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勤政,男,19748月出生,祖籍江西南昌,大学学历。政协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誓制式法器总策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书法版)总策划、青年法学家、知名学者、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审判》驻广东工作站原站长。现担任中国司法行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行为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治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务。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各类文章与创作、编辑出版法律专业图书合计近300余万字。
原文载于:《中国审判》, 2006(2):74-75
      作者:涂勤政李晓
     
      一个告状大镇,变为连续两年无 一例上访的平安镇,靠的就是以法治镇,靠的就是从抓苗头入手广泛抓民间调解。新宝镇的调解化解矛盾、调解创建和谐社会,如今已经成为广东全省学习的典型。 我们把这个建立和谐村镇的先进典型推荐给全国各地,是希望新宝镇的经验能够得到更加广泛地推广,创造更多的和谐乡镇。
      出版源
    《中国审判》, 2006(2):74-75
      关键词
司法调解 / 和谐 / 人民调解委员会 / 调解员 / 工作协调 / 化解矛盾 / 民间纠纷 / 社会矛盾 / 信息员 / 上访
喜看“告状大镇” 的变迁
    ——茂名市新宝镇努力健全调解机制化解基层矛盾连续数年实现零上访
本报32日广州电(涂勤政广东省茂名市新宝镇地处粤东山区,是信宜、罗定、阳春三市交界的复杂地区,拥有常住人口近五万人,是当地经济较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两年前,社会矛盾多、民间纠纷多是这里的普遍现象。当地众越级上访事件屡屡发生,还出现了几个名副其实的“上访专业户”,是个远近闻名的“告状大镇”。当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一度受到严峻的考验。今天,新宝镇在多方运用调解机制,健全基层调解制度化解基层矛盾的同时,不仅成功摘掉了“告状大镇”的帽子、维护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全镇连续二年
实现零上访!还成功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喜人势头。当地各项经济指标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部分村子年人均收入达到3970元,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在这里又有了新的含义,新宝镇一时间又成了人人皆知的“模范镇”。2005一村一大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广东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王华元同志为此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表示赞扬并要求全省推广。新宝镇究竟是用什么好方法成功实现这个跨越式转变的呢?笔者带着这些问题专门走访了这个镇。
原来,新任的新宝镇领导意识到解决当地社会矛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多次专门召开会进行议讨论,统一思想,统一部署,把高度重视农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列为首位。2003年,镇领导利用村委会换届之际,一方面大力调整、充实村级调解组织,积极发展基层义务调解员、信息员,建立村民小组的调解小组和调解信息员、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设在司法所的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镇人民调解工作协调小组的“四级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形成了独特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另一方面,镇政府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带头深入田间、深入众,摸情况,问题,千方百计为众解决实际困难,把所有的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控制在基层,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无事上访、无需上访。
据统计,新宝镇两年来共调解各类矛盾和纠纷1468件次,成功调解1424件次,调解率和成功率分别达到100%97%
干部主动多下访    众就会少上访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新宝镇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部分关系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矛盾的激化,给当地社会与发展增加了很多不稳定因素。如山林土地承包问题、小水电站开发、征地拆迁、拖欠工程款、争夺水资源、基层选举、村务管理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众意见大、上访事件多、社会不稳定、经济秩序混乱等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新一届镇领导班子上任后,意识到不解决和维护农村的稳定,就无法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走向富裕的硬道理。很快镇领导班子就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启动了“党政一把手”工程,成立了以镇委书记为组长,镇长、综治办主任为副组长的人民调解工作协调小组,配备了专、兼职的调解员,大家都放下“架子”,多次深入众、深入田间地头,主动矛盾、要问题,了解众想什么?需要什么?政府应当解决什么?一下子就拉近了干部与众之间的距离。用当地干部的话说,“下去”的多,信息就会灵、问题得准、矛盾掌握及时,处理起来就会
顺手。对有些政府遗留问题,新的领导班子又主动将众请到政府来,千方百计想办法、定方案,尽量使众满意,真正做到了让老百姓担心而来,放心而去。
20041111日黄昏,县道“思新线”路基扩改施工现场因钩机作业人员违规操作,公路上方塌方,致使钩机连人翻下30米深的峭壁,钩机手被钩机压着。事故发生后,镇委书记、镇长带领40多人前往抢救。经抢救,证实钩机手已当场死亡。三个小时后,死者黎某的兄弟赶到,把悲痛和愤恨发泄到工程承包商周某身上,当场要对周某进行恶打,后因镇主要领导在场参与抢救和对进行耐心的解释工作,当即缓和了黎氏兄弟的情绪,并同意第二天进行协商处理善后事宜。第二天早晨,黎氏兄弟从县城包了满满一客车的人到现场,以人多势众欺压周某,并提出50多万元的赔偿要求,矛盾一度恶化。经镇、村司法调解员调解无效,死者家属扬言要从县城包5台中巴拉人过来,要周某负责食住,直到满足赔偿要求为止。如果赔偿问题不解决,就要将死者运到市府或交通局抗议,在双方协商不了的情况下,镇委书记、镇长火速赶往现场,分开两方分别进行谈话,及时架起了沟通双方的桥梁。最后,在镇主要领导耐心的劝说下,感动了在场的每个人,双方都愿在镇司法所调解作出的协议框架下握手言和。关键时刻,领导到位,使这起稍有处理不当可能就引发上访或造成二次事故的纠纷顺利解决。
健全调解制度    提高调解成效
为了实现把矛盾、纠纷消化在最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目标,镇政府在因地、因时、因事、因情施策,带头依法行政,廉洁从政,从源头上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种问题和矛盾的同时,还创造性地构筑了“党政领导、综治办主任、司法主办、部门参与及大力发展农村义务调解员”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构建了四级调解网络平台(第一级:村民小组调解小组和调解信息员网络,主要职责是掌握情况,控制苗条,及时报告;第二级: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调解婚姻、家庭、邻里等一般性矛盾和纠纷;第三级: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常设当地司法所〉,主要职责是调解村调解委员会无法处理、局面不能控制的纠纷及跨地区、跨部门等复杂、疑难纠纷;第四级:镇人民调解工作协调小组,主要职责是统一协调指挥全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通过行政协调手段帮助镇调解委员会开展工作,对调解委员会调解不了的案件,落实领导包案调处)。在具体案件中,新宝镇的领导基本上都做到了依法、依规、依情、依理进行调解,也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几年来,新宝镇共建镇级调解组织2个,村级调解小组16个,村民调解小组529个,调解信息员900名,调解员遍布全镇的每一个村落。与此同时,新宝镇还通过以会代训、召开工作例会、案例分析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调解员的业务培训,极大地提高了基层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完善了基层调解工作制度,
初步实现了“凡事有人管、矛盾纠纷有人抓”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新格局。在这种四级调解网络制度下,不仅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化解了很多纠纷,同时还涌现出了一批典型的案例和优秀的调解员。
在新宝镇大坝村,就有一位远近闻名的老人,他就是原大坝村主任、义务调解员、先进调解工作者岑冠华同志,由于他处理矛盾纠纷问题多,效果好,办事公正,大家都尊叫他“得叔”(广东话的意译是很好、很不错的人)。
岑冠华同志今年67岁,有多年党龄,他1985年开始担任管区党支部委员、主任。担任管区干部以来,一直负责村里的调解工作。由于他工作认真,方法灵活,成绩显著。19954月,村中有一岑氏兄弟,他们的父母相继病逝后,便商议分家,多次协商未果,闹至兄弟不和,经常吵架。岑冠华同志得知后,分别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使他们明白兄弟情义的可贵。于是,他们对父母留下来的遗产合理进行了分配。
19985月,新宝镇供电局在大坝村进行电线改路工作。由于工作人员把一根电线竿种在一户彭氏村民的家门口,结果引起不满。工作人员又不肯把它移开,双方发生了争吵,弄清了情况,他细心劝解,平息了村民的怒气,再和那些工作人员进行协商,把电线竿移开,事情
得到完善解决。
2002年,他从村主任的位置退了下来,但还是非常关心村里的事务,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积极参与调解村里发生的一些纠纷。20058月,大坝村一队、二队村民因引水饮用问题,从大庵队山场上引接自来水食用,不准其新增水源,于是在新增水源处把水管砍断。双方发生了争吵,村委会多次调处未果后,矛盾进一步恶化,双方聚集了200多人,扬言要用武力解决,流血事件一触即发,老主任知道后,两边奔波,苦口婆心地对他们进行调解,一边努力化解他们的对立情绪,控制住事态,一边电话向调委会和镇报告,镇委、镇政府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调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双方终于坐在一起,平心静气面对面协商,互相作了让步,经于情于理于法调解,加上处理及时,终于使纠纷圆满解决。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村里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一经老主任出马,绝大部分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由于他的努力工作,村里的人都很尊重他,爱戴他,上级党委、政府也一致肯定他的成绩。他曾经连续被评为镇“优秀调解工作者”,1994年、1995年被评为“信宜(县)市先进调解工作者”,1997年获得“广东省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工作二等奖”。
实践证明,新宝镇的四级调解网络制度,为维护当地的社会稳定与和谐确实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全面促进和谐与稳定
“经济不发展,社会矛盾多,许多问题都难以解决,还是要一手抓稳定,一手来抓发展,只有稳定才能促发展,也只有发展才能保稳定”!新宝镇镇委书记吴云东如是说。他不是在向我们揭示什么奥秘,这的的确确是当前维护农村稳定、和谐与发展农村经济的硬政策和硬道理。人云:“人穷则思变、变则通,不变则不通”,只有经济上去了,老百姓才会感受到好处,才会变得富裕,才会拥护政府;也只有经济搞上去了,社会才会有真正的稳定、真正的和谐!
2004年以来,新宝镇在一手抓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同时,一边因地制宜地大搞经济建设,前后共兴建小型水电站16座,引进毛纺企业10家,电子加工厂1家,毛竹深加工项目1个,瓷土矿开采项目2个。2005年全镇人均收入有较大提高,达到3688元,比上一年增长4.2%。全镇工业总产值5.7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7.5%2005年一年就解决全镇剩余劳动力3000多人,极大限度地减少了当地无业人员,有效率避免了新的矛盾的出现。
近年来,新宝镇不断加大调处工作力度,先后依法调处因上马企业项目引发的众纠纷案件6宗,为企业主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150多万元,为全镇经济发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20047月,上云村村民杨某,因有关赔偿问题与上云水电站引发纠纷,在多次索赔未果的情况下,杨某聚集数十名众破坏电站设备。镇领导获悉情况后,迅速赶到现场调处,对众反映的合理问题,积极与电站老板协调,帮助众落实解决。对2名无理取闹的肇事者,同时也依法进行严肃处理,纠纷化解了,电站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现在,新宝镇的小水电以年产值近千万元的速度得到蓬勃发展,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现在的新宝镇,农民富了,上访的人没有了,矛盾也少了,村村都在忙着搞发展,处处都有新和谐。我们期待着,未来的新宝镇,会在这个和谐的社会环境中,取得更多、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