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高考作文21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分析及审题技巧
【作文材料
有人说,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材料分析】
今年作文命题延续了20、21年春考与16、17年秋考的思路(20年春考:有人说,没有事实的看法是空洞的,没有看法的事实是无力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想法;21年春考有人说,你怎么做,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16年高考作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17年高考作文,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关注社会现实,注重辩证思维,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为学生深入思考提供了空间。
这类材料基本上有三种观点,如赞同其观点“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才能被人们认识”,也可以反对这个观点,“经过时间的沉淀,事物的价值也不能被人们认识”。还可以辩证的去思考,哪些事物的价值会被人们认识,哪些价值不会被人们认识。进而去思考,事物的价值被人们认识不是检验成功的唯一标准,即使不被人们认识,事物就没有价值了吗?
写作的时候可以先分析哪些事物当时没有那么大的价值,但是经历时间的检验,价值慢慢得以体现,比如明清小说,在当时的地位及其低下,宋词也不过是“诗余”,宋元话本在当时地位也不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沉淀,现在都变成了文化中的经典。还可以分析。
相传扁鹊兄弟三人都从医大哥善于“防患于未然”,把病消灭在萌芽之前,结果病人老是怀疑自己没病,大哥的名字天下不闻;二哥善于把病消灭在萌芽之中,结果闻名乡里;扁鹊善于在人病入膏肓时让人起死回生,结果闻名天下。像扁鹊大哥这样的人,他为人们造福,但是天下不闻,大家未必理解他的价值。但是他难道就没有价值了吗?
【审题建议】
面对高考材料作文,考生所要解决的是:材料是什么?材料要彰显什么?我要写什么?我要怎么写?我写的目的是什么?那么,解决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则需要:
①抓关键词句
推敲词句,出材料的突破口,即抓住材料中能够揭示内容的关键词句反复推敲。这些词句是材料中的“眼”。
例:
洛伦兹是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核心之一——洛伦兹变换方程便是他的杰作。然而,当发现这与牛顿的绝对时空观相矛盾时,他茫然了,因为那是经典,不容置疑。一年之后,爱因斯坦走到这里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赋予洛伦兹变换方程以全新的物理涵义,从而导致相对论的诞生。
这段材料的关键词句有“那是经典,不容置疑”“爱因斯坦毫无顾忌地冲破了牛顿力学的束缚”,这两处关键词句体现了面对权威的两种态度——迷信和质疑。于是我们可以从中思考,得出观点:“迷信权威,可能与成功擦肩而;而怀疑精神则能推动进步。”
练习
科学家罗素的故事
半个多世纪前,英国著名的数学家罗素曾经给他的学生出过“1+1=?”这样一道题。题目写在黑板上,济济一堂的高材生竟面面相觑,没有一人作答。罗素见状,轻轻巧巧地在等号后面写上了2,并且说:“1
+1=2,这是真理,面对真理,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审题分析:科学家罗素的话是值得推敲的关键。“面对真理,我们有什么犹豫和顾忌的呢?”概括成一个正确的主张(观点)是:要能于坚持真理。当然,如果从“高材生”们角度出发,分析一下“面面相觑”的原因,也可以得出另一观点:先入为主往往影响人的判断力。
②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
从不同的角度把握材料的中心。我们在审题中最要注意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列举的现象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如上面罗素的故事,除了可以从罗素的角度分析,也可以从“高材生”们角度出发去分析。
例: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听了就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是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
审题分析:在材料中“脚”、“大树”都可是隐喻。“脚”可以是具体的第一件事,是眼前的得失……,“大树”可以看作是人生或阶段的方向、目标等。在我们一生中,我们有时得小心注意自己的脚下,但更多时候,要知道自己往哪里去。
③把握隐含信息,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
许多人对显性信息能注意,而对隐含信息却容易疏漏。
例:父亲和儿子走在雪地里,看到远处有一棵大树,就对儿子说:“我们来比赛,看谁在雪地上跑出的线最直。”儿子听了就很小心地走,不断注意自己的双脚,把一只脚慢慢放到另一只脚前面。好不容易走到大树旁,看见父亲已经先到,他并不觉得意外,但父亲走的路比较直,却令他吃惊。原来父亲明白要走成一条直线,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光看着脚,而是注视着前方的目标。只要眼睛始终不离开大树,就能走成一条直线。
审题分析:在材料中“脚”、“大树”都可是隐喻。“脚”可以是具体的第一件事,是眼前的得失……,“大树”可以看作是人生或阶段的方向、目标等。在我们一生中,我们有时得小心注意自己的脚下,但更多时候,要知道自己往哪里去。
④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由果溯因,由因溯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
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怎么走?”青蛙直至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
一会儿就可以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到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螃蟹为什么在青蛙的帮助下“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原因可以从螃蟹自身和青蛙两个角度去分析。从螃蟹的角度,它并没有“一直往前走”,而是“横着爬”‘可以得出观点“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意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而青蛙也有一定的责任的,它帮助螃蟹却并未站在螃蟹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所以可以提炼观点“帮助别人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当然,如果综合考虑,这与双方的沟通不当有关系,
可提炼观点“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
⑤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挖掘本质。
要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首先对材料要有深刻的理解。请看下题:
例:2002年发生在北京动物园的一起“人伤熊”事件曾激起了人们的愤怒和思考,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刘海洋用硫酸伤害了五只狗熊和棕熊,他说:“我觉得好奇,因为是兑在饮料里,看它能不能辨别出里面有东西。”
请就这则材料进行分析,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审题分析: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人的公德、修养问题。这样写,当然可以,但只停留在材料表面不会深刻,当然也难得有新意。往深层次看,刘海洋是有知识的“文化人”,应该懂得这些起码的常识,由此看来,“有文化”不等于“有公德修养”,这就牵涉到才与德的关系:知识不等于德操。这样论述,就避免了人云亦云。
⑥从辨明关系入手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存在多种多样的矛盾关系,事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和问)、主次关系(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和创新)等,事物内部也存在对立转换关系。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确定立意,构思行文。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的贡献,那我一生就很价值了。审题分析:这两种人的观点是对立的,进一步分析,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的问题。所以,两者的“关联点”就是人生应树立怎样的价值观,是奉献还是索取,然后分析奉献和索取之间的关系,索取是生存的条件,奉献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⑦【求异法】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那么在审题时,首先,就应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从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立意成文。
例1:看下面两则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审题分析:这两则材料的观点是对立的。材料A说明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品质,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巨大影响,材料B说明人即使处在污浊的环境中,也能不受污染,形成并保持高尚的思想品德,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它们的关联时两方面都要注意到。如果仔细分析,就会看出,这两则材料虽然是对立的,但又是统一的。即都是说人或事物与环境的关系。
例2:材料一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小牧到1千米外的学校上学,从小学五年级到现在高中一年级,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
材料二某杂志社作调查:“你对同学最赞赏的品质是什么?”调查结果,排在第一位的是“乐于助人”。
材料三某单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了不记名问卷调查:“你如果遇到别人碰上麻烦事时会怎样对待?”回答“
悄悄走开”的人不少。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注意:把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起来思考。是否结合材料一,自由决定。审题分析:把材料结合起来思考,提示了材料的对比特性,我们必须从正反两个方面来作对比分析,即求异,出二者的对立点:言行不一,律己与律人标准不一。由此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正确的主张:高尚的品质绝不体现在嘴上,要靠实际行动来证明。材料一中的小新背双腿瘫痪的同学上学,且一背就是6年1000多个日子,小新助人为乐,靠的不是如何说,而
是靠的实际行动,可作为品质高尚的典型事例。
⑧反弹琵琶法
“反弹琵琶”指逆向思维在写作中的运用。所谓逆向思维,就是为了实现某项目标,以背逆常规现象或常规方法为前提,通过反向思考来发现或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或方法。“反弹”就是从某论点的对立角度去确立新观点,去阐发新见解。
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我们可以把材料中的问题倒过来思考和分析,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吗?也可能正因为越国人赤脚、披发,鞋帽才有大市场,从而可以得出鲁国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种立意是一种逆向思维,这类辩证置疑的文章,如果角度新颖,立意深刻,有思辩彩,能很好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
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写作角度
发散思维为你的立意提供了多种选项,但动笔写作毕竟只能选取某一方面或角度。在众多的选项中,你应当选取最适合于你的那一个。
最后希望同学们乘风破浪蟾宫折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