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讲上海科技发展的故事
上海是中国现代工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第一家灯泡厂、第一家仪表厂、第一部有声电影、第一台柴油汽车、第一家味精厂、第一支国产圆珠笔、第一支国产荧光灯管……无数的“中国第一”都诞生于1949年之前的上海,上海是全国的工业、科技和文化中心。
1949年,新中国诞生,“百废待兴”的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历经了5个重要历史阶段:1949—1966年,上海科技界高举“向科学进军”旗帜,朝着把上海建设成为我国先进科学技术基地的方向迈进;1978—1994年,科学的春天,送来了改革开放的暖风,上海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振兴的时代;1995—2005年,上海经济发展逐步进入重工业化发展阶段,上海经济的增长方式,将从粗放型逐步转向集约型,为此提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2006—2014年,上海确立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前瞻布局;2015年至今,上海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上海力争到2020年,建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到2030年,着力形成具有科创中心核心功能;最终要全面建成科创中心,成为与我国经济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相匹配的全球创新城市。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的100年,也是上海科技创新事业永立潮头的100年。
1921: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上海也是中国现代工业和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当年,上海第一个民用机场虹桥机场竣工,化学家吴蕴初在沪研制味精成功;1924年,国内第一家无线电厂、第一台交流感应电动机在沪成立和制造;1925年,国内首家工程专业杂志《工程》在沪创刊,第一家仪表厂在沪成立;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在沪成立,李四光任所长;194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上海成立……1949年之前的上海,是中国的工业、科技和文化中心。
1949:新中国诞生初期,上海科技“百废待兴”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从此掀开了这座城市的崭新一页。新中国诞生初期,上海科技“百废待兴”。建国之初,上海科技机构只有15个,科技人员只有238人。突破经济封锁,提升科技实力,是上海科技界的历史使命。
1950年12月4日,从美国归来的原子物理学家赵忠尧教授抵达上海。新中国成立后,大量在海外的专家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归国,上海成为他们重要的中转站,也是其中一些人为新中国服务的落脚点。
1953:我国第一支国产青霉素在上海量产
1944年9月5日,中国首批青霉素在昆明问世,但中国真正开始探索工业生产青霉素是在抗战胜利之后。1950年3月,经陈毅市长批准,建立了上海青霉素实验所,并由医学家、微生物学家童村主持领导青霉素研究工作。陈毅的故事
为了尽快将青霉素的研制成果推广到规模化大生产,1951年4月,我国试制成功了第一支国产青霉素,并于1953年5月1日在上海青霉素实验所的基础上正式建厂投产。自此,我国结束了向国外进口盘尼西林的时代,抗生素的生产也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
1956:中国第一台电子模拟计算机“复旦601型”诞生
这台电子计算机由复日大学数学系和物理系师生合作研究、设计,被称为“复旦601型电子积分机”,能解四阶常系数微分方程等问题,是国内计算机研究的先驱性成果。研究人员最初连
一张现成的电路设计图纸都没有,只能根据苏联电子计算机的设计原理加以钻研。
此后,复旦计算机研制的步伐不断加快。1964年,“复旦602型电子数字计算机”也成功研制亮相。这是我国第一批自行研制的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也是我国高校系统最早研制成功的电子数字计算机之一。
1965:人工牛胰岛素在上海诞生
1965年9月,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全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人类在认识生命、探索生命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此项成果的“诞生地”是上海市岳阳路320号,由当时的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协作完成。自1958年12月正式立项至1965年9月观察到胰岛素结晶,历时近7年。这一原创性工作被誉为“前沿研究的典范”,曾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