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精彩教学故事6篇
1、不一样的尾巴
《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得到回应。
在集体活动中,孩子们对人类没有尾巴有话要说,“我们为什么没有尾巴呢?”
老师和孩子进行了探讨,有的孩子说我们原来是有尾巴的,以前我们是猴子,变成人以后,尾巴就没有了,还有孩子说如果有尾巴就没办法穿裤子了。很多孩子都认为我们不需要尾巴,有孩子还说出来“退化”,当老师询问孩子,如果让你长一条尾巴,你希望你有一条什么样的尾巴?孩子们一下子就炸开了锅,有说要长一条老虎尾巴的,因为老虎尾巴最厉害,有说要长孔雀尾巴,因为很漂亮,还有说要长小兔尾巴的……一个个跃跃欲试,老师鼓励孩子们画一画自己长尾巴的样子,看,孩子们的想法真奇特,画完后相互猜测讲述,我这条是松鼠尾巴,它能……我这条是小猫的尾巴……一边讲述还一边模仿。
有趣生动的动画片,一下子引起了孩子的共鸣,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动画片中的内容,发现、表达,在和孩子的互动中,孩子们能够讲述故事情节,发现细节,对狐狸得意洋洋到垂头丧气,小兔子伤心失望等表情都能大胆说出,尤其是对狐狸换尾巴模仿的一段更是雀跃不已,纷纷参与其中。
欣赏的时候,孩子们代入感非常强,音乐的催化更是让孩子感受到了狐狸、兔子的心情起伏。在接下来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在表演区中不断模仿了动画片的场景。对动画片中狐狸和兔子的行为进行了讨论,从中培养幼儿要和同伴友好相处,不嘲笑别人。
《指南》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交谈,相互讲述见闻、趣事或看过的图书、动画片等。
孩子们的兴趣表演的兴趣这么高,于是老师尝试和孩子准备策划一场尾巴秀。
前期商讨:尾巴秀需要准备什么?(各种各样的尾巴、舞台、小演员、漂亮的衣服、海报……
和孩子们的策划:尾巴的制作、场地的准备、海报的设计、音乐的挑选、走秀的顺序、摄影
人选、秀场照片的挑选……
尝试将全语言的理念融合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用全语言的视角来开展区域游戏,将各个区域进行整合,创设一个完整学习语言的环境,无论是教学活动、小组活动或是区域游戏,孩子们对于尾巴的探索学习、讲述表演都是幼儿学习语言的一个完整过程,各种知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合的,孩子以尾巴为主题,在各个区域中进行探索学习,互相帮助分享,不断深入,不断运用,将幼儿需要学习的内容需要获得的经验回归到幼儿的生活中。
2、快乐点心店教学故事
到了创造性游戏的时间,豆豆和果果选择了点心店的游戏,成为了点心店的服务员和小厨师。两人拿出小推车里的围裙套在了头上,并拿着围裙带子看向老师,老师上前帮助打好了结。豆豆开始把小推车里的各种盘子、食材放到台子上,果果拿了一个餐盘站着没有动,豆豆将东西放好后,左看看右看看,也站着不说话。这样过了两三分钟后,老师说:“要说什么招揽客人?”豆豆一边低头看向面前的点心一边说:“快来吃啊!好吃的饺子等着你们呢,快来吃啊!”说话的声音比较小,口齿不太清楚。
果果依旧拿着餐盘站在边上不说话。过了一会还是没有客人来光顾,豆豆开始摆弄台子上的点心,拿起散落在台子上的一个荷包蛋和一碗蛋糕,放到了果果手中的餐盘里。突然边上水果店传来了“卖水果呀”的声音,豆豆也喊道:“快来买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创造性游戏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小班幼儿刚接触创造性游戏不久,对其内容和玩法还不熟悉。果果和豆豆一开始只被各游戏材料所吸引,只想着摆弄各种游戏材料。在进行创游之前,教师已在班级里和幼儿讨论了如何招待客人,豆豆的社会性发展比较好,所以经过教师的提醒和引导,就能说出比较完整的句子来招揽客人。而果果在班上是比较内向的孩子,所以会出现一言不发的情况。孩子的模仿性是很强的,即使看到没有客人过来光顾,听到边上孩子的叫卖声也会去模仿。豆豆已经对自己扮演的厨师有了初步的角意识,所以他会有一系列摆弄点心、放到餐盘、端到客人的桌上等举动,果果则还需要进一步熟悉自己的角,了解一下角需要做的事。
小班孩子刚接触创造性游戏不久,且孩子们年龄较小,在游戏中的注意力也不够,不能很好的完成一件事情。在游戏时,我会注意这方面,鼓励他们坚持,再多玩一会。之后在游戏讲
评时,我把这几个问题抛给了孩子:厨师需要做什么?服务员又要做什么?怎么样才能做出好吃的东西?有的说要慢慢做,有的说要一点一点做。在游戏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也是很重要的,要根据幼儿的需求适时地介入。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发展。
3、骑小车发生“争执”之后
果果在骑小车,骑到转弯处时,一个呼啦圈卡在小车的轮子上。果果看看老师,老师询问:“怎么办?”果果坐在小车上扭身要把呼啦圈拨开,捡起。之后豆豆走过来,接过果果手中的呼啦圈,放在一边。然后上前询问果果自己是否可以骑小车。果果摇摇头,然后豆豆说:“我们一起玩。”果果开始骑小车,但是小车被过道卡住,豆豆站在小车后面,帮忙推开,向前推了一段,顺势上了小车。果果骑着小车带着豆豆。
骑了一小段路程后,果果骑不动,转头告知后面的豆豆,豆豆随即下车推行。到较平缓的地区之后,教师提醒,豆豆又再次上车。
骑了一圈之后,两人交换,豆豆骑车,果果在身后推车,果果全程协助豆豆向前行车。到了小桥上以后,果果继续推行,下桥以后,两者交换。
因为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造成他们的“自我中心”表现尤为明显,遇到问题就喜欢从自身角度思考、解决,从而忽略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与同伴友好的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了发挥个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指南》中指出:3—4岁幼儿“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而对于4—5岁幼儿则是“会运用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本次观察的两名幼儿的行为表现,已经能达到“4—5岁”幼儿的常模表现,与同伴的交往能力非常优秀。而且同时,因为从日常活动的情况来看,果果的力气更大,在游戏中她会帮助较为弱小的豆豆,全程协助推行小车,可见果果愿意与小伙伴游戏。