建得高高的,在床下造几个暗格,再将平时贮存下来的地瓜干、番薯等存放进去,这样,当那些偷渡的人用棍子搜寻时,便不会到了。每说到这儿,我总是问:那他们为什么不团结在一起去防备呢?奶奶也总是答道:"那个时候,人都是没有团结意识的,自我都顾不上,哪还愿意帮别人?"她停顿了一会儿,又说:"人也不傻,那些偷渡的人也明白,我们没有团结意识,并且,再深入大陆,他们会被查到的。"我听后,内心似翻腾的海浪,久久不能平静。
奶奶的老房子,历经了一个世纪有余的沧海桑田,哺育了十几代人了。可没人能道出它的来历,和它所经历的具体年数。只明白,这座老房子几经沉浮,是地主的房子。当时有战争名为战争,奶奶还没出生。她从她奶奶那儿得知,当初,这座老房子第一次历经沉浮,历史太悠久了,谁也不明白是谁在当时成了落魄地主,谁也无法明辨当时的是非。当时,所有的人大抵都是愚昧、无知的,仅有权势、财富,才是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我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平等的时代,所以并不能体会到他们的感受。院里有棵龙眼树,树冠蛮大,树干粗壮,树皮粗糙。或许,在无数个夏夜,许多人坐在粗大的树根上,拿着蒲扇,乘着凉,听那些古老而又百听不厌的故事。花开季,龙眼树开花了,花不大,不艳,不香,却有一种别样
的风姿,如农家小女,清纯、质朴。同样处在花季的奶奶,常常站在树下,馋那香甜可口的龙眼大的比弹珠还大上许多。
落花时节,一夜风雨来,花落得纷纷扬扬,开得泼泼洒洒。奶奶很不女生地爬上树,翻越过枝头,不顾形象地坐在树枝上,伸出柔软白皙的手,摘下一枝莲叶带果的树枝。树上的龙眼铃铛般的似的,冲奶奶笑,还摇铃铛。奶奶窈窕的身影,隐约在充满生机的树叶间闪过,美,美得动魄。
奶奶将脑海中的记忆一股脑地灌输给我后,叹息到:"可惜喽!这老房子传不到下一代了。"原先,这座老房子因曾跨越过了百年有余的岁月,被政府看中,重点保护了起来。殊不知,有多少人的完美回忆连同老房子、老龙眼树,被一起封锁。我感慨不已。何必缅怀过去,又何必如此看重物质?精神上的传承,才更有意义吧。把握好当下,你便可抵挡一切遗憾。我们要做的,就是恪守本分,不轻言放弃。至少,这座老房子和这棵龙眼树做到了。
花季的奶奶,常常站在树下,馋那香甜可口的龙眼大的比弹珠还大上许多。落花时节,一夜风雨来,花落得纷纷扬扬,开得泼泼洒洒。奶奶很不女生地爬上树,翻越过枝头,不顾形象地坐在树枝上,伸出柔软白皙的手,摘下一枝莲叶带果的树枝。树上的龙眼铃铛般的似的,
冲奶奶笑,还摇铃铛。奶奶窈窕的身影,隐约在充满生机的树叶间闪过,美,美得动魄。
长辈的故事作文(三):
缓缓地,推开了生锈的门,脚下的门槛也只剩了半截,我们进了这青砖红瓦的老屋。一个不大不小的角落里,有着并不清澈的水,一个装有米的铁盆。慢慢地,我们踏进了房门,左边摆的是一张不大不小的圆木桌,上头铺着一张锡箔纸。中间是一排沙发,正前方是电视机,再往右瞧,是被擦得光亮的灶台了。我们稍稍休息了一会儿,就进入了爷爷叫开饭";后的狂欢与兴奋。
年夜饭都是自家的拿手菜!
第一道,是青椒肉丝,看那猪肉丝,又肥又嫩,里面还有一些瘦肉。
第二道,是回锅肉,那浓烈的香味在刚入门的一刹那,就涌入了鼻里。
第三道,是鸡汤,汤里透着淡淡的香。
一小时过去了,男人们都将衣服脱了系在腰间,大口大口地喝着酒,手不断地摸着那圆鼓鼓
的肚子;女人们都拿出自我的手机,拍拍图片、发微博;剩下的仅有老人、孩子,还有那些一扫而空的盘子。爷爷应对这一切,叹了口气,对我意味深长地说着:孙子,我们那个年代,男人们还是像如今的男人。女人呢?总是陪着长辈们一起聊天。可如今呢?一个个都拿着手机在耍,还好有你们来陪我,否则我就只能与盘为乐了。
爷爷告诉我:那时的我们最高兴的莫过于春节了,春节最盼望的,便是新衣服,其次便是能够吃上一顿猪肉。炖猪蹄呀!红烧肉呀!一堆和肉有关的吃食。爷爷喝了口茶,那时的春节真是小孩尽享乐,大人尽吃苦呀!我望着爷爷深邃的眼睛,以及那布满皱纹的脸,那老皱的皮像烙印般刻在了爷爷两眼之中。
之后,爷爷又谈起了街道。说那时的街道,可是个热闹,不仅仅有大伙儿的吆喝,累
了,还能看舞龙。爷爷看了一眼正在认真玩手机的妈妈,之后对我说:龙,是专业的人们搭起来的龙架子,用彩纸等各种易燃并反光的材料做成鳞片。前面有人引着龙头,三个人在前面戏着珠。那时的富人可随时出钱请舞龙的去他家里,一通锣鼓喧天后,放鞭炮、用火点燃,龙无处奔逃,直至最终烧得只剩龙架子甚是好看。从前的日子多幸福啊!能够好好地做一顿饭,能够有滋有味地吃难得一见的肉,还能够开开心心地看舞龙呀!
在这春节的喜庆中,爷爷过去的故事一幕幕地出此刻我眼前,那时的生活多么充实呀!
每一年,我都在盼望着春节快快来啊,我总是能够慢慢地吃,慢慢地喝,还有慢慢读
那长辈的故事。
长辈的故事作文(四):
炎炎夏日转瞬即逝,伴随着丝丝凉意,姥姥又开始准备灌风干肠了。风干肠的香料是从老家寄来的,那里寄托了太多太多的记忆,应对故乡,我们只是背井离乡偶尔梦回的孩子。有了香料,就要买肉,要买上好的精瘦肉。肉买回来要剁肉,剁得碎碎的。这时候,拿一个大大的盆,放上剁好的肉,加上香料,再加上盐、香油、酱油等调料。姥姥把双手洗净来拌肉,要慢慢地拌,这和后面有很大的不一样,面有筋道,肉是软的,手法、手感都不相同。大约半小时后,姥姥拌完了肉,手上的裂痕中浸满了肉汁,飘出丝丝肉香,我又享受又心酸,摇摇头离开了。这样的工作要做大半天,姥姥和姥爷轮流来做。
临近傍晚,姥爷从一个粘补补的小盒子里细心翼翼地拿出灌肠机反正我是这么起名的。长辈们的老东西啊,好多我都不懂。这时候,容不得我多想,全家人都会围到桌前。姥姥会拿出
泡得发软的肠衣,慢慢地套到灌肠机前面的孔上,肠衣很软很滑。套好了一个人往里面塞肉,一个人用力摇手柄,还有一个人向下剥肠衣,免得撑爆了。外人看来,这活儿难度极高,但在姥爷的指挥下,一切变得简单了。孩子他爸,去绞肉,这样。姥爷边说边示范了一下摇手柄。又吼道:孩子他妈,来剥下肠衣,我歇一会儿。一家人早已全都通晓细节,无须多言,直接开工。我虽是懂得,却心不灵手不巧,往往弄得肠衣粗一截细一截。姥爷看得好笑,伸出熟练又稳重的大手,一点一点教我往下剥,时不时带着言语的呵斥:懂吗?要这样,多简单呀,想好了再动手,你个小傻瓜!说完用手指弹了一下我的头,又休息去了。灌肠并不快,要慢慢地来。我很难想象家乡的秋天,几个东北大汉静手静脚地侍弄这东西。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
姥爷经常聊起他年轻时候:我跟你姥姥年轻那时候,我手就这么轻轻一碰,肉就流得满地都是,哎!说着比了一个滑稽的动作,逗得我哈哈大笑。之后,姥爷又娓娓道来,你可以明白,为啥做这风干肠吗?这东北的冬天可长了,大冬天的,没有新鲜肉吃,做了这肠就能吃上一个冬天呢!灌了一天的肠,之后又是串线、又是挂杆晾晒,忙到大半夜,直到晨曦微露时家人才匆忙睡去。
风干肠,顾名思义,最终要风吹上十多天进行风干,那时候才会迎来真正的盛宴。冬天的时
候,一家人在温暖的屋内吃着香喷喷的肉肠,听姥爷婉婉道来年轻时的故事,心里暖和。这些年家里很少灌肠了,也许是长辈们老了吧,我多想趁着这时候多了解他们,读懂长辈的故事。终究长辈们也是被家乡抛弃的孩子,他们的故事已变成了淡淡的记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