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大时代与小细节的交织,一部影响着很多人的纪实文学作品,延续着作者自由、明辨、慈悲、温暖,关乎心灵与真实的写作之路,不得不说是熊培云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下面是网给大家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读后感,欢迎参考~
  越来越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大学一毕业便能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并且有一可爱的同事,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然而随着工作越来越忙碌,读书渐渐成为一种奢侈,总觉得要给自己一个充电的时机。然而究其原因,不是因为挤不出时间,而是因为内心早已浮渣四起,难以沉静。近日学校发起“岚山读书”活动,推荐了许多很有意义并且适合我们阅读的数目,一本本读下来,感觉受益颇多。在众多的书目中,《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让我印象深刻,也就是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庆幸自己还能到读书的感觉,庆幸自己还能心有所感。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的作者是熊培云,不到40岁,江西人,一个非常优秀的学者、思考者,担任过多家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及特约撰稿人,现在南开大学任教。正如作者所说,“理性思考,感性表达”,这本书格局很大,却颇具真实感,作者在书中娓娓道来,给人以很大的
启发。
  这本书以故土村庄为起点,以江西农村为背景的亲情,真实记录了一农村人家几十年的悲欢离合。故事的背后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不仅是书中人物的故事,更是几代人的经历。作者试图以此讲述30年来中国农村的变迁,并进而扩大到建国60年来中国农村建立的荣辱和沉浮,在这一过程中,还不忘打捞民国时期乡村建立者们的努力与挫折。试图“从一滴水里看到整个世界”,作者的观察和思考具有历史的穿透力。
  书中说“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这句话,其实可以多面理解从情感和记忆的角度看,这是普遍的。对于一个常年在外的人,家乡更多是活在记忆里,是童年、少年时所接触的人事,所居住的建筑,所徜徉的山水,二三十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一切。当一个人多年后回到家乡,不再有熟悉的感觉,他心目中的家乡便轰然塌陷。
  从经济社会开展的角度看,尤其对中西部的部分农村而言,何止是沦陷,简直是崩塌。因为这30年来的开展,主要是城市的开展。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农民进城了,可是由于“土地拥有农民”(熊培云语),城市对于他们而言只是个“暂住地”,哪怕居住了10年20年。结果是大量的青壮劳动力低调地入住城市,农村中留下大量老人和儿童,缺乏生气。农家子弟一旦鲤
鱼跃了龙门“考上大学”,就大多不会再回去,升学体制如抽水机一般,将农村里最有生命力的个体诱惑进城。
  农家的大学生们,等待他们的又是怎样的命运?考上大学是件喜事,至少几十年前是这样。当时,考入大学是和洞房花烛一样,似乎是人生成功的预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大学生,也多不负众望,往往扮演了一个家族“者”的角,作者熊培云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作家的作品跟情感表达方式很多时候都生活,《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能写得如此具有穿透力,这与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也是息息相关的。
  时至今日,这样的梦想在逐渐消灭。原因有二:一是大学扩招。2000年以前,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不超过100万人,现在每年超过600万人,就业竞争压力空前加大,薪资预期也一再调低;二是城市高房价。北上广深,对于年轻人始终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但是动辄过万的房价成为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以不高的起薪工资,对抗巨额的房价支出,只能望洋兴叹。
  家庭不富裕的农家子弟刚一毕业,就背上生活的大山,自顾不暇,何来他人?这一情形,已经成为一个不小的体所面临的困境。这并不是臆测,看看各种报道、调查,“大学生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新体,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城乡”差异早已成为热门话题,其实“乡乡”差异也需要关注。虽然暴力拆迁的事情时有发生,但在东部兴旺地区,似乎盼拆更是一种常态。我真正想说的是,农民本来是固化在土地上的,他们最大的资产——宅地基及其上的房屋,只能使用不能买卖,不具备市场价值。大都市郊区的农民,由于城市开展,需要征地拆迁,他们因而拥有了一次资产置换的时机,拥有了具有市场价值的城市住房,但这种转变是被动的,守株待兔式的。而偏远地区的农民,却连守株待兔的时机都没有。这样又造成了新的不公平。
  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村庄,也可以成为重要历史进程的见证者,一个村庄的命运是中国命运的缩影,而一个个村庄的命运又恰恰构成了这个成长变化的国家。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艰深的话题,农村的希
  望在哪里?中国的希望在哪里?虽然我们和作者都在思考,但暂时还答复不了。
  春暖花开的季节,玩伴三三两两在田埂间追逐嬉闹,看那油菜花将大地装扮成一块芬芳柔软的绒毯,这是我对故土儿时的记忆。跟作者本人一样,我也有过年少在农村学习的经历,我的小学到初中的学业都是在农村完成的,时光流逝,我如愿考上大学并远离了故土,准确的说,是我们整个家族都已彻底离开了故土,如今回忆起来,很感恩农村的生活经历,正是
因为这段经历,我锻炼了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时至今日我都觉得农村人的淳朴踏实的性格是非常可贵的,而我,非常庆幸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如今的我离开故土在外工作。当我走向城市,城市也悄悄的吞噬着我的故土。在浩浩荡荡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作者熊培云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里所说:“在中国,浩如星海的无数个自然村里,它不过是卧于万花丛中的一粒微尘。”正所谓谁人故土不沦陷。 “
  前段时间关注了,金川县某13岁学生因被欺凌,终泼汽油烧伤女教师的事件,孩子免除了刑事责任,外出打工的父亲也只能用锁链将其限制,甚是可气,却也是可怜。然而这件事背后所暴露出的中国乡村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偏远地区的校园欺凌问题、网吧和暴力充满着的童年生活,都是让我更细思极恐的。当时没在南方周末上看到相关新闻的挖掘与报道,听了老师的推荐后,秉持着对乡村生活现状的疑惑,本想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一书中寻到溯源,但一夜读完,却从另外一个视角让我重新见识百年乡村的沉浮和中国命运的缩影。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本书,描写了两个事实:一是土地的事实,从合作社到农转非,本质上就是对农民的剥削和利用;其次是乡建的事实,乡村建立就是一个几亿中国农民被“小康”和被“幸福”的指标游戏。
  文中部对土地政策大篇幅有理有据的讲述,我对此的了解的并不多,然而读完全书,对头几章的那两颗故土的古树,尤是触动极深的。一颗在村边晒场上,一颗是自家的枣树,在被树贩子连根刨出时,始觉那些游子思乡时心底最踏实的意象,也一同断了。不忍让我想起近日刚看的电影《追凶者也》,其中乡村干部告诉惹上杀身之祸的宋老二:“你不迁坟,阻碍的是全村、全乡、全县乃至于全省的利益”,剩下宋老二一脸的委屈,只能呢喃着示弱道,那坟地是他与儿子流泪时唯一去处。宋老二的无辜与善良,更像是在商业社会的现代化浪潮翻卷之下,无奈于古树或是坟地都被列之为商品的,农民的像。
  回首建国60多年来,城市在物质建立的马车上奔驰,而乡村却是大踏步地后退。古老民居荡然无存,现代建筑光怪陆离,读书成才者谋生都市,打工的年轻人鲜有归来,村头巷尾寥落的是妇弱老幼,费孝通念念不忘的那个“乡土中国”也已渐行渐远。而更悲哀的是,我们既没学会怎么样建立城市,同时也丢掉了怎么样乡村自治。正如熊培云书中所说,“对于农民而言,乡村建立的价值,既不在于政治精英着眼于社会稳定的政治下乡,也不在于知识精英完成社会理想的文化下乡,而在于他们终究何以从中得到多少好处。”光是从我们的开展建立乡村的出发点来看,就知已是歧途。
一村一大
  如今在“村规”的热潮下,许多当地政府开始开发建立工程,致力于村庄的保护和复兴,实那么多是为了旅游经济。每当新闻中报道哪个山间新起改造的度假圣地,看着那些妥协着城市人审美的建筑设计,能制作成节目单的体制化娱乐活动,我真的好奇其中到底还保有多少的地区与传统文化。或许,纵向比较乡村的兴旺确实进步有加,但是横向比起来,城市和乡村的绝大落差真的拉开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巨壑。
  对于正值在大城市学习打拼,以求得立锥之地的我们而言,这本书引导着我们去尝试了解农村的真相,去思考国家的制度和未来。反观自己能为故土做些什么,或许以现在的能力还是捉襟见肘,但至少给我们了一个警醒,不要让自己的故土终沦陷为悲伤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