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西北大学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贫困/留守儿童抗逆力研
究》(编号:201810697018)
【摘 要】 本文立足于农村儿童抗逆力培养的实践,以陕西蓝田县某村的儿童为例,分析了蓝田县农村儿童的现状,论证了农村儿童需要抗逆力培养的原因和培养方法。并且将城市留守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比较,而后总结经验,提出建议。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本文为“贫困/留守儿童抗逆力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原为西北大学校级大学生项目,曾以陕西省西安市沙井村孝慈留守儿童服务站为项目的实施地点,服务时长近四个月,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2018年6月,项目升为陕西省大学生创新项目,同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项目遴选为国家级大学生实务项目,并进一步开展。
为深入项目研究,对选取对象起到积极的帮扶作用,项目组与西安青年会合作,深入蓝
田县农村学校,在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们中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专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小组游戏、PPT讲解、阅读绘本等方式,帮助孩子们了解生命健康的重要意义,培养孩子们的抗逆力。同时,为儿童抗逆力培养这一领域提供团队的经验和可以借鉴的成果。
2、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关于儿童抗逆力的研究不是很多。以知网为主要检索来源,可以查到的研究性论文只有一百余篇(见图1),这些论文的研究对象大都是农村儿童、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流动儿童、患病儿童等存在问题(或有潜在问题)的儿童体。其中,能够查到的最早的论文发表于一村一大2009年,也就是说,关于儿童抗逆力的研究是在10年内才逐渐出现并且发展的。因此,对于该领域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而儿童抗逆力的培养,远比民众想象的要重要的多。
3、理论支持
(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提出。他
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級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2)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社会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了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他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决定了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所采用的行为,以及如何描述、解释和预测他人行为。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3)优势视角理论。“优势视角”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这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所处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二、蓝田县农村儿童现状分析
1、需求评估
蓝田县x村小学为项目的实施地点,该小学一共有六个年级,因为人数的限制,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项目开始前,笔者在四、五、六三个年级中进行了前测和需求评估,并最终选择了五、六年级的孩子进行抗逆力培养。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在学习上、生活中有着不同的需求和问题。其中,学习压力大、与他人交往不顺是占比较大的两个问题,而学习上他们对于课业辅导和心理辅导的需求较大,这些都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的情况相符合。
与此同时,笔者还关注了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位置及其与父母、其他血脉亲人的关系。其中,因为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儿童,所以他们或多或少对父母抱有不满的态度,而不满态度的背后又是对父爱母爱的极度需求,无论是五年级还是六年级,40%以上的孩子都希望父母能多陪自己,这正体现了父母陪伴的缺失。而在亲人关系上,除了父母之外,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大都是(外)祖父母和兄弟妹(极少数和舅舅、姑姑等一起生活),而隔辈亲在这里并没有太多的体现,孩子们普遍反映和(外)祖父母的关系一般,其中的原因更多是文化因素,在后文笔者会进一步解释。
综上所述,在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上,孩子们更侧重于后者。
2、现状分析
蓝田县x村位于地势较高的坡地上,从村子里出来到车辆行驶的大路距离较远,步行通常在半个小时左右。x村小学即在x村内,因此交通状况与之相似。
x村小学的基础条件较好,小学曾于几年前进行翻新,现教学楼为三层,厕所由旱厕改为普通的冲水厕所,教学楼外也设置了如乒乓球台一类的体育设施,从整体来说,其环境在诸多农村小学之中属于中上的层次。
x村小学的学生都为本村居住的孩子,其中非独生子女占90%以上,男女生比约为9:7,相对均衡。学校除了正常的课程之外,还开设了少量的兴趣课(如书法课)等,但是对于儿童的生命教育和其他一些知识上的教育仍有欠缺(这不仅仅体现在农村学校,一些城市学校也是如此),儿童的性别疏离感也较强。因此,综合考虑,我们将生命教育作为儿童抗逆力培养的主要方向。
三、农村儿童需要抗逆力培养的原因
1、家庭的结构性失衡不利于儿童成长
第一,家庭成员的构成不完善。一些孩子属于单亲家庭,或者直接由祖父母照管,难以享受到充足的父爱和母爱,因而缺乏可以信任的倾诉对象和他人对自我的理解,进而导致精神文化生活单调,缺少对自我的认同和肯定。
第二,家庭教育的失调。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很少回家,而对于其他儿童来说,父母因为文化水平和人文素养较低,给予自己孩子的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有限,很难对学校的教育形成引导和补充的作用。[1]
2、农村贫困儿童的救助政策不完善
当前的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的救助政策主要体现在对贫困户(贫困家庭)的救助上,而对于贫困儿童的专项救助政策不多,虽然存在但是并不完善,也没有形成体系。一般来说,贫困家庭的儿童都属于贫困儿童,但是扶贫更注重的是摆脱贫困线,是针对家庭的整体扶助,而对于家庭中每个个体的关怀是有限的。同时,有的家庭虽然生活水准高于贫困线,但是贫困问题并没有解决,属于事实贫困家庭,这一家庭中的儿童如何进行救助也非常值得考量。
有学者在文章中谈到中国贫困儿童救助时,指出了其存在的几点突出问题——“不少贫困儿童仍被排斥在救助范围之内”、“部分贫困儿童的生活依然比价困难”、“贫困儿童的医疗救助政策有待完善”,[2]这些都体现了救助政策的不完善。
3、农村传统的性别意识较城市突出
性别的区分和分别对待一直以来都是公众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性别意识一直根深蒂固于国人的观念之中,随着思想解放和性别平等的倡导,性别意识正在逐渐淡化,但是不可否认它并没有完全消除。和城市相比,农村由于教育水平落后,风俗习惯立易破难,思想很难快速转变,所以性别意识比较突出(尤其是孩子)。
男女生之间的日常相处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细节上却可以看出性别意识。比如说男女生之间从来不拉手,男女生之间不会表现出过于亲密的关系(亲人除外),在分小组进行活动和游戏时几乎都是同性组合等。而如果某一组中只有一个男生或女生,那么他/她被孤立的可能性则很高。
4、只注重传统教育而忽视了综合教育
农村的学校教育还停留在传统教育的层面,课外的其他教育较少,也缺乏相应的实践、文娱活动,孩子们的知识大部分来源于课本和老师讲授,家人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体现的并不明显。在生理知识、与同辈体交往、自我兴趣爱好的培养提高等方面,农村儿童能够获取的资源十分有限。
5、社会发展对农村儿童带来一定的心理冲击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科技、文化等都在不断发展,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村儿童带来了心理冲击。经济层面上,城市生活的优渥,使农村儿童心生向往,同时引发了他们的自卑感;科技上,网络已经全面普及,手机等移动设备的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儿童由于天性好动好玩,缺乏一定的自制力,所以对网络游戏上瘾;文化上,多元的文化不断在交互融合,农村传统的一些文化、习俗受到冲击,儿童在文化认同和习俗养成上陷入困境。因此,社会的发展不仅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也会有消极的反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